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法拉利是亚平宁半岛的激情,保时捷是条顿民族的精工,那高卢战车的味道呢?
恐怕不少人会撇撇嘴,觉得浪漫过了头,甚或有些不着调。
但要我说, Alpine A310, 铁定能颠覆你对法兰西跑车的固有印象。
这车, 诨号“法兰西保时捷”, 听着就颇有玩味。
它不是那种一上来就堆砌奢华配置的主儿, 而是把心思一股脑儿地倾注在了“纤巧”二字上。
试想一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别家都在铆足了劲儿地提升马力, 它反倒另辟蹊径, 冥思苦想着如何让车身变得更轻盈。
结果呢?
用玻璃纤维打造车壳, 听着是不是有点儿戏?
但人家偏偏就靠着这招, 将车重压制在了千公斤上下, 再佐以那台发动机, 开起来那叫一个灵动飘逸。
当然, 初期的A310也免不了有些捉襟见肘。
四缸机, 九秒破百, 这成绩搁在今天, 怕是连一些买菜车都望尘莫及。
所以彼时的市场反应也泾渭分明。
有人觉得它设计前卫, 操控独步天下; 也有人诟病它动力孱弱, 不够“跑车”。
后来, Alpine也洞察到了症结所在, 换装了V6发动机, 动力顿时脱胎换骨。
外观也做了些许润饰, 添置了些许空气动力学套件, 看起来也更具侵略性了。
这下, A310才算真正有了点“GT跑车”的雏形。
但这车的产量, 委实是凤毛麟角。
总共才一万余台, 四缸版更是弥足珍贵, 仅有两千余台。
绝大部分都倾销到了法兰西本土, 海外市场对其青睐者寥寥。
这便导致现在, A310在骨灰级车迷圈子里, 简直成了香饽饽。
聊到这儿, 兴许有人会犯嘀咕, A310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
它既没有法拉利的销魂声浪, 也没有保时捷的品牌加持。
但它胜在卓尔不群。
首先, 它的设计就颇具格调。
楔形车身, 低趴的姿态, 典型的七十年代风尚。
并且, 它是后置发动机布局, 这种布局对驾驭技艺要求颇高, 但一旦融会贯通, 开起来自是其乐无穷。
其次, 它的轻量化设计, 让它开起来格外矫健。
那种直接的机械回馈, 是当下不少电子味过于浓烈的车所难以企及的。
再者, 就是它的稀缺性。奇货可居嘛, 更何况它还是一台满载故事的法兰西跑车。
实际上, A310的问世, 也折射出当时欧陆跑车市场的一种思潮。
大家都孜孜以求于更轻、更快、更灵活。
但每个品牌都有各自的解读。
保时捷选择了不断精进911, 而Alpine则选择了另辟蹊径, 打造一台更具个性的A310。
当我们习惯性地将跑车与“奢华”、“性能”画上等号时, 是否忽略了“乐趣”这个更为本真的要素?
A310或许不是极速最高的跑车, 但它绝对是趣味性最浓的跑车之一。
你看, 它就像一个略有偏科的学生, 或许总分不是最高的, 但某几门功课却能考到出类拔萃。
而对于真正识货的人来说, 这种偏科的魅力, 往往比面面俱到更具诱惑力。
所以, 别再一味地盯着法拉利和保时捷了, 偶尔也瞥一眼这台“法兰西保时捷”, 没准你会惊觉, 原来法兰西人也能炮制出如此纯粹的驾驶利器。
从1971年问世到1984年停产, 它蹚过短暂的一生, 却在法兰西跑车史册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也算是佐证了,法兰西跑车,不仅仅只有诗意,更有对轻量化工艺与驾驶乐趣的执拗坚守。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