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被“张冠李戴”!一些媒体为了KPI,脸都可以不要!

月底了马上又到KPI考核期了,一些媒体运营团队为了冲KPI,不得不四处搞流量,还有些传统媒体为了KPI达标,甚至可以连脸都不要。

这次“黑流量”又瞄准了小米,起因是4月28日,“深圳新闻网”发布了一条《男子醉驾被查时称开了智驾》的剪辑视频,素材来源内容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小米汽车被“张冠李戴”!一些媒体为了KPI,脸都可以不要!-有驾

我也看了公安部发的这条视频,交警问:“喝酒开车还开车?”男子回答:“我开的智驾”,而这段视频展示的车其实是问界品牌。

其实整个视频没任何问题,也没有发生任何事故,只是该男子错把智驾当自驾,认为喝酒了可以交给智驾开,自己不用管。

但法律法规上,L2就是L2,L2.99也是L2,按规定只能叫辅助驾驶,是需要驾驶人为安全驾驶负责的,L3才能称作“有条件自动驾驶”。

所以这段视频展示的内容都没问题,该罚款就罚款,该扣分就扣分,该吊销驾驶证就吊销驾驶证,这是驾驶员的醉驾行为,跟车子无关。

但深圳新闻网为了搞流量,居然干了一手“移花接木”、“张冠李戴”的操作。

小米汽车被“张冠李戴”!一些媒体为了KPI,脸都可以不要!-有驾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官方账号发布的原视频,就很清楚地展示了视频车的品牌, 清晰的图标,让人一眼就认出了这是一辆问界。

我相信深圳新闻网的视频剪辑团队不可能不知道,明知原视频中的车是问界,可在剪辑时又有意把小米SU7放进了画面中,此举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冲KPI而搞流量。

小米汽车被“张冠李戴”!一些媒体为了KPI,脸都可以不要!-有驾

但现在深圳新闻网是“偷鸡不成反蚀把米”,被发现视频是张冠李戴拼接剪辑后,已经被网友锤到了自闭,目前评论区都已经关闭了。

就在刚刚,深圳新闻网已经做了情况说明,称是该视频内容是“因编辑误用一秒非涉事品牌车辆资料画面,引发网友关注。”

还表示“发现问题后立即下架该视频”,整个说明没有一句道歉。

小米汽车被“张冠李戴”!一些媒体为了KPI,脸都可以不要!-有驾

要知道这所谓的“误用一秒”,会直接让网友将小米汽车与事件强关联,加上一个月前的事故舆论尚未平息,显然就是在关联起来搞流量。

媒体为了月底冲刺KPI搞流量可以理解,但总得还是要点脸吧!小米汽车无辜中枪,被泼得一手好脏水,真是有些莫名其妙。

小米汽车被“张冠李戴”!一些媒体为了KPI,脸都可以不要!-有驾

其实深圳新闻网作为地方官媒,实在没有报道的,也可以放天气预报,你可是属于深圳新闻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是深圳报业集团,而深圳报业集团可是国企。

本身华为总部就在深圳,这种事情不光彩大可以不跟进报道,地方官媒保护一下地方企业也能理解。

但既然要报道,那就更应该严谨客观讲事实,别搞什么“张冠李戴”的操作。

所谓“误用一秒”小米SU7的视频画面,编辑剪辑起来可远不止一秒钟,画面中展示小米SU7开启智驾的内容,其实就是在试图把火拱到小米SU7身上,从而搞流量。

小米汽车被“张冠李戴”!一些媒体为了KPI,脸都可以不要!-有驾
当然现在这事儿已经发生了,我相信接下来还要发酵一波,到时候网上又会有一波带节奏的说这是“小米自导自演,假装受害者”的操作!#时事热点我来评#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