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比亚迪海外销量突破47万辆,泰国新加坡巴西领跑
前两天刚在车友群里刷到一张截图,说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全球卖了214.6万辆。光是海外就干到了47万多,这个数字听着都让人有点恍惚——去年全年才没多少啊,今年这才过半呢。
其实我最早对比亚迪出海有印象,是三年前邻居老李说他侄子去西班牙做销售,说那边路上中国车不多,偶尔能见到一辆还是出租。现在好了,西班牙新能源月销直接破万台,比亚迪市场份额9.7%,据说当地经销商忙得连咖啡都顾不上喝。我问了一嘴群里的朋友,有人在意大利留学,说宋PLUS DM-i现在那边挺火的,上半年新能源注册量9000多台,还涨了140%。他们吐槽意大利小巷子窄,那种大七座SUV进去转弯是真考验方向盘和底盘调校。
再往美洲看,比亚迪在巴西也是个狠角色。记得2022年刚进巴西时,一年也就二百来辆,现在一年能卖七八万。今年头六个月又是4.7万辆,还拿下新能源汽车销冠。我们修理厂的老王常跟我念叨:“你别看这些电动车花里胡哨,其实真要坏起来还得找本地师傅。”不过听说比亚迪在巴西自己建厂了,本地配件和售后反而方便不少,有客户抱怨之前换个灯总要等一个月,现在几天搞定。
亚洲这块更热闹。我表弟媳妇去年回泰国探亲,说街头纯电动越来越多,比亚迪直接包揽双料冠军,纯电市场份额35%。她还发微信感慨:以前大家只认日系,如今身边同事开始研究中国品牌配置表,“空调带PM2.5过滤、座椅通风加热都有”,夏天用着舒服。有意思的是,新加坡也被“攻陷”了,我认识一个移民过去的小伙,他晒朋友圈炫耀自己买的新车就是比亚迪,而且连续21个月拿下新能源乘用车第一。这会儿他正纠结选哪款行车记录仪,因为原厂自带的据他说“夜视一般”。
顺便插一句,中国香港今年也快5000台,同比涨22%。“九龙湾修理店最近都爱接BYD,”师傅开玩笑,“零部件更新快,小毛病少,大毛病暂时没遇到。”
不过风光背后,也不是啥一路平坦。当初欧洲消费者对国产品牌偏见重,不少人以为中国汽车都是低价低质。还有政策问题,比如欧盟加关税、英国补贴新政卡门槛,这些操作让不少同行直呼“太难”。可话又说回来,你看现在单国月销6000台已经成常态,不服不行。有业内朋友透露,今年德国那边因为环保标准严苛,好几家进口商联合请技术员改装尾气检测设备(虽然纯电不用,但流程走全套),为了合规拼命钻研本地法规。这活儿搁国内技师手里,可能分分钟搞定,但欧洲那帮工程师非得拉出来讨论三轮会议……
拉美市场竞争激烈倒是真的,当年刚入场时几乎没人信任这个牌子。“外观像日本混血,中控系统学欧美,但内核全是深圳味道。”这是南美某论坛上的评价。不知真假,不过挺有意思。据销售讲,为应付复杂政策,比亚迪直接把工厂搬过去,本地化生产之后连充电桩适配器接口都按当地标准做了一遍。有司机反馈,新款车型支持远程OTA升级,可惜4G信号差的时候容易掉线,每次升级完最好手动重启一下系统,否则导航容易抽风——这是微信群里的老司机经验之谈。
泰国故事更多,当初进场时知名度基本为零,现在路上一水儿的唐EV和元UP。我朋友试驾过一次,据他说方向助力很轻,高速巡航声音控制不错,就是悬挂偏软点,下雨天压井盖咚咚响。他特意问过技师,“是不是避震筒缩水?”技师憋半天:“兄弟,这是给东南亚游泳池路面准备的!”结果大家哈哈大笑一顿。不过冷知识:很多人不知道新加坡交规特别细致,对自动紧急制动AEB灵敏度要求高,所以部分出口版车型软件逻辑专门微调过,以防误触发刹停造成追尾事故,这算行业八卦吧,也只有维修圈内部聊起才知道。
日本方面嘛,比起其他地方慢一些。但据说长泽雅美代言后关注度提升不少。今年五月单月上牌量终于破400,据东京修理铺老板讲:“BYD内饰材料跟丰田不一样,有股淡淡塑料味,不过耐脏好打理。”还有段趣事,一位日本用户反映无线充功能偶尔失灵,经查竟然是手机壳太厚导致线圈感应不到——售后工程师现场拆壳演示,把客户逗乐坏了。
写到这里想起家附近那个二手车贩子,他收了一辆旧款汉EV想转手给香港的一位老师傅开网约。他琢磨着港澳地区续航焦虑小,只要维护好动力电池,用五六年问题不大。“关键就是别贪便宜乱买假冒DC快充枪头,上次有人图省钱烧糊保险丝,被骂惨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部分信息来源于微信群闲聊、汽修圈口述及公开新闻片段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