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今年车市真是把我们搞得有点懵。刚过了“金九银十”,整个中大型SUV市场直接开了锅。平时那些加价要抢的豪车,现在一个个低着头拼命降价,感觉都快赔哭了。就连开奔驰、宝马的人,最近也开始感叹,“早一点买车,真是吃了亏!”
说一个特别“魔幻”的场景吧。你过去买一台宝马iX电动车,得落地百万,开回去那叫一个排面。现在呢?这辆车,优惠直接打了42万,差不多五十万出头就能提回家。这哪是打折,这是在清仓呗。还有奔驰EQE SUV,说实话,挂着三叉星标的江湖地位,谁能不服?但现在入门版的价格竟然都跌破40万了,最多时候降了42%,你能信?再看看沃尔沃,XC90和XC70这两款主力车,直接让利14万以上,这就是市场告诉你它不要利润了。
豪华品牌的低头也不是个案。像奥迪Q6,降了30%。凯迪拉克XT5,直接便宜了10万,这款车前些年还算是个“高人气”选手,22%的降价幅度真是肉眼可见的心酸。宝马X5也从神坛跌下来,优惠近13万。路虎发现、大切诺基这些从前被认为专属部分群体的“身份符号”,现在都降了十几万,还真是“打骨折”的气势。以前这些车吧,哪怕入门价格看着高,品牌的大脸撑着,卖得也不愁,现在是消费者越来越“精”,便宜不便宜看得可清楚了。
别以为这场“折扣潮”只限于百万级别的车。连大众和红旗这种定价相对接地气一些的品牌也加入了混战。揽巡、领克09这些车都给出了四万多块优惠。途昂直接便宜六万,入门版破20万了,这价格,你说是不是快跟那些紧凑型SUV掰手腕了?红旗家的HS7,插混版本优惠五万多,领克09 EM-P降了14%,感觉大家都在跟时间赛跑,年底能出一台是一台。
如果说豪华品牌开始心态崩了,那么国产车其实早就改了路子。我们国产新能源,还原来啥也别比,直接踩上了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这些新鲜技术的油门,消费者试过之后,觉得挺得劲,就开始卖力买单。连卖得不错的明星车型,比如奕派008、岚图FREE、零跑C16,也开始加入了终端优惠大军;哈弗H9、星途揽月这些车,说实话,品牌力还在追赶,但也推了两三万的让利,就想年底多敲几个订单。这行情就像一场车企混战的“大冲刺”,所有人都想在年底赌个爆量。
买车这件事吧,大家的心气儿真是越来越复杂了。以前呢,买辆奔驰宝马这种高端车,多花二十万就是冲着那个车标去的。现在就不同了,谁还愿意真就为了个标多掏冤枉钱呢?国产新能源靠着新技术、新体验,把消费者的注意力拉得越来越远,合资车坐不住了,价格体系完全被打崩。当年的那些高高在上的姿态,真的落地了,甚至脑袋都开始挨地了。
不过这里边不光是看着热闹,其实背后也有点门道。比如这次大幅降价,很多人说是因为需求端动荡,车企撑不住了。确实,这几年新能源兴起,电动车技术更新那么快,很多传统市场被抢了。再加上消费者越来越聪明,除了价格敏感,讨论电池续航、用车成本、智能配置都成为买车的核心考量。这一波打折潮,其实就是新旧技术的市场博弈。传统燃油车等不急转型,合资品牌来不及适配,消费者没给他们留时间,也没留余地。
聪明的人会想,这是不是买车“抄底”的好时候?这事儿嘛,不好直接下定论。毕竟便宜归便宜,选车还得看用车场景。降价的传统燃油车,未来养车成本是个问题;新能源虽然便宜可人,但是基础设施,比如充电桩覆盖率,还有待提升。换句话说,这场降价潮背后,其实是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所谓的“豪华”价值。车标不再是万能的光环,产品力才是对比的焦点。
你说这场面是不是有点魔幻?不过对我们普通消费者来说,这不正是件好事嘛。只要信息看得透,行情摸得清,年底这波捡漏节奏甭提多“过瘾”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