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轮下船有序,摩托轿车谦让,行人安静微笑

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渡口,那这艘被塞满的渡轮就是我们的大型集体生活彩排。大家都绑着各自“车牌”,一边无奈一边有序,像极了996社畜的早高峰——只不过这里是人和车亲密无间混排,简直感动了我的偶像包袱。你以为会像菜市场抢鸡蛋一样混乱?错了,这是一场纪律的集体秀场,简直能当联合国安理会示范片,唯一的遗憾可能是没人举牌抗议“多走两步路”。

渡轮下船有序,摩托轿车谦让,行人安静微笑-有驾

渡轮刚贴岸,那铁板拖地的声响响彻耳膜,它不只是船舶的呻吟,我还以为是叫醒“早八人”的铃声——但人家摩托骑手都没打哈欠,就站在那里当旁观者,比代码工程师还老成持重。摩托车排第一,却没用它那疾如雷霆的马力抢先杀出去。相反,行人抄了个冷门,率先表演“下船界的贝多芬”,一群人鱼贯而出,谁都没有复制地铁门前“先下后上”的肉搏现场。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文化自觉”?还是大家被微信步数绑架,怕错失那五百步的朋友圈荣誉。反正,现场安静得可以捉迷藏——偶尔几个对话,更多是沉默的微笑,没人一边下船一边在心里骂娘,像极了“GDP稳定增长”时的国民表情包。

渡轮下船有序,摩托轿车谦让,行人安静微笑-有驾

你以为“换人场面”就到此为止?摩托才刚热身。行人刚走完,十几辆摩托一排排像螃蟹爬坡一样井井有序,几秒钟就消失得像世另我。摩托风驰电掣,赶得上刺激战场的出圈速度。再看后头的汽车,灰色小轿车抢先一步,皮卡一脸憨厚跟着冲刺。接着各色车型就像高考排队进考场,一车不多一车不少,三分多钟,整艘渡轮就清空成了网友嘴里的巴尔扎克小说:“你以为混乱的人群,结果一群人安静得像雕塑。”

渡轮下船有序,摩托轿车谦让,行人安静微笑-有驾

这种场面,小编我本来以为只会出现在日本综艺节目或者北欧国家的交通宣传片里。却没想到这一幕就在我的大天朝、在我下饭放空脑子的平行宇宙里上演了。不是说中国人到了渡口,都会变身成《疯狂的石头》里那群抢矿泉水的人吗?结果人家集体变成了士兵,摩托像插秧、轿车像乐队,行人像小学升旗仪式。难怪我妈让我早起看新闻联播,说人生需要正能量。我现在觉得新闻联播就该直播这个渡轮下船——至少不会让小品里的人“按喇叭撕领带”抢戏。

有人要问,这井然有序是哪来的?是英明的领导,是高素质的群众,是有灵性的铁板?其实这事儿最神秘的地方就在于:没有人站出来指挥,大家好像都心照不宣。如果有谁一辆摩托早冲了出去,那他就是今日渡船的头号“低素质网红”,怕是得被B站鬼畜十天十夜。又好像,每个人都想活得像榜样,为了不被“素质警察”捉到把柄,只能在不插队和不按喇叭上做文章,至于心里怎么骂,那就留给夜晚的朋友圈吧。

整个井然有序的下船过程,比双十一物流窗口的快递还顺滑。没有人自作聪明,也没有谁故意耍赖。大家的默契能有多强?强到让我一度怀疑是不是大家约好了提前排练。说不定,谁都怕下船太冒进会被“反贼摄影师”发到微博,所以大家宁愿多等两分钟,也要拼个周围人的表情宁静而致远。你以为摩托车主都心浮气躁?结果大家还在互相谦让,仿佛谁的礼仪多一分就能换来社会风尚的涨停板。

当然了,这样的场面并不是处处常见。有时候我去菜市场买鸡蛋,看见大家抢成了战斗民族,谁都不服谁,连老板都准备提前喊“完蛋啦”。而渡轮下船,却又像演奏会的散场——既没有抢座,也没有抢人生。什么叫给社会加分?这就是。什么叫给教科书划重点?这场面能写进公民道德读本,可惜教材组订不到渡轮票。

说到底,井然有序也许不是制度的胜利,是社会无形之手的微操。你不能靠喷一次喇叭让大家都变得美丽善良,但大家都怕自己成了“下船插队的焦点黑马”,才纷纷争抢那种不抢的姿态。莫非这是集体无意识的“社会浮雕”,在渡轮上被完美雕刻?说不定是互联网时代的自我规训,大家都怕自己上了小红书热搜,成为“下船插队北漂哥”。如果有哪个老司机不耐烦提前踩油门,旁边的群众用目光打击你,比交警拦住更有威力。事实证明,比罚单更灵的是“素质镜头”。

渡轮下船有序,摩托轿车谦让,行人安静微笑-有驾

渡轮满满当当,摩托、轿车、人流像三国演义里的魏蜀吴。每次看到这种阵仗,我都想问一句:是不是只有在强权铁板和众目睽睽下我们才愿意遵守秩序?是不是只有被塞得走不动才把文明当成装饰品戴上?但话说回来,哪怕这秩序是装出来的,至少让人一秒觉得自己不是活在魔幻版春运。井然有序是装的也好,是真的也行,这几分钟值得所有主播连麦开口吹。比起某些高速路口的拼命加塞,这场景更有文明味——当然,仅限下船,不保证下船以后还不抢公交。

有人说,这世界就像渡轮一样,大家都是乘客,有序是短暂的幻觉,很快就被生活的杂乱无章冲破。但今天我不这么想,我觉得这渡轮上的秩序,就像你我每个无聊工作日里,偶然做了一次好人,然后被夸成“道德担当”。每个人都怕“人肉搜索下船插队哥”,所以提心吊胆地做好自己,哪怕过了渡口就冲进饭店抢最后一碗小面——反正船上这三分钟得是圣人模范。明明没有巡逻队,没有告示板,但大家都像后台装了秩序插件,把自己调整到“文明模式”。

你要说这场面值得点赞吗?当然值得。只是这个“点赞”,是为大家集体装的高素质,还是为渡轮上的铁板、栏杆,以及一秒钟激起的“社会默契”?这事也没个答案。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需要这种偶尔出现的有序场面。不然经常看现实,是不是得怀疑人类文明是套皮肤?每次遇到插队的,气得肝疼;今天遇到不插队的,脑子都舒坦了。不知道别人怎么看,我觉得每个人都像在下船时抢了个正能量的隐藏成就。至于上岸后变不变回“插队王”,那是另一回事。

所以,下次有人问有没有见过有序的渡口,我会想起今天的渡轮下船。摩托没抢,车没插,人人都像被统筹安排的NPC。遗憾的是,这种场面毕竟只是偶尔闪现。现实里,更多下船的是堵在前面的心情,是插队里的烦躁。但哪怕只是三分钟的文明片段,也比平台上的鸡汤和朋友圈的点赞靠谱多了。总有一天,大家会发现,有序没那么难,只要有足够的眼神压力和一点点怕丢脸。

说到底,下客有序不稀奇,稀奇的是每次看到都觉得惊讶。这才是人类社会的真正幽默——明明偶尔做到了,却还感动得像上了热搜。最后给渡轮下船这一幕点个赞吧,愿我们下次在菜市场也能见到这样安静无争的场面。那一天,我一定会拍下来,发到网上,配句文艺范:有秩序,是这个时代最好的荒诞。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