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辅助驾驶引争议,行业监管压力升级

想问一句,小米这回主动召回超11万辆SU7电动车,你说是勇敢直面问题吗,还是不得不低头?其实这事不是第一次发生,不是小米独家,也不是智能驾驶行业的意外。可这次事儿的分量不小,因为它动了车企最会摇旗呐喊的“高科技”招牌。

我们常说科技是把双刃剑,可为什么这把剑老是割到自己?辅助驾驶系统,像小米这次的L2高速领航辅助,是大家拼命晒肌肉的地方。你不发个演示视频都不好意思开发布会,随随便便就是“遥遥领先”那样的自信语气。可自己心里清楚,这玩意儿真就能全权托付命运吗?L2也好,L2.999也罢,在中国法律上,开车的还得是你,遇到紧急情况,责任没地方推。

这次召回,让我想起一句话:筛选广告词可以吹,安全底线吹不得。小米这事,表面上看是“充分响应管理总局要求”,大白话就是“认怂”了,但我觉得,这其实是倒逼行业真得琢磨,辅助驾驶到底是辅助谁,你真把司机当傻子吗?

大家想过没有?这些宣传得天花乱坠的辅助驾驶,到底是救驾还是添堵?厂商说省心,我看最多是省钱。真正的老司机,没人拿命去体验那个“极端特殊场景”,但新手,尤其是信广告的,信以为真,那才是拿命玩科技。你说被动刹车晚了半秒,是算法背锅还是开车人的命不值钱?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辅助驾驶引争议,行业监管压力升级-有驾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辅助驾驶引争议,行业监管压力升级-有驾

这召回其实挺有看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召回,而是OTA远程升级,一顿操作猛如虎,车还在家里躺着呢,补丁就打上了。科技在这儿显神威,看似高明,其实是还账而已。产品出问题本来就得管,这波只是动作更快了一点,但千万别以为“自动驾驶”出厂的就是自动的。

辅助驾驶这几年的确进步不小,可大家是不是发现,厂商嘴里的“接近L3”一直是镜中花?L3才是真正让你解放双手、睡觉都行的级别,可目前没有一家敢真落地。都在这儿掐着劲儿说自己“要实现”,实际上又都心照不宣地绕开“责任”二字。小米这波“识别、预警、处置不足”说得体面,其实就是该用户管的,用户管不过来了。

小米召回超11万辆SU7,辅助驾驶引争议,行业监管压力升级-有驾

我们消费者还是要多长点心,技术永远跟责任绑定。厂商说多牛,管得住“该出手时出手”吗?那天真的懵圈了,算法让你闭眼信它,不怕死的你可以试试,真出事平台也是踢皮球。

说回来,小米有担当吗?怎么说呢,行业形势逼的,国标新规都要落地了,你要是还装死,不是打脸自己去年所有官宣吗?“SU7卖爆了”,得敢负责吧?这波其实也挺聪明,补丁推送,主动认锅,还能赢一波好感。但这事要是没监管部门催着规定、小米会这样主动吗?多半还是“用户体验优先”,出了事就怪用户不会用。

说到底,智能车这玩意儿,眼下全装在营销词里,技术被拔高到天上去,日子还在地上过。孰轻孰重,消费能力不能替代安全底线。大家问问自己,是要买炫酷、看谁解锁了几个城市NOA,还是要命?那些开城多少、功能多少的数字,真就决定你在立交桥下能活下来?

这回看似小米处理得挺体面,但说明了一个残酷现实:车企对安全的掌控力,远远赶不上对流量的野心。前脚刚卷完芯片、续航、百瓦快充,后脚安全性能掉了链子。想想看,新能源这几年,哪家不在主打智能辅助,你见几个车企说“我们先进归先进,但你们千万别太信”?厂家一边打着技术擦边球,一边悄摸起法律免责条款,那种字小得你都打不开眼。

有人说,这波OTA召回,至少解决了问题。但我看,解决的是表面问题,本质挑战还在前头。技术再牛,不过是堆代码调传感器,真算得上“自动”,没哪个敢拍胸脯。你要让用户睡着去上班,开车手机打游戏,现在还不行。厂商总会绕着微妙的边界,把自己吹成未来派。

这踏实点不好吗?做汽车的还是把事落到百姓的安全上来。之前的事故件件都让人心惊,雷军开发布会也常说安全放首位,结果L2高速领航场景照样掉链子。这事之所以有爆点,就是因为智能驾驶的泡沫,被现实捅破了。

你看小米这回认了,别家难受不?那些卷辅助驾驶的同行,看着小米付诸行动,要么心里松口气,感叹“好险这次不是我”,要么赶紧自查自纠,把bug悄悄塞进OTA包里。行业颜色在变,政策之手下场,一刀切割虚幻牛皮和用户活命的底线。以后,谁要再敢打着虚头巴脑的科技旗号卖车,监管可不是闹着玩的。

消费者应该明白,辅助驾驶只是辅助,不是替你活、替你死。别再信广告吹的“救命稻草”,那只是高级的电动拐棍,扶着你走,主要还得你自己会用。真出了极端场景,别怨系统糊涂,那是它本来就糊涂。“差不多就能干L3的事”的说法,听过就完。别傻到拿自己和家人的命,做厂家加速实验的试验品。

再多说一句,车企的责任心要比“OTA升级”更可靠,不是出了事修复补丁就是担当。数据透明点,把问题讲明白了,比啥安慰人心的话更重要。我们用命买来的教训,别再让下一个人重蹈覆辙。

这次小米认了,行业是该集体反思:在自动化高速进化的时代,底线安全和普世责任感,是不是被落在了反复“遥遥领先”的屁话之后?用户需要技术,但更需要清楚的界限和真实的信息。别到头来,大家被一波又一波营销主义搞得忘了:你买的,不是智商税,是一条命。

最后扪心自问一句:你愿不愿继续押宝在谁的“自动驾驶”上,把家人的未来交给一堆写了补丁还会出错的代码?你信吗?我是不信。但愿每家厂商和决策者,有本事把责任扛得起,不光能OTA升级,还能OTA点实打实的良心吧。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