创造奇迹!中国车企全球第三,销量仅次于丰田大众

还记得十几年前,4S店销售一脸骄傲地说“这车是原装进口发动机”的日子吗?

那时谁要能开上丰田大众,在小区里都能多收获两个注目礼。

创造奇迹!中国车企全球第三,销量仅次于丰田大众-有驾

可谁能想到,就在上个月,一个中国品牌单月狂卖35.79万辆汽车,把奔驰、宝马、奥迪、保时捷一起甩在身后,直接杀进全球前三!

这匹黑马,叫比亚迪。

中国造车曾是个“小学生”。

汽车刚在欧洲跑起来时,大清还没亡呢。

当福特的生产线已经开动,我们连轮胎都得进口。

后来想追赶,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汽车三大件就像三座大山,欧美日车企用上百年的专利砌成围墙。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一汽大众、上汽通用这些合资厂竖起来,说是“市场换技术”,可核心图纸锁在外国工程师的保险柜里。

德国狼堡的工程师来中国出差,连螺丝拧几圈都要现场监督。

当年国产车想装个ABS防抱死系统,都得花天价采购博世的套件。

内燃机赛道追得有多难?

丰田的热效率做到41%,中国车企刚摸到38%就烧高香了。

创造奇迹!中国车企全球第三,销量仅次于丰田大众-有驾

采埃孚的8AT变速箱换挡如丝般顺滑,我们自研的双离合却总被吐槽顿挫像“被踹了一脚”。

直到十年前,国产车头上还顶着“山寨”、“质量差”的帽子。

转机在2015年前后悄悄发芽。

特斯拉Model S开始在路上吸引眼球,中国嗅到了新机会。

既然燃油车拼不过百年老店,干脆换个牌桌重新玩。

国家补贴政策像浇灌幼苗一样扶持新能源,北上广深的路权优待,绿牌车免摇号还免限行。

2020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5%的临界点,中国突然成了全球最大的电动车试验场。

比亚迪就是这场变革的急先锋。

2008年,当王传福推出第一代混动F3DM时,媒体都在笑“这车长得像花冠,续航不到100公里”。

比亚迪闷头做三件事:

自研电池,别人用圆柱电池它搞刀片电池,穿刺实验里不起火冒烟;

创造奇迹!中国车企全球第三,销量仅次于丰田大众-有驾

自建芯片,2021年全球缺芯潮时,它的IGBT芯片生产线昼夜不停;

自产电机,扁线绕组技术把效率做到97.2%,比特斯拉还高0.5个百分点。

欧洲人2022年开始慌了。

大众集团CEO迪斯亲自试驾比亚迪汉EV,下车就跟董事会说“加速比特斯拉猛,内饰比我们豪华”。

去年德国测试机构拆解海豹车型,发现成本竟比同级大众车低35%,报告里连用三个“不可思议”。

慕尼黑车展上,中国展台被围得水泄不通,有德国工程师拿游标卡尺量比亚迪车门缝隙,嘴里嘟囔着“怎么做到0.3毫米精度的”。

真金白银的数据来得比掌声更猛烈。

今年6月全球汽车销量榜揭晓:

丰田69.63万辆稳坐老大位置,

大众42.72万辆排在老二,

比亚迪35.79万辆首度冲进前三!

创造奇迹!中国车企全球第三,销量仅次于丰田大众-有驾

资本市场反应小米造车不到三年,市值已冲到全球车企第三;

比亚迪压过百年老店奔驰宝马,以7800亿身价位列全球第四。

法兰克福的交易员发现,早晨买大众股票的人,下午就转手加仓了比亚迪港股。

中国制造的电动浪潮正卷向全球。

摩根士丹利的数据板上,中国电动车占全球产量比例定格在61.5%。

在泰国曼谷,比亚迪展厅取代丰田成了最热闹的4S店;

巴西工厂的奠基仪式上,工人举着“BYD改变命运”的葡语标语;

就连德国邮政的送货车队,都开始批量采购上汽大通的电动轻卡。

回望三十年前北京吉普生产线上的手工敲打,再看今天合肥工厂里540秒下线一辆新车的高精度自动化生产线。

比亚迪工厂外,等待出口的滚装船排到黄浦江心,船身印着的“BYD”字样,在晨光中亮得刺眼。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