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猜怎么着,我前阵子看上一台普拉多,16年的2.7L,21万多点儿,开了13万公里。
说实话,这价格,搁现在看,简直跟白捡似的。
那会儿我刚入行没几年,跑去哈尔滨一个偏僻的二手市场。
那地方,跟咱们这儿的四环里比,简直是两个世界。
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这么好的车,价格这么低,准有猫腻。
我记得那天特冷,风跟刀似的,我哆哆嗦嗦地围着那白车转悠,生怕它一碰就散架了。
我跟你说个我当年犯的错。
有一次我报道一个智能家居的新闻,特想写出点深度,就去挖了半天底层代码的逻辑,结果呢?
读者根本不爱看,全是代码和术语,稿子发出去,石沉大海,领导差点没把我骂个狗血喷头。
后来我才琢磨明白,写科技,得接地气,得讲人话。
就像这普拉多,你跟一哥们儿聊车,你不能上来就扯什么四缸机的功率扭矩,你得说它“耐操”,说它“开着踏实”。
这普拉多,2017年上的牌,八年了,愣是没过户。
这不就跟老北京四合院似的,一代人传一代人,没啥大变动。
它骨子里透着一股子“认命”劲儿,不跟你玩那些虚头巴脑的。
我瞅着那内饰,虽然是老款的浅色调,但真皮座椅还在,座椅加热也带劲儿。
兄弟,你得知道,东北的冬天,那不是闹着玩的。
你能想象吗?
零下二十度,你一上去,屁股底下是暖的,那种感觉,比听相声还好使。
这比那些高科技的玩意儿强多了,高科技你得供着,这车呢,它就杵在那儿,等你用呢。
空间那更是没得说,轴距够长。
我记得有一次帮朋友搬家,后排放倒,那后备箱愣是塞进去一冰箱外加一整套沙发垫。
这车,就是个能装的铁家伙。
动力方面,2.7L,嗯,确实有点慢热。
你别学那些开快车的,超车得提前算计好,留足了超车距离。
这就像我们做新闻,选题定了,你不能着急,得慢慢铺垫,一步步引出重点。
普拉多就是这个道理,它不追求爆发力,它追求的是“永动机”一般的持续性。
这车最大的美德,就是省心。
不像现在那些新车,三天两头亮个灯,你得赶紧上网查,是不是发动机要报废了。
普拉多这玩意儿,它就跟你说:“没事儿,接着开。”
对了,我之前琢磨着,这车油耗高,现在马上要国六b了,这老家伙以后上路会不会更费劲?
我一哥们儿说得逗,他说:“这车油耗高,说明它‘实在’,它不跟你玩虚的,吃多少给多少。”
这21万多,买的不是个代步工具,买的是一份踏实。
它能带你去那些地图上没标清楚的地方。
这感觉,有点像读古书,你看那《论语》里写的,都是些朴素的道理,但你琢磨深了,里头全是学问。
普拉多也是这德行,看着简单,用着靠谱。
当然了,这老车,难免有些小毛病。
底盘可能跑久了有点松散,过弯的时候你得收着点劲儿。
我有个同事,刚买了台二手硬派越野,跑了没多久,底盘异响,修车师傅一看,胶套都磨没了。
所以说,买二手车,特别是这种“老炮儿”,后续的维护,那是必须得算进去的账。
但这车的保值率,真让人服气。
开八年,亏的钱还没人家的零头多。
你把它想象成一个老物件儿,越养越有味道,越用越舍不得卖。
谁说科技发展就得是新东西才好?
这老普拉多,用它自己的方式,证明了什么叫经典。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