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发展至今,一种“强烈预感”正在成真!多数人当初都想错了
车市走到现在。
我的预感越来越强烈。
很多人真的误判了。
你看这两年。新能源热到发烫。油车打到骨折。豪华品牌像不要钱一样疯狂促销。新闻里整天是“销量暴涨”、“价格战打穿底线”、“技术一年顶三年”。
可说实话。
兴奋之余。
我总觉得哪里不对。
一种隐约的不安。
正在安静地蔓延。
就像暴雨前的低气压——热闹是他们的。
真正的大变局。
还没真正登场。
你以为车市会一直这样卷下去吗。
一直便宜一直爽。
性价比越来越高。
选择越来越多。
——但我得说。
这局面可能持续不了几年。
为什么。
很简单。
没有人能永远赔本赚吆喝。
你看新势力。
理想、零跑刚开始盈利。
还远远谈不上稳。
更多品牌还在烧钱换规模。
压着成本硬卷。
传统车企更难受。
卖油车像在输液——卖一台。
亏一台。
这不是猜测。
是数据说话:
2024年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率只有4.3%。
低于制造业平均水平。
也低于去年。
国际正常水平是什么——奔驰9.3%。宝马8.1%。现代9.5%。
我们呢。
还在流血奔跑。
现在的价格。
不是常态。
是透支。
透支总要还的。
就像当初的打车大战、外卖补贴——烧钱时五块吃大餐。
结束后三十起送还不含配送费。
我的判断很明确:
等库存清完。
技术平台稳定下来。
车企一定会涨价。
而且会涨得很猛。
它们亏掉的钱。
总要加倍赚回来。
成本也撑不住这样折腾。
就说电车最关键的动力电池——
碳酸锂巅峰时60万一吨。
现在呢?最低探到6.5万。
这才有了电车价格崩盘、卷王横行的奇观。
但你说这能持续吗。
很难。
这不是技术革命带来的成本永降。
只是阶段性过剩。
是恐慌抛售。
一旦需求反弹——
电池原料一涨。整车立刻跟涨。
要知道电池占电车成本35%以上。
它一动。全盘皆动。
油车也没好到哪去。
销量萎缩。规模效应正在消失——
同一个平台。过去摊薄到50万辆。
现在可能只剩5万。
零配件成本只能往上走。
不涨价?难。
电车的价格靠资源红利硬撑。
油车的价格靠规模红利死扛。
这两种红利。
都不是永远的。
所以。
如果你预算不高。
又是刚需。
现在遇到合适优惠——
别犹豫。
尽早出手。
别等明年后年更便宜。
红利吃完。价格反弹。
你可能连现在的底价都摸不到。
技术?别纠结了。
固态电池、大模型智驾、全域高压平台……
将来一定更好。
但也更贵。
你口袋里就这些钱。
追不动的。
趁现在还有免购置税。
还有国家补贴。
还有车企咬着牙打价格战——
该出手就出手。
捡个便宜。
不丢人。
如果你不差钱。
那当然可以等。
三五年后技术更成熟。
体验更完美。
只是到时候拼的不是选择。
是钱包厚度。
说这些不是制造焦虑。
是提醒大家清醒——
车市从来不是一个无限向下卷的无底洞。
前几年是补贴托着、资本撑着、库存压着。
才让我们误以为“薅羊毛是常态”。
但现实很清楚:
红利会耗尽。价格总会回归价值。
现在需要。就买。
预算有限。就别硬等未来。
未来很好。
但也很贵。
车还在那里。
但你再等等——
可能就真的买不起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