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种经历:某天刷手机,突然看到一条新闻——“212柴油版上市了!”你立马皱了眉,这不是小时候你老家开山路、下田头、军绿色破越野车的“212”吗?怎么又出来个新款了?是不是原来那老厂子又折腾出了什么新花样?还是什么“致敬经典,独立新生”,这到底是拉情怀还是真有本事?
其实很多人可能还不知道,眼下这个“212”早就不是当年的那个212了。它现在跟原来的北汽生产的212没半毛钱关系。新212是个独立汽车品牌,现在被“魏桥创业集团”控股,生产基地也不在老北京了,搬到青岛莱西。听上去有点像小时候的某个老同学忽然整了个全新身份,还真不太容易认出来。
你可能会问,这东西真算得上“经典”吗?想当年,老212是啥?是干活拉人下地跑泥巴的工具车,是部队里混路面的狠角色,是不少农村、边疆、野外出勤的“铁牛”。扛得住折腾,用得住瞎糟践,修起来便宜,油耗嘛,那就别提了,排上十块钱柴油能冲三天。但配置烂,科技感几乎为零。可就是靠实在耐造,这车,说“经典”也没错。
如今这个全新212 T01柴油版出来,定位也变了——不再是什么“工具车”,而是讲究“越野体验”和“品牌专业度”。外观倒还是有些延续,“一拱,二圆,三横,四纵”这些设计让人一眼认出那老212的影子。保险杠是无漆的、侧踏板固定式、背胎还外挂着,有那么点粗犷。但你要觉得这还是那台一脚下去机油味比车味还大的老越野,那就太天真了。
真正的升级在哪?看看发动机,这次搭的是北汽福田的2.0T柴油机,型号4F20TC53,最大功率125千瓦,峰值扭矩415牛米,油耗官方说能干到8.5升每百公里,油箱也做大了,80升满了能跑千公里。以前那点柴油往里一灌,够你去趟西藏都敢想了。变速箱配的是德国采埃孚8AT,这玩意儿在不少豪华车里也是主力,开起来会更顺更有劲。而且还标配了后桥差速锁,硬核越野性能直线上升。试问,有几个同价位国产车型能把差速锁当标配?
有人说柴油机声大、抖动、隔音差,一路开着全是拖拉机味。你再看看这次真正下的功夫——加厚前围隔音垫、优化橡胶悬置、换高阻尼底盘衬套,全车地毯也搞了重层。官方说怠速、加速、匀速、风噪都提升了,噪音和抖动问题都压住了。以前的212,你闭上窗户隔音都能跟外头一块听歌,这一代总算不像以前那么原始了。
讲到配置,同价位竞品不少:哈弗大狗2.0T汽油、捷途旅行者2.0T汽油、北京BJ40 2.0T柴油,价格都差不多在15-17万区间。参数上看,扭矩和油耗方面,T01柴油版是比较能拿得出手的。哈弗大狗385牛米,捷途390,BJ40 400,T01柴油直接415,谁更能扛?柴油发动机本身就更适合越野,低速强扭矩,上坡泥地都更稳。所以这定位,直接把那些城市SUV甩到了一边。
从油耗来看,官方说每公里能省下2.5升油,一年跑两万公里能省4000块钱。这个数字未必都能用上,毕竟大家不是天天下赛道,但装个“省钱又有劲”的噱头,是能给不少人找个理由下单的。总之,比汽油版多出来的经济性,是对那帮纠结动力的人一剂强心针。
这就又得思考一个问题了:以前大家用212,是因为没得选;现在花16、17万买个硬派柴油越野车,是因为喜欢。情怀有用吗?值不值?你要是真拿它去工作用——比如跑工地、做探险、拉货、野外巡逻,这车确实很合适。你算一算,现在16.99万的预售,硬件往上堆,越野配置不嫩,动力经济性都兼顾,还能装点老味道。对比花20万买个“满身电子、跑去咖啡馆打卡”的城市大SUV,某种程度上,212还是找到属于自己的“野路”。
但问题来了,咱买车图啥?现在大多数人,买的是“自己喜欢”。你要是因为怀旧,为了找回小时候爸妈坐着跑山路、全村一台铁壳车的感觉,买了212开着出去玩,可能开两天就觉得“经典的也够折磨”。老车的经典不只是时间沉淀,还有当年条件限制和资源短缺带来的生存智慧。现在科技一进步,配置一拉满,你会发现,情怀是挺美的,但新生活更贵更舒服。牌子独立了,技术升级了,说到底还是要适应“有点新鲜、有点情怀”的都市越野圈子。
再说说价格,16.99万的预售价肯定是个“预热”,上市之后还能不能卖这么多,能不能撑起品牌独立后的底气,还得看大家脸色。毕竟放眼看去,这价格区间里能买的车多了去了。纯越野、城市SUV,合资老款、新能源、插电混的,选择烂大街。真正拿得出手的,除了技术和参数,就是“认不认可”这个品牌。你让那些只听说老北京212没见过现在积雪高原拉人的,或许会犹豫:这玩意值得花这个钱吗?
再追究下去,就是这“独立新生”的意义。很多品牌都想做“经典复活”,无非是想吃一口过去的老本。但独立也意味着,你不能再躲在“大厂爸爸”怀里撒娇,认真的搞研发,认真的堆配置,你得自己养活自己。新212摆脱老北汽的标签之后,能不能靠自己拼市场、拼技术、拼口碑,那就是考验。低油耗、高扭矩、硬派配置,这些都只是产品力,最后还得看口碑和售后能不能站住脚。
有人问了,它到底适合谁?我觉得,适合两种人:一种是必须用车解决实际问题的,比如工作、越野、乡镇、工地;另一种就是情怀控,恨不得把自己的生活活成“理想中的野外”,想体验“硬派”、“不妥协”、“有点野”的汽车生活。对于偶尔追求越野体验的新用户,这车算是个不错的尝试。家里有辆开着舒服的城市SUV,偶尔周末开212出去扎个帐篷,钓个鱼、穿个林子,既能感受技术升级,也能装装老派情怀。毕竟现在的汽车,越来越像“移动社交工具”,谁都想找点不同,找点能够展现自我和兴趣的方式。
但大家也要明白,买车和买梦想是两件事。产品力不够,梦想再高也得落地。这212的独立品牌之路走的很难,既要传承,又要创新,把经典做成新标准,又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如果它只是复刻老味道,把大家的眼泪召回来,那最后结果很可能是——大家看看就行,真掏钱的没几个;但如果能把老212的精神和新技术完美结合,既让用户多了选择,也能带动国产硬派越野的升级潮流,那确实有点意思了。
你说未来怎么样?这年头,车圈变得太快,今天流行新能源、明天流行智能车,再过两年,甚至满街都是无人驾驶。可始终有那么一批人,对“越野精神”有执念,对“技术进步”有兴趣,也对“经典复活”敏感。212品牌有没有能力撑起16.99万的价格,不光靠情怀,更靠产品和服务。市场不会说谎,用户会用脚投票。如果哪天你在野外看到新款212,心里能咕哝一句“这车有点东西”,那就说明它多少还算成功了。
总结来看,纯粹的越野、独立的品牌、硬核的技术、融合的情怀,这些都是新的212给自己定下的目标。但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你和身边的人,愿意为它买单。这世界变得快,经典复活不是靠炒冷饭,也不是只靠复刻一段老故事。毕竟,致敬经典是一回事,活得独立、活得新生,那是另一回事。212能不能在新一代消费者里火起来,也许只有时间能回答。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