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召回近12万辆,软件升级应对安全隐患,网友质疑自动驾驶可靠性

小米汽车一口气召回了11.68万辆,这气势,乍看像是在清仓甩卖,实则背后还藏着不少名堂。不少人嘴上说“小米又整活了”,但真是召回,还是摇身一变成了一场OTA特大升级?这事儿一下子就把大家的好奇心勾出来了——靠软件修肚子,还是发动机真有毛病?咱们得慢慢扒拉。

先说这次“召回”的来龙去脉。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了正式公告,明确规定:小米得把2月6号到8月30号之间生产的2024款SU7标准版电动汽车,全都召回。数量直逼12万,这阵仗,咱普通人都得服气。不过小米官方不用车主扎堆跑4S店,只要家里有电,等OTA一升级,车啥情况,客服远程都能盯。更新的重点,是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这个听起来高大上的安全功能,据说之前碰到极端“妖怪路况”,识别不及时,预警也掉链子。许多老司机吐槽:“开车还得时刻神经紧绷,真要是躺平让辅助帮忙,分分钟上新闻头版!”想想那种“技术接管人,全家坐等神仙操作”,就有点后背发凉。

小米召回近12万辆,软件升级应对安全隐患,网友质疑自动驾驶可靠性-有驾
小米召回近12万辆,软件升级应对安全隐患,网友质疑自动驾驶可靠性-有驾

小米倒也坦率,连夜挂出了官方海报,说这次OTA升级的重点就是加强驾驶辅助的可靠性——像速度控制策略要再优化、车速调整要更灵活,“升级后的SU7,车跑得更顺,辅助功能也不‘掉线’”,官方话说得挺硬气。9月19号,答网友问第191集里还特地解释,这是为了提升性能和安全性,不是简单修补。结果网友忽然争起来:这不是召回,就是一次软件升级吧?怎么又和传统汽车召回混一块了?难不成以后每隔两三个月,电车车主都得当“小白鼠”?

实际上,不是所有的OTA升级都算召回。新能源品牌动不动就来个OTA,有的是小修小补,有的真是关键性的安全问题。如果升级内容涉及用户安全隐患,按照部门规定,必须走召回的流程和备案,而不是随便一次远程更新就算完事。所以这次小米召回说白了,确实有“安全隐患”成分。有人调侃:“硬件坏了跑4S店,软件坏了点个升级键,哪天发动机和APP一个道理,是不是得考虑升级‘驾驶员大脑’?”想想就有点心酸,也是新能源车时代的多重委屈。

有意思的是召回的范围。官方点名,涉及2024年2月到今年8月底生产的SU7标准版电动汽车,整整116887辆。细节就在于这些车的L2高速领航辅助驾驶,遇到特殊情况处置不力,比如授时同步异常、智能泊车辅助对障碍物探测不准,这种“软件策略Bug”,万一驾驶员太信任自动辅助,增大了碰撞风险,算是货真价实的安全隐患。全国这么多电车,哪个不是靠OTA续命?只是小米把安全风险和技术升级画了等号,也不算故弄玄虚——按规矩来,有事找厂家,问题网上解决。

聊到“究竟是不是缺陷召回”,大家话锋犀利。有业内人士直接点破,不管是OTA还是奔4S店维修,汽车产品只要涉及缺陷、影响了人身安全,都得召回备案。小米这次别管是不是碰巧赶上软件升级,安全隐患说得明明白白,认真的态度确实加分不少。有圈内人开玩笑,“以后车企召回是不是越来越像搞‘系统补丁’,哪家OTA没几次,哪家才算合格?”这也算给新能源行业敲了警钟——软件升级不再是悄悄摸摸下个包,关乎性命的事可不能儿戏。

回想今年三月,小米SU7还曾发生过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三名女大学生命丧车祸,舆论一浪高过一浪。小米如今承认自动驾驶和智能辅助功能存在缺陷,有人自然就会追问: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关联?如果有,小米厂方该怎么担当?如果没有,是不是又该把调查矛头指向人祸?这两个问题谁都不敢草率下结论,但对于受害家庭来说,一场技术“Bug”可能就是天翻地覆的大事。有网友在论坛留言:“我家孩子刚考了驾照,总问我能不能靠自动驾驶省心,听到这样的新闻真是不敢放手。”

小米召回近12万辆,软件升级应对安全隐患,网友质疑自动驾驶可靠性-有驾

其实,新能源车这两年靠着软件升级“自我修复”,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燃油车。大家都习惯了“bug一出,明天整包新补丁”,仿佛手机出个问题,重启就能解决。但别忘了,车毕竟不是手机,哪怕是个小小的软件漏洞,都有可能引发大乱子。有行业专家评点,“不是每一次OTA都和安全沾边,普通功能升级不必惊慌,可一旦遇到命悬一线的系统缺陷,再强的软件都代替不了驾驶员的责任和警觉。”这句话,算是点醒了不少只盯技术看的小伙伴儿。

和家里老人闲聊,说:“现在的新车,都是靠云端修理,微信都能连到车上,升级个系统不用开螺丝刀。”老人一脸不信:“老早买车不就图个实用?是不是机器太聪明,反倒容易犯糊涂?”确实,如今新能源车像个手机+电脑的混合体,厂家修Bug比修发动机还快,但消费者心里总有一丝忐忑——真碰上极端路况,咱们能不能相信技术把命托付出去?

也有网友吐槽得很真实:“拿小米打比方,小米手机早年OTA大家都习惯了,bug出来补一补,手机卡点没人管。但汽车不一样,出点事就不是‘卡一秒’,是真能卡命!”话糙理不糙,哪怕厂家天天喊智能升级,安全保障才是硬道理。毕竟汽车是“行走的铁皮盒子”,可不是在家里刷视频那么轻松,可得把牢敲敲打打的关卡给顾好。

那到底,咱们普通人怎么看待这波召回?技术升级本身没错,能远程修复缺陷也算行业进步。但一出事就是硬核召回,总让人心头隐隐担心:以后买车是不是判定标准都得多加一项,厂家的软件团队是不是靠谱?假如有一天所有新车都变成“OTA化身”,到底该信厂家,还是得自己多留一份心眼?大家也不妨聊聊,自动驾驶你敢全权交给机器吗?哪怕技术再强,最后还是仰仗驾驶员的那双眼。

话说回来,小米这次主动召回,态度算是走在前面。能把技术升级和安全隐患摊在阳光下,有问题就承认,敢于备案,总比推卸责任强多了。但技术在问题面前永远只是手段,不是一锤定音的大救星。今后汽车圈是不是还会来一波高潮,大家盯着升级包看,非要等到厂家敲个警钟,才敢放心开车,谁说不是科技和人性的交锋?

小米召回近12万辆,软件升级应对安全隐患,网友质疑自动驾驶可靠性-有驾

讲到底,这件事也给所有消费者提了个醒:智能再智能,安全才是第一条命。谁家的电车下次又要来个OTA召回,这事,你还敢不放心?还是多留一双明辨善恶的眼睛,防着自己被高科技忽悠了个遍。如果你家小米SU7也在召回名单,不妨拿上爆米花好好看看升级后到底变成啥样,别怕,多问一句:“这次升级,是为技术上个保险,还是为安全垫个底?”你怎么看?来评论区聊聊你最关心的自动驾驶“Bug”,到底应不应该全信机器,还是自己紧盯方向盘才扎实——这车圈新趣事,还得大家一起围观。

小米召回近12万辆,软件升级应对安全隐患,网友质疑自动驾驶可靠性-有驾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