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假期刚开始,高速服务区就成了新能源汽车的“战场”,充电桩前那叫一个热闹,直接开启了“排队叫号”模式,这场景,就像超市大促销时大家抢着结账一样。
好多网友都在社交账号上吐槽,9月30号晚上到10月1号凌晨,进出北京、杭州、武汉、长沙还有广深这些大城市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前排队等个1到4小时那都是常事儿。为了维持秩序,充电桩服务人员都开始排队叫号了,就像银行叫号办业务一样。
就说从广州回湖北老家的辰女士吧,她9月30号上午就开着电车出发了,想着错峰出行能顺顺利利。结果晚上7点半到湖南官庄服务区准备充电时,好家伙,已经有十几名车主在排队等着了。这个服务区就2个充电桩4个充电口,师傅开始叫号,一辆车充40分钟左右。辰女士排到了49号,在服务区等了3个小时才充上电,又花了近1个小时充电,为了这电,一共花了4个小时,这时间都够坐好几趟高铁了。
还有个回老家的电车车主,9月30号晚上开到京哈高速一服务区充电,都排到60多号了,花了近4个小时才充上电。为啥不下高速找地方充满再走呢?这车主说,一方面得另外找路去充电站,到了可能还得排队;另一方面,油费比电费高多了,这也是个重要因素。
其实啊,高速公路上新能源汽车充电这“潮汐”现象特别明显。平时充电桩使用率低得可怜,就像闲置的仓库;可一到节假日,就像突然涌来一群顾客,根本不够用。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预测,今年国庆期间,全国超三分之一的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都得满负荷工作。
从数据上看,2024年中国增加了85.3万台公共充电桩,总量达到357.9万台,全国6000多个高速公路服务区充电桩覆盖率超过97%。可即便这样,在2025年春节假期前后,进出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的高速公路,排队几小时充电还是很普遍。
为啥会这样呢?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负责人高博说,这是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带来的阶段性挑战。就像孩子长身体,衣服总是不合身,得不断调整。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国庆假期间,全国高速公路电动汽车充电量达到7215.27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1030.75万千瓦时,比“五一”日均增长34%,比2023年国庆假期日均增长80%,这增长速度就像坐了火箭一样。
那怎么解决这充电“潮汐”难题呢?不少高速公路服务区已经开始行动了。国庆期间,江苏南京当地高速管理部门联合供电部门,在车流量大、充电量高的沪蓉高速黄栗墅服务区,在原有16台充电桩基础上,又增加了12台120千瓦充电桩,缓解出行高峰期充电压力。G15沈海高速宁波慈城服务区配置了超级充电桩,最大输出功率是普通充电桩的8倍,还部署了应急储能充电车,就像给汽车配备了“移动充电宝”。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说,短期来看,可以用增加移动充电舱、充电机器人这些灵活手段,解决“最后一公里”充电难题。长远来看,地加快推进服务区充电桩建设,还得有好的商业模式,吸引资本进入,政府给补贴,鼓励社会参与提前建设。
希望以后国庆高速上,新能源汽车充电不再这么难,大家都能顺顺利利地出行,开开心心地度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