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理想车主的黑暗时刻,全网群嘲理想车主的道德素质低下

几天的互联网,理想车主的停车丑态快刷屏了。压线的、占俩车位的、充电线甩得像鞭子的、把人家门口堵得密不透风的…… 活脱脱一部《理想车主丢人现眼大全》,看得人血压直飙。

一时间,开理想的仿佛成了马路上的新物种,停车全靠蛮劲,规则全当放屁。

这是理想车主的黑暗时刻,全网群嘲理想车主的道德素质低下-有驾

平心而论,理想车主里也有懂规矩的,但为啥素质争议专盯这个群体?

琢磨透了就会发现,这根本不是简单的人品问题,而是消费主义把人脑子洗得差不多了。在这个用东西定义人的社会,汽车早不是代步的了,成了划分阶层的明码标价的标签。

理想汽车精准卡着 50 万级家庭 SUV 的坑,营销话术天天念叨:买理想,就是过上中产的体面日子。这正好戳中了新中产的痛处 —— 他们既想跟底层拉开距离,又掏不起传统豪车的冤枉钱,理想这种 "高端感官够、价格够意思" 的车,刚好给了他们一条廉价的面子通道。

当一个人的价值全靠开啥车撑着,你骂他的车,就等于骂他是个废物。这时候他们破坏的就不是啥公共秩序了,而是在拼死守护那点可怜的面子。

更讽刺的是,部分理想车主整天吹自己多顾家、多有责任感,所以他们占用应急车道时,还能给自己找借口:"我这是为了家人,没错!" 这种把花钱多少当道德筹码的逻辑,说白了就是消费主义把道德绑架了。当咱们用花多少钱衡量一个人有多缺德时,公共道德的底线早就被资本踩烂了。

这是理想车主的黑暗时刻,全网群嘲理想车主的道德素质低下-有驾

理想车主大多是一二线城市的新中产,这群人正处在往上爬又随时可能摔下来的悬空中。没老中产那厚实的家底和社会根基,怕自己跌回底层的恐惧比谁都厉害。

这种焦虑一碰到有人说自己车不好,就变成了炸毛的防御。所以部分理想车主的素质问题,其实是阶层焦虑在作祟,具体表现就是两种歪心思:

一是新中产得靠踩别人来抱团。他们总琢磨着 "比上不足但比下有余",靠这个缓解身份焦虑。这种踩一捧一的德性,哪是自信啊,分明是对自己的阶层定位心里没底,就像贫民窟里突然发了点小财的,非要使劲跟过去的穷亲戚划清界限,生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老底。

二是有些理想车主在公共场合的缺德事,比如抢充电桩、乱停车,暴露了新中产的特权幻觉。

这是理想车主的黑暗时刻,全网群嘲理想车主的道德素质低下-有驾

他们觉得自己辛辛苦苦往上爬,就该多占点资源,规则对成功者就得松点。这种心态说白了就是对付出和回报的认知歪了 , 总觉得自己能往上爬全是自己的功劳,忘了时代给的机会、社会给的资源,于是就觉得规则管不着自己。

这种傲慢在部分理想车主身上特别明显,因为他们买的不只是车,更是一种 "我已经混到能搞特殊的阶层了" 的自我安慰。

更深层的问题是,公共资源被当成了私人的。有些理想车主的逻辑是:"我花更多钱买高端电动车,就该先占资源。" 这种把花钱多少当抢资源资本的想法,说明大家对 "公共" 这俩字的理解已经退化了。

这是理想车主的黑暗时刻,全网群嘲理想车主的道德素质低下-有驾

现在反而变成,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所谓的道德自律在利益面前一文不值,向下压迫才是人的本性。

有些理想车主不守规矩,与其说个人素质差,不如说是社会治理跟不上,大家只能选对自己最划算的。在一个规则执行松松垮垮、违规成本几乎没有的环境里,守规矩反倒成了吃亏的傻子。

理想车主的素质争议,就像一面照妖镜。照出来的不光是某些人的坏,更是这个社会转型期的疼。

当物质跑得比精神快,资本逻辑压过公共逻辑,身份焦虑代替了价值信仰,那类似的破事还会没完没了地上演。

#优质好文激励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