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赫雷兹赛道轰鸣声中,中国摩托车工业迎来了历史性突破:一家中国企业以“单骑突围”的姿态,打破了欧美日品牌的长期垄断。
在WSBK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的赛场上,31台赛车中唯一一台中国赛车——凯越350RR,面对15台川崎、12台雅马哈和3台KTM的重重包围,一举夺下SSP300组别年度总冠军。
这是中国品牌首次在国际顶级摩托车赛事中登顶年度冠军宝座。夺冠的车手是年仅17岁的西班牙小将贝纳特·费尔南德斯,他驾驭的正是搭载凯越自主研发发动机的赛车。
01 赛场破局,中国摩托的高光时刻
这一刻中国摩托行业等了数十年。凯越的胜利不是偶然,而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结果。从早期的宗申、金城勇敢探索,到如今凯越稳稳站上最高领奖台,中国摩托车的逆袭故事正在赛场上演。
此次凯越的夺冠令人惊叹。在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这样级别的赛事中,中国品牌从未登顶年度冠军宝座。凯越不仅突破了欧美日系厂商的包围,更是以唯一一台参赛车辆面对31辆赛车的激烈竞争。
凯越350RR赛车的性能数据令人印象深刻:其轮上马力可达41.3匹,扭矩为25.71牛·米。这背后是凯越对核心技术的持续投入。
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成为此次夺冠的关键因素。而为了纪念这一荣耀时刻,厂家直接将量产版车型以夺冠相关来命名,仪式感十足。
就连曾使用川崎赛车的爱尔兰109车队,也主动选择换装凯越赛车,成为其卫星车队。这一举动无疑表明,凯越已经凭借卓越实力赢得了国际同行的认可。
02 中国摩托的国际赛道征程
中国摩托车制造业的国际化征程早已拉开帷幕。就在今年10月初,CFMOTO厂队车手大卫·阿隆索在MotoGP日本大奖赛中夺得Moto3组分站冠军,并提前锁定了2024赛季Moto3年度车手总冠军。
这是中国制造商首次在世界级摩托车比赛中获得年度车手总冠军。2024赛季是CFMOTO以厂队形式参赛Moto3的第三个赛季,同时也是CFMOTO参加Moto2的第一个赛季。
在短短7个月内,CFMOTO在世界舞台上一次次创造中国车厂的历史。
无独有偶,QJMOTOR车队的18号车手冈萨雷斯也在Moto2组一举得冠。这些胜利共同见证了中国摩托车制造业的集体突破。
然而中国摩托车的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品牌曾大举进入越南市场与日系品牌正面竞争。凭借产能优势和较低的人力成本,中国企业在产品定价上占尽便宜,推出大量价格低廉的车型。
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占有率一度从零快速增长到80%,打破了日系车企的长期垄断。然而好景不长,中国企业之间为进一步争夺市场份额,展开了残酷的价格战。
各家企业疯狂压低价格,产品批发价从最初的800美元一路暴跌至仅170美元。
这场价格战导致产品质量大幅下滑,越南消费者对中国摩托车的印象由最初的便宜变成了廉价劣质。到2006年,中国摩托车在越南的市场占有率从80%暴跌至不足1%。
这一惨痛教训给中国制造业出海敲响了警钟。
03 凯越的“孙子兵法”:以弱胜强的商业智慧
凯越此次成功,宛如一场精心布局的“孙子兵法”,其战略智慧值得细细品味。从赛场到商场,凯复的突破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的蜕变。
置之死地而后生。凯越在赛道上以一台赛车面对31辆赛车的包围,这种“单骑突围”的战术与《孙子兵法》中“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的智慧不谋而合。
当年王金玉将诸城车辆厂无偿送给北汽摩,也是类似的战略智慧。他用“自断后路”的方式,换取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兵形像水,灵活应变。《孙子兵法》强调“夫兵形像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凯越在赛道上灵活应对强敌包围,正是这一智慧的体现。
在商业世界中,春风动力董事长赖国贵同样深谙此道。他放弃继承家业,转行摩托市场,在行业百废俱兴的上世纪末就坚持投资技术,最终带领春风动力成为年营收超百亿的企业。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凯越之所以能在国际赛场上取胜,关键在于其长期坚持自主研发。凯越350RR搭载的是凯越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其性能数据足以与国际品牌媲美。
同样,天能电池创新打造“极致输出、能量缓释、寿命持久、高能爆发”技术矩阵,成功孕育专属于动力电池制造的“孙子兵法”,突破性调和动力电池强动力和长寿命的矛盾。
04 中国制造的高质量出海新路径
从凯越的赛道胜利,到春风动力、钱江摩托的国际赛场突破,中国摩托车产业正在探索一条高质量出海的新路径。
技术突破是核心竞争力。凯越自主研发的发动机成为此次夺冠的关键。在赛场之外,春风动力也将研发作为企业的主旋律。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春风动力研发费用分别为7.52亿元、9.23亿元、7.31亿元,持续的高强度研发投入为企业创新能力提供坚实保障。
国际化需要长期主义。与二十年前中国摩托车在越南市场的短期行为不同,新一代中国摩托车企业更加注重长期品牌建设。
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在国外我们就特别担心别人讨厌我们。我们到一个市场去做检验,让别人讨厌了什么,然后企图减少别人对我们的不舒服地方。”
这种心态代表了中国企业出海的新态度。
从价格战到价值战。过去,中国品牌依靠价格优势抢占市场,结果往往难以持续。如今,中国企业开始注重提供真正的价值。
正如埃森哲一份关于中国汽车行业出海的调查报告所指出的,“对质量持久性和对售后服务的担忧是阻碍海外消费者选择中国汽车品牌的主要原因。” 突破这一瓶颈,关键在于实现从价格优势到价值创造的转变。
05 从赛道到公路:中国摩托车的未来征途
凯越的赛道胜利是中国摩托车产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但未来的道路仍然漫长。从赛场夺冠到在全球市场赢得消费者认可,中国摩托车还需要跨越哪些障碍?
赛场胜利将直接反哺民用市场。赛道技术向民用产品的转化,是摩托车行业发展的常规路径。凯越350RR赛车的技术积累,无疑将提升其民用产品的性能与可靠性。
国际赛场的成功也将提升中国品牌在全球市场的形象。随着凯越、CFMOTO等品牌在国际赛事中屡获佳绩,海外消费者对中国摩托车的认知正在发生改变。
电动化是中国摩托车实现弯道超车的重要机遇。与燃油车相比,电动摩托车更加环保智能,符合当今社会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这为中国电动车企业重新出发提供了难得机遇。
中国摩托车产业需要构建健康的产业生态。王金玉当年打造的“百家法人共同造车”的模式,将主机厂、供应商、经销商紧密联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
这种模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更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拥有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回到西班牙赫雷兹赛道,凯越的冠军之路才刚刚开始。这家中国企业已经宣布,明年将扩大参赛规模,并进军更高级别的赛事。而爱尔兰109车队转为凯越卫星车队,更像是一个行业信号:中国制造正在从单打独斗到组建联盟。
赛场上的突破,预示着市场的重新洗牌。从两轮摩托车到全地形车,春风动力在欧美市场与北极星、庞巴迪、本田等一线品牌比肩,公司在北美洲、欧洲、国内的营收占比分别为39.25%、20.87%、21.33%。
中国摩托车产业正在实现从“价格取胜”到“价值取胜”的历史性转变。凯越的赛道胜利是一个信号,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出海故事,正在全球市场上演。
#中国制造 #摩托车赛车 #凯越 #WSBK冠军 #中国技术 #出海新策略 #孙子兵法与商业 #赛道传奇 #产业升级 #打破垄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