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现在的中型SUV市场,估计很多人跟我一样,脑袋瓜子里面都有一堆问号:怎么就突然纯电和燃油干起来了?啥时候“榜单”成了兵家必争之地?再一看,过去那些霸榜的老大哥有的还在,有的直接被拍在沙滩上,新晋的小青年一上来就把销量冲得热气腾腾,这不是看热闹,是直接坐过山车啊!你说,现在买中型SUV到底图个啥?是冲着“电动新体验”,还是依然离不开“油车老情怀”?
先说特斯拉Model Y,你不得不服。你说它长得多好看吧,也没人能说清,反正就是——卖得多。单周将近九千辆,比第二名比亚迪海狮06EV多出一倍多。这牌面,妥妥的顶流。但问题来了,这些年特斯拉选手也被人议论了不少,比如“美系大玩具”、“装配一般”,可人家根本不愁卖。是不是咱们买家根本就不在意啥细节,只认品牌和“科技范儿”?还是现在开电车真的省心、气派?
再说刚冒头的比亚迪海狮06EV。新车才上市,半个月就蹿到单周四千多台。你想想这赶超速度。还真是有点以“新能源搅局者”的意思。得承认,比亚迪这几年确实有点疯,混动、纯电、插混轮番轰炸。现在有了磷酸铁锂这些自家看家本事,直接把价格打得大家都脑壳疼。曾经二十多万、三十多万的SUV,现在都能给你配个纯电、长续航、花里胡哨的智能车机。难怪年轻人一下就看上了。
那问题又来了:纯电车真有那么香吗?你到大城市,充电确实不难,电费也比油便宜。可要是开到外地,没点心里预案,真是得盘算着“电剩多少、哪儿能充”。而且你说这些新车型才上来,说不定还有小毛病。凡是想图放心的人,只能“观望观望”。但就这么观望着,榜单里油车还剩几个?纯电车大块头全来了。
不过,看榜单,也不能只看新“妖股”,老江湖也没有全趴下。你看,大众途观L、昂科威还是能咬牙挺住,靠着空间大、动力成熟,关键“贬值慢”。降价一波,又补贴一波,混个前六真没啥问题。可你要是仔细翻数据,会发现卖得多的大部分还是老客户升级,或者家庭有娃有老人的,需要大车空间的。年轻人呢?有选择就奔着“新潮”,不按套路出牌。
榜单前十的,还剩六个油车。这说明啥?一是油车底子还在。毕竟维修方便、好开、没啥电池焦虑。二是纯电虽然火,但还没完全教会所有人“换轨开新车”。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很多老小区充电桩少得可怜,想买电车都得盘算停车和充电,好多人的换车梦想都卡在这一步。
那为啥零跑C10、岚图知音这种名字还没混成响亮的品牌,一下子也能冲出来?一个字——会卷。零跑C10靠“百来块月供”把年轻人哄得愣愣的,智能配置样样拉满,十几万搞定一辆什么都不缺的“潮车”。岚图知音那更狠,推广期降价优惠,一下子名次提高十几位,纯粹一场“价”到好处的肉搏战。现在买车,谁都怕买贵了,追不上新优惠,干脆等着厂家花式促销。要不怎么说,现在卖车看的是谁“心大”,敢亏本先站位。
榜单后面那些车就更有意思了。
你比如宋L DM、海狮06DM,卖得挺欢的。说白了——不用一直充电,还能用电通勤,油用来救急,跑长途家里买菜都方便。油电混动,就是现在的消费升级典范。你再看瑞虎8这款“老古董”,凭啥还在榜里?空间大、七座,价格踏实,不追什么新潮科技,就是“耐用、便宜”。老家庭、预算不多的全盯它。
小鹏G6、深蓝S07这些新势力品牌,主打啥?长得新潮、功能智能,好像车就是一个大手机,搞得谁都想“用用再换”,年轻人买得多。品牌不响也不怕,配置和价格摆在那儿,便宜量大管饱。
那问题又来了:到底买SUV图个啥?
有的人就想图个省心、保值,“油车买回家不糟心”;有的人非要科技到牙齿,“手机能控的车才叫潮”。还有的只看价格,“谁能便宜谁是爹”。再加上购车有补贴、厂家有金贴,你等我等等,市场越换越热闹。
市场精彩,套路更多。比如你想一家子换新车,看空间大、座椅舒服、储物多,“保值最好,维护方便,以后要卖不能亏”。怕纯电不经用,还是油的吃香。再先进的车机,家里老人也不见得用得明白。可是小年轻不一样,看中APP能刷视频,喜欢语音助手、氛围灯、智能驾驶。看着同价位的油车,觉得“老土”。现在买车,每个人都想着把钱花在刀刃上,以前是“奶茶自由”,现在“智能驾驶自由”。不同人真没法用一把尺子量。
还有更现实的,对大家胃口的车越来越多,但“加价”“溢价”早没戏了。厂家和经销商一个比一个会搞活动。凯迪拉克、问界新车型一上市,直接来波促销,榜单立刻“往上漂”。就靠这几波羊毛吸引客户,反正现在谁也不划算长期持续高价,都是用打折先冲销量,把迷糊蛋“锁”进来。买车就像抄股票,怕买完跌价,有的人眼看着前天刚买,今天就优惠两万,心里说不出的酸爽——“怎么不早等等?”
再聊聊服务和二手市场,这可不是小事。现在谁都知道,电车便宜、配置香,可吧,卖二手心里没底,保值率差远了。好多车三五年值个六成已经是谢天谢地。油车虽然卖得贵一点,用起来稳定,维修便宜多了,二手价也更稳。所以,有人说买车三年一倒,买电的不如租的,不是没道理。
其实绕来绕去,电车和油车谁能赢?说实话,现在就是“五五开”,榜单二十里一半一半。有新车型上市了,油车降价就追上来;电车优惠一波,直接名次反超。你要说“油车完全没未来”吧,咱们国家地广人多,三四线城市照样就认油车。你说“电车压倒性胜利”也不现实,很多地方基础设施跟不上,一出远门都虚。这决定了短期内,咱们就是看谁会玩花样,谁能把握住人心。
有趣的是,最近的购车群、车友圈可太精彩了。有的人就饭桌上拿榜单PK:
“你家买的那个还是油车?都2024了还烧油?都能自动驾驶了你还手动倒车?”
“你买那电车,下乡回来能开吗?一半路全担心没电!”
“等等看,听说下个月又降价,先别急!”
这里做个设问——你觉得车到底是工具还是面子?你买车真就盯着榜单买吗?其实多数人自己心里有数:打工上下班就图性价比,家里人多空间大最好,年轻人追个智能配置,感觉花钱买体验。榜单只是一阵风,真到掏钱那一刻,都是“自己的需求”最大。
所以,市场到底谁在掉队?要我看,真正掉队的是那帮只会炒概念、不真用心琢磨客户的厂家。老油车只要有升级,价格合适,照样能混出路;新电车只要敢玩、补能方便,技术没大坑,年轻人照样买账。榜单天天在变,但买家的心思就那几个:“便宜、好用、省心、技术靠谱、品牌能撑住场面”。不能再靠老套路一招鲜吃遍天,得拼服务、拼体验、拼售后,才有可能逆袭。
有意思的是,越是市场热闹,消费者反倒越来越“精”。厂家那套“新瓶装老酒”、“配置拉满、价格腰斩”的路数,大家都能看明白。大家手机里装着各种比价软件,天天刷优惠。本来市场拼的是“性价比”,现在直接看“心理价位”,谁能给出新鲜感、给出安全感,谁就有市场。
最后,我想问一句,谁能真正称霸这个市场?其实,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不断护着消费者心思的品牌。榜单这回事,今天潮后天凉,大家都是来看谁能熬、谁能卷。下次你再看榜单,不妨多问一句:“这车,真的适合我的生活吗?”不盲从,有主见,才是真正的胜利者。市场洗牌,终归洗的就是“把车造给真正想开、用着踏实”的那些人。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