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告诉你一辆中国品牌的摩托车,用三缸发动机吊打全球竞品,加速度仅为3.07秒,最高时速达257公里/小时,同时还带来了炫酷的电子油门、布雷博全套卡钳等尖端配置,你当下会愿意掏钱吗?别急着回答,今天就带你深挖一下升仕最近搞出的两个大动作,这家国产品牌到底是诚意满满,还是另有蹭热度的套路?让我们拨开迷雾,看看真相到底是什么。
先来聊聊升仕最近的两款新晋车型:三缸仿赛703RR和中量级休旅车703T。起初,这个国产品牌能拿出这样颇具竞争力的摩托真让人颇感意外。要知道,中国要从摩托车制造大国进阶到摩托车制造强国,这个过程中并不容易,特别是在高性能市场,外资品牌独霸的格局还没完全打破。但此次,升仕的两款车,不仅采取了国内罕见的699cc三缸发动机配置,还加码了布雷博卡钳、米其林轮胎和电子油门等高端设备。
好一个亮眼开局,但“亮眼”能否等于“亮点”,就另说了。毕竟在国内,摩托车厂商“堆料”的习惯不鲜见,大家总忍不住去炫配置,就跟爱晒朋友圈的消费者一样,先吹再说。光靠所谓的硬核配置,升仕敢说它这波新车能撬动市场吗?
如果说703RR是一款用速度与激情定义的摩托车,那703T更像是为热爱旅行的摩托发烧友量身定制的良心产品。两款车都以直列三缸水冷发动机为核心,大手笔、大力度的技术创新确实是亮点之一:无论是百公里加速仅需3.07秒的703RR,还是体型小巧却动力充沛、能输出75kW最大功率的703T,都摆在了国产摩托车史上的一个高水平之列。
再来看看各方的声音。支持者认为,升仕具备冲击国内高端摩托市场的潜力,毕竟相比一些国际品牌动辄数十万的价格,这两款新车在让消费者见识高水平性能方面有很大诚意。特别703RR“战斗姿态”的设计,激发了车迷的浪漫情怀,让人联想到在开阔的公路上尽情驰骋的自由。
但反对的声音同样不少。有网友质疑,升仕是否过于注重“表面功夫”,那些高配置是否真的能被普通消费者所充分利用?比如标榜的电子油门技术,除了定速巡航和加热手把,似乎也没有太大作为。何况性能再好,国内摩托车限制政策始终存在,实际购买需求难以支撑品牌做大。
不少消费者对“国产摩托”的品牌形象仍存担忧。多年来,中国制造虽然在国际市场逐步提升,但质量问题带来的负面印象还未完全洗白。升仕是否真的下足了功夫,提供了能与国外品牌抗衡的质量保障?目前看来仍然是个问号。
乍看起来,升仕的这两款新品似乎在兼顾速度、性能与实用性,吸引了一批车迷的注意。但如果我们稍作冷静思考,问题也开始浮现。那强悍的三缸发动机真的能解决掉三缸技术常伴的震动问题吗?尽管升仕号称采用120°曲拐均布设计与平衡技术,承诺“动力、振动双控制”,但我们都知道,三缸发动机在动力输出上确实强劲,可在平稳性方面往往需要额外的技术支撑,这套技术能否真正落地,还有待市场验证。
考虑到国内大城市的摩托车限行问题,这款车的目标消费群体能有多少?超速功能在城市路况根本无处施展,几百万车迷中那些愿意购买高成本复合车型的人群早已瞄向了国际大牌。而且偷换国外顶级零部件却缺失原创核心技术的国产摩托车厂商屡见不鲜,升仕的两款新车会不会重演之前的“换汤不换药”,是个最受关注的问题。
这套设备看起来配置满满,可用户真的在意吗?很简单,一个爱好者留言直截了当地指出,“别跟我说布雷博卡钳,上赛道的机会不多,根本用不上。”原来,经销商对配置的夸奖,未必能完全打动消费者,特别是将这两款车作为日常通勤工具的时候,一些软硬件功能超出生活实际需求,反而显得“无用武之地”。
正当大家对这两款颇具争议的摩托车新品犹豫观望的时候,升仕却带来一个爆炸性消息——技术合作伙伴中出现了马瑞利与大陆泰密克。从汽车行业来马瑞利可谓全球领先的电子燃油喷射系统制造商之一,而大陆集团,又是汽车零部件龙头供应商之一。两家巨头的背书,顿时给升仕的技术加了一层金光。但这里面又多了一个“包袱”,升仕作为后起之秀,会不会过于依赖外资来装点门面而忽略了自主打磨工艺?这是另一种冲突。
“MAB-P系统”的加入虽然让人眼前一亮,但关于这项功能的具体细节并未公开,业内讨论的声音开始响起。有技术大师猜测,这可能是大陆推出的新型ABS或TCS系统的应用,但其实际使用效果如何?与升仕的车型能否高效结合?从目前公布的有限信息来依旧缺乏足够的透明度。这些新元素确实激发了车迷的兴趣,但是否真正物超所值,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此时,所有目光再度集中在升仕身上。像极了悬疑大片里的高潮,事情开始不受控制了。值不值得买?性能是否靠谱?如果连电子控制的细节都无法确认,难免令人质疑升仕的诚意。有一件事我们可以肯定,那就是它用三缸发动机与国际供应链对标,已经展示了中国摩托车制造产业在“堆料”之外的智能化追求。
看似风风光光的新品发布,其背后暗藏更深的问题。首先是市场定位的博弈。高配版本虽然硬核,但也意味着高昂的价格,这对预算有限的消费者充满了挑战。低配版本虽然价格较低,舒适性也有所保障,但这样的选择真的能够打动车迷吗?正如某位摩托车爱好者在论坛中所言:“这车马力是有了,但心疼的是钱包,不如加点预算直接入门外国品牌。”
摩托车行业的政策环境本身就很严峻。国内一线城市摩托车通行限制,你再给车辆装多少高科技设备,都难以掩盖其在实际出行中的局限性。这就像拥有了一架私人飞机,却只能在地下室看着它发呆,失去了灵魂的摩托还能有市场吗?
还有一个常被提起的问题,那就是售后服务和技术支援。对于消费者来说,买车容易,用车难,如果升仕无法建立一个完备的售后体系,甚至高标准难以迅速兑现,那这些创新背书大概率不仅不会成为卖点,反而触发更大的危机。车再好,买了回去出了问题无人问津,谁敢轻易尝试?
我们不得不承认,升仕这两款车确实亮点不少——不管是极速性能还是配置大堆头,都算是国产摩托车的一次有力升级。马瑞利、布雷博等大牌供应商的加持更是让人看到了一丝希望。
但有些问题,仍无法回避。一辆摩托车的好坏,靠的不仅是外观和数据。它是否真的在细节上足够精细?是否有长期稳定的服务支持?还有,摩托车这东西在许多中国城市都被严格限制使用,谁会买来当代步工具?这一点反而是需要厂家切实面对的。
我们不妨理解到,升仕做的是国产摩托车第一次挑战高端领域,这条路长、难、且充满荆棘。谁都想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未来的方向只会由市场决定。
如今的国产摩托为何还是喜欢“堆配置”?升仕的这些高科技加料到底是诚意满满,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国内摩托限制政策的存在是不是给好车的使命敲了警钟?面对“升级与超越”的口号,你会对国产品牌投下信任的一票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