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奇瑞最近的操作,就突出一个“不装了,摊牌了”。
当所有人都还在国内这个血海里疯狂内卷,互相扔压缩毛巾比谁吸水多的时候,奇瑞这个理工男突然开窍了,决定不跟你们玩了。他直接开着星际战舰,要去欧洲那个老钱后花园搞闪电战。最新的活儿,就是在欧洲搞了个新牌子,叫LEPAS。
这名字听着就特别神秘,不知道的还以为是雷电法王杨永信给欧洲车企们准备的专属电击套餐。这事儿的本质是什么?是掀桌子。是典型的“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奇瑞在用实际行动告诉欧洲同行:大人,时代变了,你们那套慢悠悠的下午茶文化,在我们这儿叫不务正业。
他们首发的车叫L8,一个插混SUV,上来就说综合续航超过1300公里。
1300公里是个什么概念?就是你从北京开车出发,一路听着郭德纲相声,听到于谦老师的父亲都换了三个国籍了,车里可能还有电。这玩意儿就是一个移动的金钟罩铁布衫,直接告诉你,别跟我谈里程焦虑,我没有焦虑,焦虑的应该是那些还在算计百公里几个油的欧洲老炮。
但技术参数这东西,说白了都是表演。是是是,实验室里跑出来的数字肯定好看,PPT上写出来更是金光闪闪,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可真正的战场在哪里?不在德国不限速的高速上,而在中国城乡结合部那些神鬼莫测的道路上。
我跟你说,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根本不在特斯拉的FSD,而在山东大哥开的老头乐。只要你能在老头乐的鬼魅走位、老大爷的随缘躺平中活下来,你的系统才叫真的牛逼。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1300公里的续航,能顶得住一个突然从绿化带里窜出来的三轮车吗?就问你怕不怕?
所以,奇瑞这波操作的核心,不是技术,而是一种心态上的“颠”。
他们说,LEPAS这个品牌的定位,是对标奥迪和CUPRA。这简直是典中典。我作为一个开过几年破车的中年人,听到这话第一反应就是,奇瑞是不是心态爆了?
奥迪卖的是什么?是车吗?不,是四个圈。是品牌玄学,是一种近乎宗教的信仰。买奥迪的人,他不是在买一个交通工具,他是在买一个社交身份,一个能让他混进某个圈子的任意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不讲道理,不讲性价比,它只讲“我喜欢”。
你奇瑞一个理工直男,一个以技术扎实、用料厚道著称的“老实人”,突然说自己要搞美学、搞高端、搞设计。这不就像一个天天穿着格子衫埋头敲代码的程序员,突然有一天开始跟你聊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还说自己悟了。谁看了不得关心一下他的精神状态?
这种行为,在修仙小说里,叫“道心破碎,另辟蹊径”。在国内卷技术卷不过,就去欧洲卷品牌。这最好的手段已经不是把蛋糕端走了,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说起来,我楼下那辆停了半年的僵尸车,好像也是一辆老奇瑞,真是时代的眼泪啊。
当然,奇瑞的这种“发疯”是有逻辑的。他们知道,要打动欧洲那些见过世面的消费者,光靠堆配置是不行的。你得给他们讲故事,讲一个关于东方美学和未来科技融合的故事。这个故事好不好听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先讲,而且要大声地讲。LEPAS这个品牌,就是奇瑞用来讲故事的嗓子。
你看他们的规划,L8之后还有L4、L6,三年要搞五款车。这哪是造车,这简直是下饺子。加大,加大,再加大。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去冲击欧洲市场那固化了几十年的品牌认知。这种打法,非常不体面,但可能非常有效。
写到这里,我突然发现,我把奇瑞比作修仙的,可能有点侮辱修仙这个词了。毕竟修仙还需要天赋,而造车有时候只需要胆子大。
他们给车里配上智能驾驶舱和巨大的垂直中控屏,试图营造一种高端的科技感。但讲真,欧洲人真的吃这一套吗?我对此深表怀疑。他们的审美可能还停留在机械手表的精密和实木内饰的温润上。你突然给人家一个“机你太美”的大屏幕,人家可能觉得你这是在污染环境。这简直就是把所有人都当傻子!
所以,奇瑞这次远征欧洲,本质上是一场文化入侵。它赌的,就是新一代的欧洲年轻人,已经被手机和互联网驯化,对大屏幕和智能座舱有着和中国年轻人一样的渴望。
这棋下得很大,也很有风险。成了,奇瑞就不是那个安徽的奇瑞了,而是世界的奇瑞。败了,也就是一次昂贵的试错。但能试,就是能试。
最终,LEPAS能不能在欧洲站稳脚跟?我不知道。这个世界本来就是一场巨大的草台班子,充满了荒诞和不确定。谁先发疯,谁就可能占据主动。赢不了也没关系,至少姿势帅,能让同行看了也得傻眼,这就够了。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