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

到底什么样的车才算是“好车”?是看它马力多少,能拉多少货,越野能力多强;还是看它里面坐着是不是舒服,有没有皮质座椅,是不是能吹上空调,开电动车窗? 1970年的Jeep Wagoneer出现的时候,这个问题本来没多少人去仔细琢磨,但Wagoneer硬是用自己的存在,逼着大家都重新捋了一遍思路。

那会儿的美国人,买大车一般就两种需求:第一种是自家有个生意,靠车拼命拉货拉材料,这叫“工具车”;第二种,是出去野外搞点活动,钓鱼、打猎、露营啥的,这就得要个能下烂路的越野车。问题是,老百姓平时不光要干活,更要过日子,带媳妇领孩子去公园、露营地呀。Wagoneer当年刚出来,市场一片疑惑:这不是Jeep吗?不就是那种马路上灰头土脸、到处跑工程的那种?怎么还搞出了木纹贴纸,车内给你装皮子座椅,空调、电动门窗一整套,甚至还特地做得空间贼大,能拉上一家人去出游?

你说设计师脑子进水了吗?其实还真不是。很多时候,公共认知被习惯和惯性困住了,大家都觉得,工具车就该是工具人的样子,别给我花里胡哨,能拉能跑就是好车。可Wagoneer偏要反着来。它没有一头扎进事业单位和工地,而是悄悄和美国的中产阶层说:“你想不想在周末带全家出去走走,平时上下班也不丢面子,偶尔还能载上一堆东西,开到荒郊野外不怕陷坑?”如果说市场是一台看不见的心理测谎仪,Wagoneer就是第一个真正揭露了家庭用车的潜在需求。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有的车不光是辆车,更像是一种生活道具。以前,“工具车”就是个干活的家伙,没什么感情;“轿车”才是家庭温馨的象征。Wagoneer出来后,大家第一次觉得,原来牛逼的越野车里面也能坐得跟老板椅似的舒服,空调一开、窗户电动,带全家出去野营都不用挤。你说,在那个年代,这种设计是不是很逆天?

再看看参数,232直列六缸、327 V8、350 V8三种发动机,后驱和四驱都有,甚至带了那套业界很牛的Quadra-Trac全时四驱。这可不是光吃“舒适”这碗饭,真的有点技术含量。可是它又故意把操作变轻松,上了自动变速箱、转向助力,一改以前的“越野车怎么都得开着累死你”传统。外表上,方方正正,高高大大,一看就结实耐用,可是内里却是奔着享受去的。你说它“定位模糊”,其实是打破老规矩;你说它“不伦不类”,其实是重新定义了“工具车”的边界。

回头再问一句,参数决定一切?没有哪个家庭主妇看购车手册是专挑马力最大、悬挂最硬那种的吧。有的人觉得,买车就是为了过好生活,不光要能干活,还要有点体面,有点享受。Wagoneer把“工具”升级成了“伙伴”,甚至可以说,是给整个SUV品类装了一个新的灵魂。它第一个让大家看到,车不光是功能堆砌,更是与人有关的东西——你不需要一辈子奔波工地,但你肯定希望带家人看到更远的地方。这时候,Wagoneer就像是你的承载梦想的工具,又是和温馨日常关联的空间。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为什么Wagoneer卖得动?不是因为它最便宜(当年3500到5000美元,不低了),也不是最豪华(和同年代的轿车比还是有差距),而是因为它把“既能干活、又能享受”这件事,落到实处。你可以开着它去钓鱼,也能去商场、带孩子上学、带着货物直接开进田野。关键是,它没让你在干活和享受之间硬选一个。这个玩意儿的设计有一点道理,叫做“让我有选择,而不是让我将就”。这,就是好车的精髓。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后备厢超2000升,这不是随随便便堆进去的数字,而是给整个家庭、甚至一整个生活圈腾出了空间。你翻翻车内配置表,什么皮质座椅、电动锁、空调、宽大舒适……这些个东西,不是给农民工用的,是给城里大爷大妈带孩子出游用的。Wagoneer其实第一个让大家明白,所谓的“工具车”,其实也能是“生活方式”的起点。你说,汽车到底是个交通工具,还是个生活空间?

其实,这事儿到了后来,大家从Wagoneer开始一路演变,出了什么路虎揽胜、凯迪拉克Escalade、Jeep Grand Wagoneer,一路把“SUV”从纯粹的工具车变成了地位、品位和生活质量的象征。大家都学会了,“强悍”和“舒适”可以是一个车里的两个灵魂,市场也自然筛选出那些能把二者融合好的品牌和产品。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再转头看今天,人人都在讨论买车参数,看发动机排量,看马力,看配置单多不多,甚至看那些跟实际生活没太大关系的“顶级试驾数据”。可是,当生活真的靠近车的时候,你才发现,家里有个小孩、老人,出去玩要带一堆东西,要考虑安全,要考虑舒服。这时候,是不是就理解了,当年的Wagoneer为什么会那么受欢迎?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其实这个道理就两句话:好车,不只是一个冷冰冰的性能参数集合,更是你生活方式的一个延续和放大。为什么现在二手市场,带木纹饰板的Wagoneer还能卖到2万到5万美元?不是因为它的零部件多稀有,而是因为那种让一家人一起出发的温情和调调,已经变成了“可传承”的生活记忆。木头纹贴皮,可能是为了美观,也可能是为了让你觉得,车里不光是钢铁机器,还有一点家的味道。

当然了,这种转变也不是没缺点。你想让工具车变舒适,总得在越野性和舒适性之间折中。板簧悬挂虽然耐造,可舒适性比不上弄独立悬挂的高级轿车,这算是抓住了“两头”,但还是要在中间权衡。可问题是,这世界上多数人买车,就是图个既能实用又能舒服。谁说只能在“硬核”和“享受”之间二选一?

我们现在回看Wagoneer的成功,更多是因为它让大家认识到,“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人们生活的空间和延伸。你在车里待的时间越多,对空间和体验要求就越高,否则早就回归摩托和自行车了。那么问题来了,汽车到底是为功能服务,还是为生活服务?

答案其实很简单,你不必非把参数推到极致,也不必把体验做成刻意的奢华。一辆让你无数次想出发、想接家人、想带朋友一起去野外的车,才是最值得拥有的。Wagoneer之所以成了时代的符号,就是因为它不只是服务于“工具人”,它服务于有温度、有向往、更想活得丰富的人。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现在大家天天论“生活方式”,什么露营、自驾、车顶帐篷、家庭出游技术流,这些年都被SUV捡了便宜。但很多人不知道,这种生活方式的觉醒,70年代的Wagoneer早就帮大家开了先河。它不像现在的网红车那么刻意装饰,也不用各种噱头来卖文化,而是真正做到了——无论是拉活还是享受,都能小日子过得踏实畅快。

所以,下次有人问你:“你觉得SUV最重要的是什么?参数、驾驶体验、越野性能还是舒适度?”你其实可以反问他:“你买车是为了跑数据,还是为了跑生活?”当年的Wagoneer已经给过答案:一辆好车,不是看它能跑多快、拉多重,而是看它能不能陪你过好一天又一天。“工具车”也是“生活车”,差别在于你愿不愿意相信,车能给你带来的,不只是目的地,还有沿途的故事和家人的笑声。

Jeep Wagoneer上市,家用越野启蒙,SUV变生活工具-有驾

这也是汽车这玩意儿最有趣的地方。它不是一堆参数的集合,也不是冰冷机器的附庸,而是能装得下整个生活的工具。Wagoneer的意义,不仅仅是技术进步,更是生活方式变革。参数很重要,可是人和生活本身更重要。这才是汽车的真正价值。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