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车企宣布破产,重组无望,行业格局或将改变

广菲克最近终于走到了尽头。长沙中院宣判,他们这个一度风光无限的合资品牌正式破产,舞台谢幕。最烂的不是那些工厂和设备烂账,而是这家公司那副“我是大爷”的僵硬逻辑。想当年,谁还没被那句“不是所有吉普都叫Jeep”洗过脑?可谁能想到,七年之后,这句口号成了彻头彻尾的笑话。

知名车企宣布破产,重组无望,行业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跌落神坛:高傲的神话如何自毁

我记得2017年,自由光和指南者刚上市那会儿,订车还得排号抢名额。可是表面风光的背后,烧机油、发动机乱熄火、变速箱漏油,这些毛病几乎成了车主的“标配”。问题越聚越多,315曝光它还装聋作哑,投诉电话随时占线,能拖就拖。质检报告沦为废纸,没人当回事儿。企业嘴硬说没事,但网络上维权群早炸了锅。更绝的是,有些车没出质保,维修费比新买一辆都贵。你要说这样还能活下来,那真得服气。

知名车企宣布破产,重组无望,行业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高层内斗与错失转型

盯着这场败局最大的问题居然不是市场不行,是内部玩的那一套。企业账户里早已空得响,股东却还在那儿扯皮争优先权。外资想扩大掌控,中资见势头不对直接开溜,法律纠纷拉扯半天,苦的只有底层员工和经销商。你说经济不好吧,人家比亚迪、理想一个赛一个地起飞。广菲克这边新能源车型要啥没啥,还死守燃油车阵地。Model Y都卖到25万了,他们家传统SUV标签硬是定在30万往上走,销量能有才怪。

新能源冲击下的留守与自毁

新能源那几年往前冲得有多狠,广菲克逆流而上的姿势就有多尴尬。别人都在拼技术,他们还在拿“油改电”敷衍。指南者电动版,电池小、充电慢,补贴还没落袋,4S店先撤一批。新logo贴到老铁皮上,变化全靠嘴皮子说,结果连资深车迷都说不下去了。车主微信群里,满是抱怨配件天价和售后缩水。资产五次拍卖流拍,12亿出让价格连二手房都没卖掉。抖音上传得沸沸扬扬,画面里生产线上全是灰尘,传送带铁皮锈得掉渣。一副“大限已到”的景象,谁还信它能翻身?

车主惨成最大输家

可真倒霉的是那些买了广菲克的老车主。破产消息一出,自由光的保险杠直接涨到三万八一根。江苏有的车主私下吐槽,现在驾车都恨不得贴防爆膜一路小心,谁敢修?一撞车分分钟“赔到倾家荡产”。你说售后有保障?全国只剩个把正规服务点,维修预约排到猴年马月。有时候真觉得开这车跟拆盲盒似的,修得起一把火,修不起只能咬牙。这哪是什么“有保障”,明明是“我自求多福”。

知名车企宣布破产,重组无望,行业格局或将改变-有驾

市场数据戳破遮羞布

大家喜欢说“行业不景气”,可数据一出来,打脸不留情。去年新能源汽车铺天盖地攻城略地,国产品牌一枝独秀。再看广菲克,九成以上还是燃油车。坦克300在同级别横扫一切,配置高,价格实在。比亚迪节油领先,自由侠一对比高下立判。时代早变了,广菲克那点“进口底盘”的老本没剩下剥皮。经销商朋友圈一年到头都在愁销量,冷饭炒再多也没人买账。

合资光环不再,留给后来者的启示

说起来,这波彻底崩盘,对所有合资车企其实是根刺眼的警告。曾几何时,只要挂个外国标就能赚得盆满钵满。可这样坐吃山空早晚有大祸。品控烂、定价虚、应变慢,没一样能跟得上市场。广菲克栽在这里,就是把路走死了。听说不少德系品牌最近夜里都睡不踏实,售后标准一天一个花样,就怕自己成下一个“祭天者”。合资品牌赚钱的春天过去了,谁还没点危机感?

傲慢的代价,别再拿老路当护身符

广菲克的落幕,不是单一企业的末日,更像是老旧思维集体买单的缩影。市场给过机会,他们偏要闭眼走老路。消费者会等你,竞争对手却不等人。谁还迷信外资光环,谁就注定吃大亏。这年头谁都在赶路,留给慢动作的只有黄牌和退场。继续躺平,结局就像广菲克现成的教训,活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