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莎拉蒂降价至38万:豪华车的时代警钟

玛莎拉蒂降价至38万:豪华车的时代警钟-有驾

最近刷到一条新闻,差点以为眼花了——玛莎拉蒂居然只卖38.88万?要知道这可是当年名媛贵妇的标配,随便一辆SUV原价都得65万起,如今上海经销商直接杀到36.96万,一下子降了28万多,折扣力度比换季清仓还狠。

玛莎拉蒂降价至38万:豪华车的时代警钟-有驾

前几天还在看小米汽车销量爆单,转头就见玛莎拉蒂打骨折,新能源与燃油车的境遇,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尽管门店销售称这是经销商买断包销活动,与品牌无关,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价格崩盘背后,是豪华车在电气化时代集体迷失方向。

想当年玛莎拉蒂何等风光。2004年刚进中国时,靠着意大利工艺与赛车基因,圈粉无数企业家与明星。2017年最火时全球卖了4.9万辆,中国就占1.45万辆,超过美国成为最大单一市场。那会儿街上开辆玛莎拉蒂,妥妥的成功人士标签,连微商都把它当朋友圈炫富标配,"加入三个月喜提玛莎拉蒂"的文案,刷遍多少人的屏幕。

可风水轮流转,这几年玛莎拉蒂日子越发艰难。2024年在华销量仅1228辆,同比下滑71%;今年前五个月更惨,只卖了384辆。全球销量也跌得厉害,2024年才1.13万辆,亏损不断。有车主说,现在好多城市的玛莎拉蒂门店都关了,做个保养还得跨省跑,哪像超豪华品牌该有的样子?

其实不止玛莎拉蒂,整个豪华车阵营都在犯迷糊。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这些"老大哥",今年前五个月销量全在下滑;连BBA都顶不住,去年奔驰、宝马、奥迪在华销量跌幅在7%到13.4%之间。

说到底是时代变了。以前大家觉得内燃机轰鸣才叫豪华,现在更多人盯着电动车的智能大屏与加速性能。那些靠"情怀"和"历史"吃饭的品牌,自然越来越不吃香。

如今国产新能源正在重新定义"豪华"。比亚迪高端品牌仰望累计销量破万,成首个卖过万的国产百万级品牌;江淮与华为合作的尊界S800,70多万起售,上市19天订出5000台,敢跟劳斯莱斯、宾利抢市场;小米SU7 Ultra更猛,52万到81万的价格,开售两小时订单破万,连保时捷都得捏把汗。

玛莎拉蒂降价至38万:豪华车的时代警钟-有驾
玛莎拉蒂降价至38万:豪华车的时代警钟-有驾

这事儿挺让人感慨。十五年前聊豪车,都是法拉利、兰博基尼这些"两王一后",被视为成功的终极象征。现在饭桌上聊得最多的是比亚迪的新技术、华为的智能驾驶、小米的性价比。不是传统豪华品牌不好,而是它们太沉迷过去的荣光,迟迟迈不开电动化的步子。

就像有人说的,当电动化浪潮拍过来时,再坚固的船不换引擎,照样会被拍在沙滩上。玛莎拉蒂这次大降价,与其说是经销商个人行为,不如说是给整个行业提了醒:在生死面前,所谓的"豪华底蕴"根本不值一提。

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清醒,不再为单纯的品牌溢价买单。你可以卖得贵,但得让人觉得值——要么有顶尖技术,要么有贴心服务,光靠车标就想忽悠人掏钱,早就行不通了。

当然,品牌向上的路不好走,国产新能源现在还在对标BBA,多少有点"豪华惯性"。但不可否认,消费者心里的天平已开始倾斜。当仰望销量过万,当小米能把百万级性能车做到50万价位,大家自然会觉得,这些国产车配得上"豪华"二字。

说到底,汽车行业的迭代从不是请客吃饭。玛莎拉蒂的挣扎,或许会让更多传统豪华品牌醒悟:时代抛弃你时,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

而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好事——以前遥不可及的"豪华体验",正被国产车拉到越来越多人能触及的范围。说不定再过几年,聊起豪车时骄傲地说"我开的是中国牌子",会是件再平常不过的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