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

最近韩国车突然就支棱起来了,现代起亚的名字出现的频率,都快赶上我手机里的贷款APP弹窗了。这事儿就很魔幻,讲真,前几年你跟人提韩国车,对方的表情约等于你跟他推荐一款付费杀毒软件,充满了不解、嫌弃和一丝丝的同情。但现在,风向好像不对了。很多人跑来问,说韩国车是不是突然开窍了,吃了什么灵丹妙药,怎么一下子感觉能打了?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这个问题问得好,但答案可能跟你们想的不一样。韩国车的崛起,根本不是什么技术创新或者时尚设计的故事,那些都是营销话术,是用来哄骗刚毕业的大学生的。这本质上是一个“不装了,摊牌了”的故事。是一个原本想体面地当个中产,结果发现房贷还不上了,决定直接去街上抢钱的现实主义剧本。

过去韩国车企的定位是什么?讲好听点叫“学习日系,对标德系”,讲难听点就是“高不成低不就”。它总想把自己包装成一个有格调的“欧巴”,精致、体面,跟你聊红酒和艺术。但问题是,在汽车这个修罗场里,没人关心你是不是欧巴,大家只关心你是不是“大傻”。尤其是在中国市场这个大型蛊王争霸赛里,所有车企都杀红了眼,你在这儿跟我玩情调?同行看了都得给你点一首《梦醒时分》。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然后,韩国人就悟了。他们可能开了一个紧急高层会议,会议室里烟雾缭绕,PPT上只有三个大字:“怎么办?”。这时候,一个刚从中国市场调研回来的年轻人,颤颤巍巍地打开了B站,点开了几个国产新势力的发布会录播。当看到冰箱彩电大沙发、无图智驾满天飞、价格直接干到地板以下的时候,整个会议室的三体人都气活了。他们终于明白了一个掀桌子式的竞争法则:在黑暗森林里,最好的防御不是躲起来,而是直接把整个森林点了。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现在的现代起亚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所以你看他们现在干了什么?不再跟你扯什么品牌历史,什么设计哲学,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扔进了垃圾桶。他们采取了一种极其简单粗暴,甚至可以说是“自爆式”的打法——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具体表现为三板斧:配置直接拉满,价格直接干穿,服务直接贴脸。

这套打法简直就是把中国新势力的《葵花宝典》抢过来,一页没落全给练了。你想要大屏幕?给你,前后左右全给你装上。你想要智能辅助?给你,连你上厕所没纸了它都想提醒你。你想要豪华内饰?给你,能包皮的地方绝不用塑料。然后把这一切,打包成一个“压缩毛巾”,用一个你根本没法拒绝的价格,直接砸你脸上。这谁顶得住啊?!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对这种变化是乐见其成的。因为我真的需要一辆车,而不是一个“品牌图腾”。我不需要它有什么玄学光环,不需要它能代表我的阶级或者品味。我需要它冬天有座椅加热,夏天有座椅通风,堵车的时候能自己跟着走,后备箱能塞下我儿子的自行车和老婆的一堆快递。就这么简单。过去,这些东西你得在奔驰宝马的高配上找,现在,一辆韩国车全给你了。这种感觉,就像你只想吃碗牛肉面,结果老板给你端上来一头活牛。虽然有点离谱,但你真的很爽。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写到这里,我必须得说,把现代起亚比作俩开了窍的修仙猛男,可能有点离谱,但你仔细想想,又特别合理。他们放弃了那些华而不实的法术,专心修炼“金钟罩铁布衫”,把肉身(配置)堆到了极致。

当然,你说他们的高端品牌捷尼赛思怎么样?我觉得吧,这就是他们还没完全“悟透”的地方。捷尼赛思这牌子,车是好车,我开过,质感、性能都到位了。但它错就错在,试图去挑战一个玄学领域——品牌信仰。会买奔驰的人,买的不是车,是那个三叉星标带来的社交货币。会买特斯拉的人,买的也不是车,是一种“我比你懂未来”的科技优越感。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捷尼赛思,它有什么?它只有一堆优秀的参数和一辆“看起来很贵的现代”。这就坏了菜了,它试图用逻辑去说服一群靠信仰活着的人,属于是典中典的鸡同鸭讲。

讲真,我最近看那个韩剧《财阀家的小儿子》,感觉里面的人开车都一个表情,也不知道是演技问题还是车的问题。

所以,现代起亚的真正出路,不在于创造一个多么牛的高端品牌,而在于把“掀桌子”这件事,干得更彻底,更丧心病狂。他们现在就像两个雷电法王,把所有技能点都加在了“性价比”这个大招上,一出手就是全屏闪电。这种不讲武德的打法,让那些还在慢悠悠讲故事的老师傅们非常难受,太阳都要一个趔趄。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那么,韩国车真的就无敌了吗?当然不是。他们的闪电战打得再漂亮,最终还是要面对这个世界上最混沌、最不讲道理的终极考验。

这个考验,不是德国车的百年底蕴,也不是美国车的智能科技,更不是日本车的可靠传说。而是中国的“老头乐”。

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韩国车能不能真的在中国市场成仙,不是看他们能堆多少冰箱彩电,也不是看他们的价格能打多低,而是看他们的智能驾驶系统和AEB,能不能精准识别并躲开一个从绿化带里鬼探头出来、不遵守任何交通规则、背后还可能贴着“专业团队”字样的老头乐。

韩国车悟了:在中国卖车,别谈情怀,直接掀桌子-有驾

这才是对所有汽车工业的终极拷问。能过,就是能过。过不了,你整再多花里胡哨的,都没用。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