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摩托车也能“一键傻瓜启动”,骑手们是不是马上能从公路上的孤独骑士,变成马路大爷?自动换挡这玩意儿,听起来像是摩托界的智能化革命,但落到实处,远没有你想象的高端。毕竟摩托界的“自动化”,某种程度上就是把懒和笨推向了科学巅峰——就好像以后吃饭不用自己张嘴一样,嘴巴都能自动张了,那牙齿还要啥牙膏呢。
现在,无论是本田、雅马哈,还是宝马这种一听就让人觉得骑上去能喝咖啡的品牌,统统都在自动离合器这条路上卷得飞起。国产品牌也不能落下风,宗申赛科龙、QJMOTOR也纷纷跟进,仿佛晚一步就要被请出朋友圈。但你以为他们的自动离合都一个套路?太纯了,兄弟。技术路线就像每家火锅的底料秘诀,外表看着都红红火火,锅底下可是各掺花椒各加料。
说到本田,“老实本本田,技术全靠磨”这句话可不是胡说。十年磨一剑,放到摩托车上就是十年做个DCT双离合变速器。你以为这是汽车那种大块头的传动箱抬到摩托上吗?那是你没见过本田工程师的头秃速度。那些可怜的设计师,估计做梦都在拆DCT,一边拆一边嘀咕:骑友们连离合都不愿意捏了,我们还得精英化造一套,让大家连换挡都没了存在感,难怪隔天就有本田社畜申请头皮种植补贴。
结果人家还真是憋出了成果。本田的DCT,装在那些让你一听名字就觉得“一定贵”的大排车型上。比如NC750X、CRF1100L、金翼之类,想象一下,摩托能自动换挡,还配金色logo——这一套下来都快比你妈的黄金手镯还闪。可惜,本田连小排量都分级服务,DCT高高在上,小老百姓只能用“平民版”的E-Clutch,哪个车主要是买得起金翼,还会看E-Clutch半眼吗?E-Clutch就像摩托界的基础款智能手环,功能给你全,但样子让你“别多想,工薪级别别嘚瑟”。
而且本田还乐于技术“下放”,都是从自家汽车移植过来的。怎么看都跟人家做饭剩的菜冒充新品套餐,反正基础功能能用,算法也“更加精确”,但你真用起来,还是感受到那一丝“你买不起DCT但你至少还能糊口”的关怀。对,驴友们应该对着发动机默哀两分钟:为了让你买得起自动离合,本田的工程师头发少了一半,算法升级了三版,你还在琢磨科目二模拟器要不要充钱试试。
本田CBR650R、CB650R已经上了E-Clutch系统,摩博会一口气发布CB500SF、CBR500R FOUR,第二代E-Clutch模块忒小忒精确,甚至左右侧切换都玩出了“细节服务”,仿佛是在和国内品牌斗谁更能“精准打击懒惰青年”。再过几年,说不定路上每十台摩托七台都靠E-Clutch荡漾,剩下三台是老大爷骑的旧春风。请为工程师们的头皮默哀,毕竟他们是“让你骑得更懒而自己更秃”的幕后英雄。
说到雅马哈,难得它还真有点技术先手。十几年前人家就先提出半自动离合概念,但落地速度却和春运买票一样慢。最早2006款FJR1300AS上了YCC-S芯片,好像提前为智能摩托开了个头,但近些年一直在左手体验,右手打工。雅马哈的Y-AMT技术配置逻辑说是“用两套分离式步进电机与连接杆操作”,科技感拉满,但用起来就是那种“有但不太像有”——像新潮网络游戏,官宣说光影渲染升级,老玩家还是觉得卡顿。
国产市面上,雅马哈Y-AMT自动离合系统只在TRACER9 GT+上能见到,MT-09和MT-07明明国外早有,也许我们只能远程云骑行一下,等2026年官方一波换代,我们再一起为国产摩托商家供个香,祈祷老百姓也用得起。不然骑不起自动离合,只能在路边喊:老板,能不能帮我换个挡?
宝马就更有意思了。欧洲人的技术“倔强”,全国公认。每家都坚持自家路线,谁也不看谁的数据。宝马ASA自动离合,也是典型的“只为自己定制”,只装在自家R 1300系列,独特到发动机都得水平对置双缸,要是不懂发动机,你根本分不清这是高科技还是新式榨汁机。国产奔达悄悄做出了水平对置发动机,那宝马ASA系统是不是可以照抄一下?咱们国产大厂的工程师如果真去抄岔了,最后可能“抄到只剩壳,装不进灵魂”,有种四不像的新物种——像是东北西餐厅的法式蘸大酱,吃完仿佛法国人都能来找你学配方。
技术嘛,本田的电子离合和DCT给人大气厚道的错觉,雅马哈的半自动离合像缩在被窝里的智能插线板,宝马的ASA更像是只卖给自己的私人定制。国产什么QJMOTOR、宗申也不爱认输,全都玩起仿生科技,试图在AMT自动离合里头找出自己的DNA。国产摩托的自动离合技术,就是“谁都想做第一,最后大家都在抢第三”。
说起来,工程师们一年争七斗,也不过是让骑摩托的老哥们能再懒一点。你要是年轻,骑个哈雷边哭边喊,那是情怀;但你如果骑本田自动离合,感觉自己连情怀都不必有了——油门轰一轰,自动档比你还早知道要加速。再过几年,是不是还能在摩托上插入AI语音指导?“您好,您即将爬坡,请您轻点油门,顺便咱们聊聊人间疾苦。”要是再发展一阵,说不定骑摩托也变成诗意体验:“本来想骑摩托放飞自我,结果自动离合让我连自我是啥都忘了。”
当然,有人会说,“自动离合很安全啊,容易上手!”听起来确实窝心,但你知道什么叫技术的诅咒吗?今天让你变懒,明天自动变笨,工程师越聪明,骑手越不需要用脑子。谁也阻止不了骑士每天下午茶时间讨论:“你说离合档芯片坏了会不会自己变出AI灵魂?”
摩托车离合科技发展到现在,国产进口都在比谁能“自动”得更彻底。就像朋友圈发自拍,先磨皮后加滤镜,谁能自动修出小V脸就有话语权。本田的DCT和E-Clutch拿老技术革新新体验,雅马哈和宝马死磕自己的半自动快感,国产商家捣鼓出六七种自动离合的模板,最后都在城市高架桥上撞见同一个掉档问题。
有人会认真分析:DCT技术极致稳定,E-Clutch灵活小巧,Y-AMT分体式更适合改装,ASA定制伪高贵。摩友们则甩手一句:“我只要骑得爽,管你用的是啥离合。”这才是自动科技的尽头,人懒才科技快。等哪天自动离合又出新功能,帮你自动报警、自动导航、自动投保医疗险,那骑摩托也就变成“开电梯”。
有人喜欢,一键启动的快感能缓解选择困难症;有人嫌弃,自动离合让骑行变成“机械搬砖”。但不管你怎么想,骑士的孤独其实已经被一键启动劫持,成为了新型懒癌的温床。
至于技术革新哪个更优,哪个更香?看了那么多,你其实也不在乎技术原理,毕竟骑摩托该用哪套自动离合,决定权归于钱包和发际线。
这年头,摩托车不用自己捏离合,不用自己换挡。以后连自己转弯都变为预测式,“本田自动规划轨迹,宝马提前带头盔”,雅马哈帮你设好一键回家。国产品牌则会在视频号头条投放广告:“买这套自动离合,我们送你懒人证书。”
你以为摩托自动离合是技术革命?其实只是人类懒惰变得合法化。等自动离合普及了,我们就再也不用为骑行烦恼,唯一的焦虑是技术更新是不是又需要下载新App。
说到底,摩托自动离合革了我们的勤快命,我们却还在为省事鼓掌。科技发展到最后,人人都能骑摩托,人人都能变懒——只有工程师的头发,一如既往越来越少。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