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出口三连冠,但日本人每辆车多赚我们30%

今年1-6月,中国汽车出口量突破308万辆,同比增长10%,连续第三年稳坐全球第一宝座。而老牌汽车强国日本同期仅出口204万辆,增速勉强1%

这意味着,半年时间中国就比日本多卖了104万辆车。更关键的是,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已预测:2025年中国大概率继续蝉联冠军

中国汽车出口三连冠,但日本人每辆车多赚我们30%-有驾

回溯历史:2023年中国以491万辆的出口量首次超越日本(442万辆),终结了日本长达7年的榜首地位。今年若突破600万辆(去年为585.9万辆),将刷新日本2008年创下的672万辆峰值纪录。表面风光无限,但细看数据,两个扎心短板浮出水面——

中国汽车出口三连冠,但日本人每辆车多赚我们30%-有驾

短板一:卖得多,赚得少!单车利润差30%

2024年,中国出口585.9万辆汽车,换回1174亿美元收入;日本仅出口421万辆,却赚了1100亿美元。掐指一算:日本每辆车比中国多赚近30%!难怪网友调侃:“中国一年造3000万辆车,利润拼不过丰田一家”

核心问题:中国车企仍陷于“以价换量”的泥潭。虽然新能源车技术领先(如纯电、插混车型出口激增),但品牌溢价不足,高端市场突破有限。反观丰田,凭借混动技术和豪华品牌雷克萨斯,牢牢把控高利润市场

中国汽车出口三连冠,但日本人每辆车多赚我们30%-有驾

短板二:本土化不足,海外根基太浅

日本车企的“隐形实力”更令人警醒:2022年,日本本土出口仅381万辆,但海外工厂产量高达1695万辆,是出口量的4倍多!例如丰田在美11加工厂、在华合资企业,这些“本土化产销”虽不计入出口,却实打实赚走利润

中国车企正急追直赶:比亚迪在匈牙利建厂、广汽猛攻东南亚,奇瑞、长城布局南美。但挑战巨大——

欧洲合规难:数据安全、环保标准严苛,连加班文化都成障碍

贸易壁垒高:欧美加征关税,海运成本飙涨(2023年运费翻倍);

品牌认知弱:在欧洲市占率仅4.3%,靠名爵、比亚迪苦撑

中国汽车出口三连冠,但日本人每辆车多赚我们30%-有驾

未来:从“出口第一”到“价值第一”

日本汽车工业协会坦言:“中国已成全球竞争力车型的孵化基地”。但要想真正超越日本鼎盛时期的全球影响力,中国必须:

提升单车利润:打破“廉价车”标签,让新能源技术转化为品牌溢价;

加速本土扎根:复制丰田模式,海外工厂要“造车”更要“造血”

业内预测:中国汽车出口规模未来或达千万辆,但比数量更重要的,是赚钱能力和全球华语权。毕竟,日本靠本土化经营掌控的2000万辆级市场(本土+海外),才是中国车企的真正目标。

中国汽车出口三连冠,但日本人每辆车多赚我们30%-有驾

蝉联三年全球出口第一,是中国汽车工业的里程碑。但面对“大而不强”的现状,咱们得清醒——

卖车是短跑,赚钱是长跑,扎根全球才是终极马拉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