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收割:9.98万的插混,让所有争论都成

最近车圈有个事儿,特别魔幻。

就是一位德高望重的杨院士,瞅了一眼比亚迪那个新车秦L的后排地板,大手一挥,说你这地板这么平,下面肯定没传动轴,你小子不老实,明明是增程,非要说自己是插混,你这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小秘密呢?

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收割:9.98万的插混,让所有争论都成-有驾

这话一出,直接给大伙儿整不会了。

我仿佛看到王传福老师当时的精神状态,就像是辛辛苦苦修仙渡劫,九九八十一道雷都扛过去了,结果最后一道天雷是隔壁村二大爷家的电线漏电劈过来的,突出一个猝不及防和莫名其妙。

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收割:9.98万的插混,让所有争论都成-有驾

这事儿的荒诞程度,约等于你指着一个会飞的超人说,你看他内裤外穿,这品味,肯定是个不正经的鸟人。

拜托,人家那是风格,你那是找茬。

讲真,这事儿的本质,就不是技术路线之争,而是生存哲学之争。

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收割:9.98万的插混,让所有争论都成-有驾

我们先来掰扯一下,增程和插混到底是个什么鬼。

增程是啥?就是一个发动机,或者说一个烧油的锅炉,天天在那儿不务正业,吭哧吭哧烧开水,就为了给电池充电,然后让电机去驱动车轮。它自己是绝对不上前线的,突出一个“兄弟们给我上,我殿后发电”。说白了,就是个随身携带的燃油充电宝,属于是大力出奇迹的典范,结构简单,逻辑粗暴。

而插混,尤其是比亚迪这种DM-i,就是个究极缝合怪,是个精神分裂的六边形战士。

它在不同场景下,会瞬间切换人格。低速的时候,它说我是电车,安静又省钱,用电机驱动,那个发动机在旁边装死;速度起来了,它觉得电机有点累,就让发动机一边发电一边驱动,这叫并联;高速巡航的时候,路况好得一塌糊涂,它又觉得用电太浪费了,发动机直接跳出来说“机你太美,让我来”,直接驱动车轮,这时候它的效率比谁都高。

这玩意儿就像修仙,增程是刚入门,只会一招“灵力充电术”,简单直接,万金油。而插混已经是结丹期大圆满,能打能抗还能奶,会“电光毒龙钻”,也会“燃油金钟罩”,还会“油电混合双打”,就问你怕不怕?

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收割:9.98万的插混,让所有争论都成-有驾

那问题来了,为啥理想问界这些新势力,都跟商量好了一样,一把子扎进增程的怀抱?

答案简单粗暴到让人想哭:因为插混它真的难啊!

发动机和电机俩兄弟,啥时候串联,啥时候并联,啥时候混联,什么时候发动机的转速效率最高,什么时候电机的扭矩最猛,这背后是一套复杂到让三体人看了都想重装系统的能量管理算法,是无数工程师拿头发送出来的。但凡自己砸钱搞过研发的,都懂这是什么含金量!

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收割:9.98万的插混,让所有争论都成-有驾

新势力没这个家底,也没这个耐心。它们是互联网公司,信奉的是闪电战,是MVP(最小可行性产品)快速迭代。它们要的是在一个点上,用最快的速度,打出最大的伤害。

所以它们选择了掀桌子。

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最好的造车是直接绕开你最强的部分。传统车企的发动机和变速箱是护城河?好,我不跟你玩这个,我直接用增程,把你的发动机变成一个充电宝,你的变速箱直接扔进历史的垃圾堆。然后我把所有的钱,都砸在冰箱彩电大沙发上,砸在智能座舱上,砸在用户运营上。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我不过了,你也别想活。

我作为一个开过早期混动也开过纯电的中年人,我跟你说,老百姓懂个屁的串联并联。我们就认一件事,高速上别给我趴窝,别让我觉得这车是个智障。高速上你最怕的是什么?不是没油,是导航突然给你来个‘前方拥堵,预计8小时’,那一瞬间你只想把方向盘吃了。真的,比车没油更可怕的是人生没盼头。

插混多了一套冗余,就是发动机这个“金钟罩铁布衫”,它能在任何时候,直接驱动车轮。这是一种安全感,一种“老子就算没电了,当个油车开也比你强”的底气。这是增程给不了的。增程一旦电驱系统出问题,那个发动机喊破喉咙也没用,因为它和轮子之间,隔着一个次元壁。

所以,你看,比亚迪、吉利、奇瑞这些老炮儿,为什么死磕插混?因为这是他们的肌肉记忆,是他们几十年造车经验的尊严。他们相信,一个好的产品,应该在所有工况下都是最优解,而不是只在某个特定场景下无敌。他们要造的不是“压缩毛巾”,而是一把削铁如泥的瑞士军刀。

比亚迪不是在造车,是在收割:9.98万的插混,让所有争论都成-有驾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这个“修仙”的比喻可能有点蠢,但你别说,还真他娘的贴切。

说到底,这两种技术最后比的还是谁的电控牛逼,谁能把那点油榨干抹净。比亚迪的DM5.0,号称一箱油跑2000公里,这已经不是技术了,这是玄学,是道诡异仙。太阳看了都要一个趔趄。这背后,就是对发动机和电机这两个暴躁老哥的极致PUA,让它们在每一个瞬间都处于最高效的工作状态。

所以,别争了。

比亚迪是不是增程,重要吗?

不重要。

重要的是,它把价格打到了让你觉得不买就是亏,把配置堆到了让你觉得同行都是在抢钱。它用一个你根本无法拒绝的价格,给你一个技术上更复杂、体验上更全面的产品。

它直接把餐厅给爆了。

当它把一个技术更复杂、适用场景更广的B级插混车卖到9.98万的时候,那些还在纠结“增程算不算新能源”、“纯平地板是不是秘密”的人,会发现连讨论这个问题的餐馆都没了。

在绝对的性价比面前,所有技术路线的争论,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甚至有点可笑。

这,才是这个时代最真实的竞争法则。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