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慕尼黑车展上,我第一次近距离盯着奔驰全新CLA Shooting Brake的纯电版打量,那阵子天儿刚转凉,手一碰到车顶那带着光影感的黑色多辐轮毂,冰凉得让人一瞬间清醒。旁边一个资深销售小哥笑着说:你等着,这货续航761公里,聊啥都晚了。我微微皱眉:你觉得真能跑这么远?他耸耸肩,WLTP标准呗,放家用场景估计没那么夸张。
这761公里续航数字听起来很酷,但我想了想,疫情后供应链具备一定不稳定性,电池板块的镍钴锰材料价格波动对于整车续航其实影响挺大。能做到这个成绩,供应链要真靠谱,研发团队也得操心不少,毕竟电池管理系统跟人做饭一样,火候不对,成品味道就跑偏。我猜,奔驰这次可能砸了不少研发资源,电池热管理就像夏天开空调——得平衡好不让电池过热哈气,要不开着爽,电池笑不出来。
说到车身设计,Shooting Brake那溜背线条确实带感,介于轿跑和旅行车之间。B柱开始慢慢下降的车顶线条,让我第一感觉像极了往跑车上泼了一盆柔情水。坐在车里,同事忍不住吐槽:这车空间和极氪007GT比咋样?后备箱455升,放倒座椅能拓展到1290升,算是比较实用。我心里打了个问号:这容量成绩对比极氪和蔚来,是抵得上用户刚需的真实操作吗?尤其是城市通勤和周末远行之间,装的多不代表日常实用。
不拿数据来说话,单凭体感,我觉得奔驰这车在同价位纯电车里更侧重豪华感,极氪007GT那种硬核智能和场景定制化还真要靠后排的亲戚见了才知道味道。不过奔驰毕竟是奔驰,家族新设计的六边形进气格栅里居然有142颗发光的三叉星标,走夜路的视觉冲击挺带感。说实话,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这点有点炫技成分多过实用——夜跑时会不会太花眼?这得看客户群的审美了。
动力方面,CLA 250+ 0-100加速6.8秒,对比蔚来的ET5T同级别版本,奔驰在调校上似乎更注重平顺和驾驶质感。另一把4MATIC版本,加速能冲到5秒,那个动力释放挺爽快,但问题来了:真的有多少用户能牵着这速度拼起步秀?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奔驰的这套电驱系统,稳定性和维修成本如何呢?销售说,这套系统维护难度和传统内燃机相比,要低不少,不过零部件供应链的复杂性其实会影响售后。
有人说Shooting Brake是个车企设计师为粉丝们准备的情怀套餐,很对,但我前面说它豪华感爆棚,这点其实我得收回一点。豪华里还掺着不少数字化的黑科技配置,三个屏幕连着放,分别是10.25英寸的仪表、14英寸中控和副驾娱乐屏,这技术堆出来的氛围感对年轻人很管用。说句不好听的,这比起一些对操作逻辑拧巴的国产车流畅许多,说不定奔驰这次在车机系统MB.OS上下的功夫我们没完全体会到,毕竟体验感不是光刷屏就能定义。
我问销售:你觉得奔驰这次推纯电市场,是因为看准了‘溜背+纯电’的消费趋势,还是一拍脑门跟潮流走?他正色道:说实话,品牌升级需要,电动赛道不拼,就被别人甩开了,这批设计师压力山大。我自嘲地想,车企这套多重使命下,普通消费者买车,真能享受到这些黑科技带来的便利吗?还是得自己掂量口袋里的预算。
顺便算了个粗略成本:假设这车电池容量85千瓦时,电费按0.8元/度算,理论百公里电费约在70元左右(纯电车体感/简单估算),比油车优秀些,但保养、保险、充电便利性这些不确定因素又得纳入考虑。买它,真的是买续航?还是买那个炫耀的溜背造型和奔驰独特的气场?
说到这儿,你平时买车时,动力性能和智能配置,哪个你更愿意先看?或者你觉得一款车的续航数字,能有多大的水分?我挺好奇的。全新CLA Shooting Brake的故事还很长,毕竟奔驰在造车上不止拼技术,还有品牌的脸面(这段先按下不表)。
最后那个车顶玻璃上镶的158颗三叉星辉灯,我站在夜色里盯着,突然觉得,豪华感有时候就是细节上的用心与张扬。你说,这样的一颗颗小星星,真能照亮纯电时代的夜路吗?或者说,是不是一种更隐秘的情怀安慰?我还真没想明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