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首批电车电池“脱保”!

说实话,你有没有想过,第一批买电动车的人,现在正面临一个“大考”?

2016年,那会儿电动车还是个新鲜玩意儿。大街上跑的多是油车,充电桩稀稀拉拉,续航敢标300公里都算“高配”。可就在那几年,一批人咬咬牙上了“电车”这条船——冲的是政策补贴,图的是新鲜感,也有人真信了“未来是电动的”。转眼八年过去,2025年一到,这批车的电池质保悄悄到期了。没有了厂家兜底,电池要是真趴窝了,换一块?少说几万块,顶得上半台新车。你说这事闹心不闹心?

最近我身边就有朋友在纠结:2017年买的某自主品牌纯电SUV,当年落地快40万,如今二手市场“跌冒烟了”,想卖?没人接盘;想留着开?电池衰减明显,冬天续航打五折,充电频率越来越高。这不叫“脱保”,这叫“天塌了”。更扎心的是,今年像他这样的车主,全国有32万辆;到了2026年,这个数字要冲到100万!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正集体站在了十字路口。

外观内饰:当年的“先锋设计”,如今看着有点“老咕噜棒子”

回看2016-2018年那批电动车,很多是为了补贴“赶工”出来的。外观上,为了省成本,基本都是油车改电——你细看那车身比例、前脸设计,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像是“油改电”的痕迹太重。那时候的“电动感”很生硬,不像现在,一瞅就是为电而生的平台。

内饰更别提了,塑料感强、车机卡顿、屏幕分辨率低,智能化几乎为零。对比现在动辄15.6英寸大屏、高通8155芯片、语音秒回的车机,再看看当年那套系统,上车第一件事不是点火,而是祈祷它别死机。空间利用率也不如现在的纯电平台,地台高、后排凸起大,真要当“床车”?硌得慌。

动力与续航:当年吹的“300公里”,实际跑200都费劲

当年宣传页上写的NEDC续航300km,听起来还行吧?可现实是,一到冬天,空调一开,高速一跑,直接给你干到150km以下。百公里加速?普遍在8秒开外,别说推背感了,超个车都得提前规划。动力系统技术也不成熟,电控效率低,电池能量密度小,“油老虎”是油车的标签,那会儿的电车简直就是“电趴菜”。

而且,那时候的三电技术,说白了就是“能跑就行”,热管理系统简陋,电池寿命衰减快。现在主流车企的电池都支持智能温控、远程预加热,当年?基本靠天吃饭。八年后电池衰减超20%太正常了,甚至有车主反映衰减过半——这哪是脱保,这是直接“劝退”继续使用。

智能化与安全:L2级辅助驾驶?那会儿连L1都勉强

2025年首批电车电池“脱保”!-有驾

现在新车不带L2级辅助驾驶,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可2016年的车,别说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了,很多连倒车影像都得选装。盲区监测、主动刹车?想都别想。安全性配置也拉胯,气囊少、车身结构没为电车专门优化,碰撞后电池安全更是未知数。

反观今天,哪怕是10万出头的电动车,也能给你配齐主动安全系统。比亚迪的“刀片电池”、岚图的“琥珀”电池包,都是为了把电池安全做到极致。当年是“能上路就行”,现在是“怎么安全怎么来”,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竞品对比:新老交替,谁才是真“国民神车”?

拿2017年的某自主品牌纯电紧凑SUV(续航300km)和2025年同价位的新车比,差距直接“打脸”。

比如对比比亚迪元PLUS:

元PLUS基于e平台3.0打造,纯电专属架构,空间大、风阻低,续航扎实;老款是油改电,重心高、风阻大,能耗高。

元PLUS标配刀片电池,安全性和循环寿命顶呱呱;老款电池技术老旧,热失控风险更高。

元PLUS支持快充,30分钟补能80%;老款快充桩都难找,充得还慢。

再看蔚来ET5T这类新势力:

蔚来搞换电,电池终身质保,用户根本不用操心“脱保”问题,相当于把电池变成了“可消耗品”,理念超前。

2025年首批电车电池“脱保”!-有驾

老款车主只能自掏腰包换电池,一换几万块,心在滴血。

更别提像特斯拉Model 3这种不断迭代的“车界网红”,每一代都在优化三电和智驾,老车主还能付费升级软件,产品生命周期拉得比谁都长。

国家出手,电池回收已成“正规军”

好消息是,国家早就看到了这个问题。2025年,《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电池综合利用管理暂行办法》要正式落地,所有电池都要带“身份证”——二维码溯源,车主报废必须交回电池,防止小作坊非法拆解污染环境。

宁德时代、比亚迪这些巨头也早布局了回收产线。宁德时代的镍钴锰回收率超99%,一吨废电池能“炼”出四万多块的价值,不仅环保,还赚钱。这哪是“废品”,这是“城市矿山”啊!

而且,现在车企也学聪明了。比亚迪给首任车主三电终身质保,小鹏、理想虽然没终身,但质保政策也比国家标准宽松。说白了,谁不想让用户安心?谁不想口碑“支棱起来”?

结尾:换,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所以,如果你手里正开着一辆2018年之前的电动车,现在真是个关键节点。留着?电池风险高,维修贵,二手贬值狠;换车?国家给补贴,新款香得不行,续航、智能、安全全方位碾压。

第一批电车的“脱保潮”,既是挑战,也是产业升级的见证。它告诉我们:技术迭代有多快,当初的“神车”可能转眼就成了“老咕噜棒子”。但反过来,今天的电动车,是不是也能扛住十年后的“脱保考验”?咱们拭目以待。

2025年首批电车电池“脱保”!-有驾

你会考虑现在换一辆新车吗?还是打算咬牙撑到电池彻底罢工?这样的第一批电车故事,你爱了吗?你会怎么选?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