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象一下,一辆车既能在3秒内破百,又能以超过300公里的时速驰骋,同时还拥有未来感十足的外观和智能化的座舱——这就是即将到来的下一代宝马M5。最近,海外媒体曝光了它的路试谍照,不仅外观大变样,连动力系统都玩出了新花样。有人说它像“来自未来的性能猛兽”,也有人觉得这是宝马对电动化时代的一次大胆宣言。那么,这台车到底藏着哪些黑科技?咱们一起来扒一扒。
一、外观:把“双肾”玩出科幻感
从曝光的谍照来看,新一代M5彻底告别了传统燃油车的“肌肉感”,反而更像一台概念车。前脸最显眼的是那双肾格栅,这次它被压得扁扁的,和封闭式中网融为一体,乍一看像是给车头戴上了一副“未来墨镜”。仔细看还能发现,格栅周围藏着LED灯带,据说解锁车辆时会像呼吸灯一样流动闪烁,这可比普通车灯酷多了。
车头下方藏着宝马工程师的小心机:保险杠左右对称排列着六个几何孔洞,乍看像赛车的散热口,实际上这些孔洞能引导气流快速通过,既能给刹车降温,又能减少风阻。再加上碳纤维前唇的加持,整台车趴在地上的姿态,简直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猎豹。
转到侧面,隐藏式门把手和电子后视镜(选装)让车身线条干净得不像话。最夸张的是轮毂尺寸——前轮20英寸、后轮21英寸,搭配295毫米宽的轮胎,这规格放在超跑里都算大号。不过别担心刮马路牙子,因为车身高度降到了1.4米左右,比现款足足矮了5厘米,过弯时估计贴地飞行的感觉会更明显。
二、座舱:挡风玻璃变成巨幕影院
拉开车门,老司机可能会懵圈:仪表盘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整块横贯挡风玻璃下方的超宽屏幕,官方叫它“全景iDrive”。这块屏幕分成三个区域:左边显示车速、挡位;中间可以自定义赛道圈速、G值这些性能数据;右边则留给导航和娱乐系统。最绝的是,它还能把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到前方路面,就像在真实世界里玩赛车游戏。
方向盘也变成了“科技神器”,触控按键会按功能分层显示。比如切歌时显示媒体控制键,开启辅助驾驶时自动切换成车道保持图标。宝马设计师还搞了个“视觉锥”概念,所有重要信息都集中在驾驶员视线正前方45度范围内,避免开车时分心。
座椅可能是全车最“凡尔赛”的地方——3D打印技术定制出来的造型,据说能贴合99%驾驶者的体型。现场体验过的媒体人说,坐进去就像被两只大手稳稳托住,激烈驾驶时身体几乎不会滑动。不过也有网友调侃:“这椅子怕不是要按身材收费?”
三、动力:四电机开启狂暴模式
这次宝马给M5准备了两种“心脏”。插混版继续沿用4.4T V8发动机,但电动机功率加大,综合输出727马力,扭矩直接飙到1000牛·米。官方说这车能拖着2吨多的体重,3.4秒就冲到96km/h,比现款快了0.2秒。更狠的是选装M套件后,极速能解锁到306km/h,这个速度下,车尾的扩散器可不是摆设——它能产生相当于50公斤的下压力,相当于在车屁股上坐了个成年壮汉。
不过真正的王炸还是纯电版。四个电机各自驱动一个车轮,这种设计以往只在百万级超跑上见过。好处是每个轮子都能独立控制扭矩,过弯时内侧轮自动降低动力,外侧轮加大输出,理论上能像轨道车一样精准过弯。有外媒猜测,这套系统可能会带来超过800马力的输出,零百加速或许能杀进2秒俱乐部。
续航方面暂时没公布数据,但参考宝马现有的电动技术,100度电池+碳纤维轻量化车身,实际续航应该能到500公里左右。有意思的是,工程师给电池包设计了“性能模式”,可以预存20%电量专门用于弹射起步,这操作简直像游戏里的“大招蓄力槽”。
四、黑科技:连雨刮器都智能
新一代M5连细节都不放过。比如雨刮器内置了压力传感器,能根据雨量自动调节刮动频率,暴雨天再也不用疯狂拨动拨杆。车顶的激光雷达不只是给自动驾驶用的,在赛道上还能扫描路面起伏,提前调整悬架软硬。甚至车钥匙都升级成“智能手环”,靠近车辆3米内自动解锁,离开5米自动上锁,彻底告别“找钥匙-按按钮”的老套路。
宝马还留了个彩蛋:中控屏里藏着“虚拟教练”功能。它会记录你在赛道的走线、刹车点,然后生成3D教学视频。有网友开玩笑说:“这下副驾不用坐真教练了,省下来的空间正好放头盔。”
五、对手慌不慌?
面对这台“六边形战士”,老对手们显然坐不住了。奥迪RS7被曝正在测试三电机系统,奔驰AMG E63则传出要搞氢燃料电池。不过宝马这次抢了个先手——既有V8插混满足燃油党,又有四电机纯电版讨好科技控。价格方面,外媒预测插混版起售价约12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6万元),比保时捷Panamera混动便宜一截,但性能反而更强。
有车迷算过一笔账:现在买辆Model S Plaid要100万,AMG E63也要150万,新一代M5如果真能做到90万级,可能会成为土豪们的“性价比之选”。当然,这个“性价比”是相对超跑而言的。
结语:燃油与电动的终极和解
从曝光的种种细节来看,宝马这次没打算简单粗暴地抛弃燃油车,而是用Neue Klasse设计语言把经典元素未来化,再用四电机系统证明电动化不等于妥协性能。有业内人士评价:“这可能是最后一代保留V8的M5,也是第一代真正能对标超跑的电动M5。”
现在最大的悬念是,当2026年它真正上市时,消费者是会为V8的咆哮买单,还是转身拥抱四电机的静谧狂暴?又或者,像某个海外车迷说的:“成年人才不做选择,V8日常开,四电机留着下赛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