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退市背后:市场竞争激烈,吉利力挺求变

极氪退市背后:市场竞争激烈,吉利力挺求变-有驾

2024年5月7日,吉利汽车宣布将对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极氪进行私有化,每股ADS报价25.66美元,总报价高达65亿美元。这一消息在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极氪,这个成立于2021年、从吉利拆分后迅速登陆纽交所的品牌,仅仅一年后便走上了退市之路。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极氪的上市之路并不平坦。自2024年5月登陆纽交所以来,其股价长期在20至30美元区间波动,难以从二级市场融到大笔资金。与此同时,极氪面临着来自小米等竞争对手的巨大压力。2023年12月,极氪发布了纯电轿车007,试图通过新产品提升竞争力,但市场反响平平。2024年2月底,极氪又推出了新一代001车型,尽管如此,销量依然不尽如人意。到了7月,小米SU7单月交付量突破万辆,而极氪001的销量却持续下滑。极氪的财务状况也令人堪忧,2024年净亏损高达57.9亿元。

极氪退市背后:市场竞争激烈,吉利力挺求变-有驾

在这样的背景下,吉利的支持显得尤为重要。2024年,吉利不仅向极氪提供了上百亿元的长期贷款,还认购了极氪IPO的2.7亿美元股份,持股比例进一步提升。此外,极氪还合并了吉利旗下的领克品牌,新成立了极氪科技集团,旨在优化品牌和资源利用效率。这些举措无疑为极氪注入了一剂强心针,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真正扭转局面,仍是一个未知数。

极氪退市背后:市场竞争激烈,吉利力挺求变-有驾

吉利汽车的市值也在2024年面临压力,不到1800亿港元的市值,远低于比亚迪等竞争对手。与此同时,小米汽车的日子也不好过。尽管交付量达到了2.8万辆,但相比3月下滑了约1000辆,销量增速明显放缓。更糟糕的是,小米SU7 Ultra被曝出限制动力输出的问题,品牌形象受损。在这场新能源汽车的角逐中,每个玩家都面临着各自的挑战。

极氪的退市,或许只是市场竞争的一个缩影。在这个充满变数的时代,谁能笑到最后,还需时间来验证。吉利和极氪的联手,能否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值得我们拭目以待。毕竟,市场的残酷与机遇,总是相伴而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