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国上市车企2024年财报相继公布,主力车企销量增长态势稳定,营收和盈利持续改善。
自主品牌车企“三强”净利超百亿元,行业“标杆”作用凸显。比亚迪、吉利、长城三家自主车企净利润超百亿元。比亚迪全年销量427万辆,营业收入达到7771亿元,净利润超过400亿元,研发投入达542亿元,研发人员数量超12万人,居领先地位。凭借垂直整合能力与技术普惠战略,其第五代DM混动技术、固态电池及“天神之眼”智驾系统等技术突破巩固行业领先地位。比亚迪表现格外突出,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已降至70.7%,按照当前趋势,今年内负债率有望降至“6”字头。2025年,比亚迪计划将销量提升至550万辆,海外市场目标突破80万辆,并通过匈牙利、印尼等海外工厂加速布局。吉利汽车和长城汽车以2000亿级营收、百万级销量、百亿级净利润在全行业表现突出。
汽车出口增长强劲,海外市场拓展加速。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乘用车出口495.5万辆,同比增长19.7%。比亚迪海外销量达43.3万辆,同比增长71.8%,2025年一季度出口量同比激增117.27%,在中国香港、新加坡、泰国等市场超越丰田、特斯拉登顶销冠。其“双品牌策略”及本土化生产模式(如泰国罗勇工厂)打破日系车企垄断,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28%。长安汽车海外销量为53.6万辆,同比增长49.6%;海外营收达到324.3亿元,同比增长57.9%。广汽海外营收达到117.4亿元,同比增幅高达112.6%。与此同时,长安、广汽等海外毛利率均表现良好,较境内毛利率高出10%以上。
从2024年财报来看,无论是通用汽车、大众、奔驰、丰田等汽车,还是比亚迪、吉利、上汽、长安等国内车企,资产负债率大多在60%以上。不过,在负债率普遍高企的大背景下,国内外车企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国内车企资产负债率下降明显,优势逐渐凸显,其中比亚迪表现格外突出,近半年负债率下降近七个百分点,已降至70.7%,按照当前趋势,今年内负债率有望降至“6”字头。 在汽车产业电动化转型的关键节点,比亚迪的财务数据揭示出中国车企的独特发展路径:通过技术研发构筑竞争壁垒,依托垂直整合优化成本结构,借助布局打开价值空间。这种“规模增长-技术突破-财务健康”的三角循环模式,正在重塑汽车产业竞争格局。当传统车企为转型阵痛所困时,中国新能源军团已找到规模效应与技术红利共振的新增长极。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