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看了几个奇瑞的技术简报,我整个人都悟了,或者说,我被奇瑞整得有点开窍了。就那么几张纸,几行字,背后却是一部惊心动魄、堪比《道诡异仙》的现代汽车魔幻主义大作。
开局就是一个王炸。一台瑞虎7 Plus,在高速上跑得好好的,120公里时速,大哥油门都没松,车子自己开始思考人生,速度duang一下往下掉,一直掉到60、70,然后仿佛大梦初醒,又自己升档加速了。期间你踩油门没用,切手动模式没用,就好像车子的魂魄被什么东西短暂地抽走了,只能眼睁睁看着它表演。这叫什么?这叫赛博鬼压床。
更玄学的是,这故障毫无规律,比你女朋友的心情还难预测。有时候几天来一次,有时候一个月才赏你一次。去店里查,电脑说,没毛病啊,铁子。偶尔能翻出一个历史故障码,叫什么“变速箱奇数轴档位跳档”、“离合器油温过高”。你跟4S店说,4S店两手一摊,说这玩意儿跟轮速信号有关。
看到这里,我作为一个开了十几年车的中年人,第一反应是轮速传感器坏了。结果呢?对调了,没用。检查线路,没问题。最后,经过一番堪比福尔摩斯探案的排查,谜底揭晓了:右前轮的轮胎花纹,跟其他三个不一样。
我再说一遍,不是型号不对,不是尺寸不对,是特么的轮胎花纹不一样。
这他妈的简直就是个笑话!2024年了,我们天天听着车企吹什么800V高压平台,什么激光雷达,什么城市NOA马上就要开通了。结果呢?一台搭载着所谓先进双离合变速箱的SUV,在高速上突然“自闭”,原因竟然是一条轮胎的花纹不够“合群”。这已经不是技术问题了,这是玄学,是诅咒。
这个场景实在是太荒诞了,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反技术崇拜】。你车里那颗算力比我电脑还牛逼的芯片,在面对一个“长得有点不一样”的轮胎时,它的反应居然是集体罢工。变速箱的内心戏一定是这样的:“报告CPU大哥!右前轮那个小子有点不对劲,它的花纹在嘲笑我!我感觉受到了侮辱,我的工作热情正在急剧下降!我不干了!我要降速!我要让车主知道事情的严重性!”
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现在所有关于智能汽车的想象,都建立在一个绝对纯净、绝对标准的理想环境里。但现实世界是什么?是混乱,是草台班子,是各种意想不到的幺蛾子。自动驾驶最大的敌人不是技术瓶颈,而是高速上突然飞过来一个塑料袋,或者是一个不讲武德的老头乐。奇瑞这次用一个轮胎花纹就给我们上了一课:你所谓的智能,在绝对的物理BUG面前,脆弱得像张纸。只要一个轮胎花纹不对,你整个动力系统的心态直接就崩了。同行看了也得傻。
如果说瑞虎7是物理层面的“道诡异仙”,那瑞虎8 PLUS就是软件层面的“心态爆炸”。
有个车主说,他的1.6T瑞虎8 PLUS升档慢,别人70、80码都上七档了,他的车还在五档上咆哮,发动机转速干到2500转,跟个刚拿到驾照的愣头青一样,就是死活不升档。去检查,啥故障码都没有,进气系统拿烟雾测了,底裤都快熏黑了也没找到漏气的地方。发动机工况,正常得不能再正常。
这就见了鬼了。车没病,但表现得像有病。这就像一个人各项体检指标都正常,但他就是天天觉得自己是朵蘑菇。最后,维修师傅调出一个叫“偏摆率数据”的东西,发现车辆在水平地面上,横向和纵向加速度数据严重超标。正常应该是零,它那数据跟蹦迪一样。
翻译成人话就是,这台车的“小脑”坏了,它失去了对自己姿态的感知。它觉得自己一直在爬一个陡坡,或者在玩极品飞车漂移。所以变速箱的逻辑就变成了:“卧槽!车主正在激烈驾驶!我得把转速拉高,保持动力!不能升档!升档就是对速度的背叛!”
于是,只需要对这个“加速度传感器”重新标定一下,告诉它:“兄弟,别紧张,你现在停在平地上,岁月静好。”然后,这车瞬间就正常了。你看,又是这些高大上的“神经末梢”在整活。过去的车,升不升档看的是时速和油门,简单粗暴,但可靠。现在的车,升个档要参考你车的姿态、天气、甚至司机今天的心情。它想得太多了,然后就疯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自己像个给赛博格看病的老中医,号的不是脉,是代码。
还没完,还有更颠的。另一台瑞虎8,搭载了最新的8155车机,结果油表不显示了,但续航里程正常。导航直接摊牌了,说“联网激活失败,硬件ID不存在”。这台车不仅失去了对自己身体(油量)的感知,连自己的身份证(硬件ID)都给弄丢了。
原因更简单粗暴:刷错了系统。
就像你给一台iPhone强行刷了个安卓系统,结果直接变砖。4S店的师傅在给车机升级的时候,手一抖,刷了个不匹配的“魂魄”进去,导致车机当场“人格分裂”。这已经不是掀桌子式竞争了,这是自己把自己的餐厅给爆了。
这三个案例连在一起看,就构成了一幅当代汽车工业的浮世绘。我们追求越来越强大的硬件,越来越复杂的软件,把汽车从一个机械产品,变成了一个由无数传感器、控制器和代码堆砌起来的精密电子怪物。它确实能实现很多过去无法想象的功能,但也变得前所未有的敏感和脆弱。
它就像一个武林高手,练就了一身绝世内功,金钟罩铁布衫样样精通,结果他的死穴,可能就是脚底板怕痒。一条轮胎花纹,一个失准的传感器,一个错误的固件包,都能让这个价值十几万的钢铁巨兽瞬间瘫痪。
所以,当车企们还在发布会上疯狂堆砌参数,吹嘘自己的“压缩毛巾”技术有多牛逼的时候,我只想说,别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了。真正的牛逼,不是你的车有多少个传感器,而是当一个传感器坏了、或者被一个奇葩的轮胎花纹骗了的时候,你的车还能不能像个正常的车一样开。这才是根本。
否则,你造的就不是车,而是一个供奉在无尘实验室里的电子爹。而我们消费者,就成了那个战战兢兢,生怕哪里伺候不对,爹就当场给你表演一个赛博自闭的可怜儿子。就问你怕不怕?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