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新手买自动挡车型练手?这样开车早晚要出事!
大家好,我是老张,一个开了二十多年车的老司机。今天咱们不聊那些高大上的豪车,也不聊什么新能源黑科技,就来唠唠一个特别实在、特别接地气的话题——新手到底该不该买自动挡车来练手?
这事儿吧,我身边没少发生。前两天,隔壁老王家刚拿驾照的小孙子,家里二话不说,直接给买了辆顶配的自动挡SUV,说是“一步到位,省得以后换”。结果呢?不到一个月,车头撞得稀巴烂。问原因,小伙子支支吾吾:“当时想踩刹车,不知道咋的,脚就滑到油门上去了……”哎,这事儿听得我直摇头。这不就是典型的“踩错油门”事故吗?
其实啊,我那个年代学车,清一色手动挡,离合器踩得脚脖子都疼。但现在不一样了,自动挡成了主流,方便、省力,谁不喜欢?可问题就出在这“方便”俩字上。越是方便的东西,越容易让人放松警惕,越容易养成坏习惯。 就像我认识的一个车友小李,他和我同批学的车,他家条件好,直接开上了自动挡。结果呢?驾照到手第一个月,就把自家大门给撞了,原因也是踩错了油门。而我呢,虽然也犯过两次踩错油门的错误,但因为开的是手动挡,一脚离合下去,发动机“嗷”一嗓子,车没动,人吓一跳,事儿也就过去了。你看,这就是区别。所以今天,我就想跟大家掏心窝子聊聊,为什么我这个老司机,不建议新手朋友上来就买自动挡练手。
手动挡,新手的“安全气囊”?
先说第一个理由:手动挡,其实是新手开车的一道天然“安全屏障”。
很多人一听这话可能就笑了:手动挡多难开啊,离合器、油门、刹车,三个脚配合,稍不注意就熄火,哪有自动挡省心?但你仔细想想,这种“难”,恰恰是它保护新手的关键。
当你开手动挡准备停车时,你会怎么做?是不是下意识地先踩离合,再踩刹车?或者干脆先挂个空挡?这是不是成了你的肌肉记忆?这个动作,就是手动挡最大的安全优势。 你就算不小心把油门当刹车踩了,只要离合踩下去或者挂在空挡,发动机再怎么咆哮,车轮也不会获得动力,车子自然不会往前冲。
反观自动挡,D挡往前,R挡往后,P挡停车。操作是简单,但一旦紧张起来,手脚不听使唤,脚一慌神,很容易就踩错。油门深踩,动力瞬间输出,车子“嗖”一下就窜出去了。没有了离合器这个“缓冲带”,踩错油门的后果,往往就是一场事故。 我见过太多新手在停车场、小区门口,因为一脚油门,撞上花坛、撞上别人的车,甚至撞上行人。你说,这能不让人揪心吗?
所以啊,别小看手动挡那点“麻烦”,它逼着你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让你对车辆的控制感更强。这种“笨功夫”,恰恰是新手最需要的“安全课”。
侥幸心理,是开车最大的“杀手”?
再来说说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新手开自动挡更容易出事?除了技术,更多是心态问题——侥幸心理。
我那个车友小李,后来跟我聊起他撞大门那次,他说:“我当时就想,就停那么一下下,踩刹车就行,离合什么的太麻烦了,反正油门轻轻踩也快不了。”你看,这就是典型的侥幸心理。觉得“就一下,没事的”,觉得“我小心点,不会出问题”。
这种心态,不仅体现在踩油门上,更体现在日常驾驶的方方面面。比如停车,觉得“这地方看着能过,我技术没问题”,结果剐蹭了;比如等红灯,看到没摄像头,就想着“闯一下,反正没人管”,结果撞上了正常通行的车。
开车,最怕的就是“我觉得”。 觉得不会出事,结果就出事了;觉得别人会让我,结果别人没让。这种侥幸心理,就像一颗定时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炸了。
而手动挡呢?它天然地遏制了这种心态。你想啊,手动挡开起来本来就费劲,你哪敢分心?哪敢乱来?每一次换挡,每一次起步,都得全神贯注。久而久之,你就养成了谨慎驾驶的习惯。手动挡的“累”,反而让你不敢侥幸,不敢大意。
练手,就该“吃点苦”?
最后,咱们来算一笔经济账:新手练手,到底是买个便宜的手动挡划算,还是买个贵的自动挡划算?
很多家长觉得,孩子刚拿驾照,得买个好点的车,安全。可你想过没有,新手开车,磕磕碰碰在所难免。自动挡车,尤其是那些带涡轮增压、双离合的,修起来可不便宜。换个保险杠,动辄上万,一次事故,可能就把车给修“废”了。
而手动挡呢?市面上有大把几万块的二手车,便宜、皮实、耐造。就算撞了,修起来成本也低。“练手嘛,开烂了也不心疼,大不了当废铁卖。” 这话糙理不糙。等你技术练出来了,再换自动挡,那叫“升级”,多爽!
而且,你信不信,一个手动挡开得好的司机,换到自动挡,上手特别快。 但反过来,一个只会开自动挡的新手,让他去开手动挡,估计得熄火十几次。这说明什么?说明手动挡的驾驶经验,是更扎实、更全面的。
所以啊,我建议新手朋友,尤其是刚拿驾照的,别急着一步到位。先找个便宜的手动挡,好好练练基本功,把车感、路感、安全意识都培养起来。 等你真正摸透了车的脾气,再换自动挡享受,那才是水到渠成。
开车,不是为了图一时的方便,而是为了长久的安全。 手动挡的“麻烦”,恰恰是帮你规避风险的“智慧”。你觉得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