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名叫《绝密较量》的电视剧可以说是火遍了大街小巷,收视率相当高。
很多人追剧,不光是冲着张鲁一和高圆圆的精彩表演,还被剧里那些又酷又帅的汽车给吸引了。
细心的观众可能都发现了,剧里头那些国安特工们,从追捕犯人到执行秘密任务,开的不再是咱们以前在电影里常见到的那些外国牌子,反倒是清一色的比亚迪汽车。
从看着就特别硬朗的方程豹,到外形流畅的汉,再到家用也很合适的唐,简直就像是比亚迪开了一个移动的产品展示会。
这就让不少人心里犯嘀咕了:这是不是剧组接了个大单,搞了一次超豪华的广告植入?
还是说,咱们自己国家产的汽车,现在真的已经厉害到能被这种级别的电视剧选作“官方座驾”了?
这事儿背后,其实还真有不少值得咱们聊一聊的门道。
咱们先回想一下剧里那些让人心跳加速的场面。
有一段戏是特工为了保护一份关系到核电站安全的绝密文件,开着一辆方程豹在倾盆大雨的泥地里飞驰。
后面的坏人拿着狙击枪对着车子“砰砰”就是几枪,结果子弹打在车身上,就跟挠痒痒似的,车里的人和文件都安然无恙。
很多人看到这里第一反应就是“太夸张了,电视剧就是电视剧”。
但咱们要是去查一下资料就会发现,这还真不是纯粹的瞎编。
现实中的方程豹用的是一种叫“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说白了,就是车子有一个非常结实、独立的大梁骨架,车壳是安在这个骨架上的,有点像坦克的构造。
这种设计天生就特别耐撞、抗颠簸,是专门为走烂路、高强度使用环境准备的。
所以,剧里那种程度的冲击,对于按特种车辆标准来设计的它,确实有这个底气扛下来。
还有一场戏也让人印象深刻,是在一个特别窄的巷子里追车。
一辆比亚迪唐DM,那么大一台车,居然在小巷子里头来了一个非常漂亮的180度甩尾漂移,瞬间调转车头把对手的车给拦住了。
这画面,比很多警匪片里的镜头还刺激。
大家可能会觉得奇怪,这么重的车怎么能这么灵活?
这就得说到电动技术的优势了。
我们平时开的汽油车,踩下油门,发动机需要一个反应时间,动力才会上来。
但电动机不一样,它的动力是瞬间就到位的,而且可以非常精确地控制每一个轮子用多大的劲儿。
唐DM正是利用了电四驱的这个特点,才能在极小的空间里做出这么高难度的动作。
再加上它本身的转弯半径在同级别车里就算小的,所以剧里的那个操作,在现实中由专业驾驶员来完成是完全有可能的。
至于比亚迪汉EV,在剧里那场跨海大桥上的生死时速追逐,更是把它的性能展现得淋漓尽致。
它那个不到4秒就能从静止加速到一百公里的本事,让它在追击中占尽了优势。
但更关键的一点是,在激烈的碰撞之后,车子没有像大家担心的那样起火燃烧。
这一点,恰恰是比亚迪一直在强调的“刀片电池”的安全性。
他们自己做过一个很出名的实验,就是用一根钢针去刺穿电池,在这么极端的情况下,电池也没有起火。
这解决了很多人对电动汽车安全性的最大顾虑。
所以说,电视剧里的这些高光时刻,并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把比亚迪在现实中已经拥有的技术,通过一种更戏剧化的方式给演了出来。
那么问题又来了,性能好的国产车也不少,为什么偏偏是比亚迪被选中,成了国安特工的“标配”呢?
这就不光是车子结实不结实,跑得快不快的问题了。
这背后,是一种国家层面的信任和认可。
大家可以回忆一下,大概在十年或者更早以前,我们看到的公务用车,尤其是比较重要的部门,基本上都是合资品牌,像奥迪、大众这些。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我们能看到新闻里,重庆的特警开始用方程豹作为巡逻车,中国的航天搜救队也选择了仰望U8作为工作保障车。
这些单位可不是普通的公司,他们的选择代表了一种风向,说明国产车的品质,已经达到了国家关键部门的严苛标准。
这种信任的建立,离不开比亚迪在安全设计上的一种“过剩”理念。
什么意思呢?
就好比考试60分及格,别人都想着考个七八十分就不错了,但比亚迪是奔着满分甚至超纲题去准备的。
比如汽车碰撞测试,欧洲的标准已经很严格了,是全世界公认的权威,但比亚迪唐DM的安全设计标准,据说比欧洲的标准还要再严苛百分之二十。
还有汉EV的电池包,宣传资料里说它能承受住50吨重型卡车的碾压。
这些在日常驾驶中几乎永远也用不到的“过剩”安全性能,在剧中就变成了特工们在车辆被撞得面目全非后,还能安然无恙地从车里走出来的底气。
还有一个更深层次、也更关键的原因,就是信息安全。
在现在这个时代,汽车越来越智能,车上的大屏幕、各种摄像头和传感器,就像一部装了轮子的智能手机,会记录下大量的行车数据、车内对话等等。
对于国安这种高度保密的单位来说,这些信息的安全是头等大事,绝对不能有任何泄露的风险。
剧中有一个细节,当女主角在中控屏上查阅涉密档案时,车子的智能系统自动切断了所有可能从外部侵入的信号。
这个功能可不是导演凭空想出来的,而是比亚迪专门为政法等特殊行业开发的“数据铁幕”系统。
它能做到这一点,根本原因在于比亚迪的核心技术,从芯片到操作系统,很多都是自己研发的,不受制于人。
这就好比自己家的门,用的是自己设计制造的锁,钥匙只在自己手里,当然最放心。
这种技术上的自主可控,才是国安部门敢于把这么重要的任务交给它的最核心的理由。
所以,当我们在《绝密较量》里看到国安大院里整齐停放的比亚迪车队时,它所代表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过了交通工具本身。
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商业合作,更像是一次国家对自己工业实力成果的公开展示和肯定。
导演也曾透露,选择比亚迪是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技术认可的。
当剧中主角驾车冲过爆炸的火墙,车尾那个“Build Your Dreams”(成就梦想)的标志在火光中闪耀时,这个镜头触动了很多人。
它就像一个宣言,宣告着中国的制造业,已经从过去跟在别人后面学习模仿,走到了今天可以自己定义标准、引领潮流的阶段。
这抹“王朝蓝”,既是剧中守护国家秘密的无声卫士,更是中国“智”造递给世界的一张崭新名片,它告诉所有人,真正的安全感,不是靠昂贵的标签堆砌出来的,而是源自于从内到外的硬核技术实力和对自己产品的绝对自信。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