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那可真是风云变幻,一天一个样。
就在不久前,大家伙儿一提到国产中大型轿车,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十有八九就是比亚迪汉。
这车当年一出来,那气势,简直就是国产车里的一面旗帜,每个月随随便便卖个两三万辆,把很多合资品牌的老牌轿车都给比下去了,可以说是风光无限。
可谁能想到,就是这么一款被大家捧在手心里的“明星车”,在今年却突然遇到了大麻烦。
有数据显示,到了八月份,汉的销量一下子从巅峰时期的两万多辆,掉到了只有七千多辆,这个数字跌得确实有点狠,让不少人都大跌眼镜。
这就好比一个一直考满分的优等生,突然一次考试不及格,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到底是咋回事?
是题目太难了,还是这个学生自己出了问题?
比亚迪汉这场突如其来的“销量风波”,背后到底藏着什么样的原因?
而比亚迪后来推出的大降价、大升级的新款车型,又能不能力挽狂澜,帮它重新夺回王座呢?
这里面的门道,咱们今天得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先把时间往回倒一倒,看看比亚迪汉当初是怎么火起来的。
它成功的原因其实很清楚,就是技术上确实有两把刷子。
一个是它的“刀片电池”,把大家最担心的电动车安全问题,给解决得明明白白,让人开着放心。
另一个就是它的DM-i超级混动技术,能用电就用电,没电了烧油也省得出奇,一箱油跑上千公里不是梦。
再加上那个很有中国风的“龙颜”设计,里里外外都透着一股自信。
所以,汉一上市就成了爆款,很多人买它,不光是为了省油钱,更是觉得开国产车有面子,是一种支持国货的自豪。
但是,市场这个东西,最是现实不过,它不会让任何一个人永远舒舒服服地待在第一名的位置上。
就在比亚迪汉享受着掌声和鲜花的时候,周围的竞争对手们可都没闲着。
特别是像吉利、长安这些国产品牌,它们看准了市场的变化,也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
就拿吉利来说,它推出的银河系列车型,策略非常明确,就是主打一个“极致性价比”。
你比亚迪汉DM-i卖二十万出头,那好,我的车在空间、配置、续航上跟你差不多的情况下,价格直接给你拉到十二三万的水平。
这就给消费者出了一个选择题:是多花好几万去买一个名气更大、技术更成熟的“老大哥”,还是用更少的钱,去买一个同样很不错,甚至在某些地方更新潮的“后起之秀”?
对于大多数精打细算的普通家庭来说,这个答案其实并不难选。
当十几万就能买到配置拉满、空间宽敞的插电混动车时,比亚迪汉那种高高在上的价格优势,一下子就被削弱了。
客户被分流,销量自然就会受到影响。
当然,把问题全怪在对手身上也不公平,比亚迪汉自己身上,也确实存在一些让老车主们“碎碎念”的地方。
这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产品光有强大的核心技术还不够,还得在用户天天能接触到的细节体验上下功夫。
比亚迪在电池、电机这些硬核技术上是顶尖的,但之前在一些“软实力”上,确实有点像个“理工直男”,不够体贴。
比如,很多车主反映,二十多万买的车,内饰摸上去还是有不少硬邦邦的塑料,感觉有点掉价,跟这个价位应有的豪华感不太匹配。
再比如,那个传统的机械手刹,在大家都用上更方便、更显档次的电子怀挡的时候,它就显得有点格格不入,操作起来也不够优雅。
还有就是续航,老款DM-i车型一百二十多公里的纯电续航,放在两三年前还挺能打,但随着技术进步,现在的新车动不动就是一百八、二百公里起步,相比之下,汉的这个数据就显得有点不够看了。
对于日常通勤距离稍远的人来说,这意味着要更频繁地充电,便利性上打了折扣。
这些问题单个看可能不算大毛病,但加在一起,就会让消费者心里产生一个疙瘩:“我花了这么多钱,技术是好,可怎么在这些我天天看得见、摸得着的地方,体验感就这么一般呢?”
面对外面有强敌追赶,内部有用户抱怨的局面,比亚迪这次的反应可以说是非常迅速和果断。
他们没有选择回避问题,而是直接来了一次“壮士断腕”式的大升级,推出了我们后来看到的“荣耀版”系列。
这一系列操作,核心思想就一个:把之前用户不满意的地方全都改掉,再用一个让你无法拒绝的价格,把失去的客户都给抢回来。
首先最狠的一招,就是降价。
新款汉DM-i荣耀版的起售价,直接从接近二十万,拉到了十六万九千八。
这两万多块钱的降幅,一下子就把它和那些十几万的竞争对手拉到了同一个战场上,用网友的话说,这简直是“掀桌子”了。
这一招之所以能用,也得益于比亚迪自己有完整的生产链,成本控制得好,有打价格战的底气。
光降价还不够,关键是产品力也得跟上。
这次新款汉的升级,可以说是“对症下药”,招招都打在了用户的需求点上。
嫌内饰不好?
行,给你换上更显档次的皮质材料,再加几个新潮的颜色,整体质感马上就上来了。
嫌功能配置落后?
好,老式的换挡杆给你换成方向盘后面的怀挡,不仅操作方便,还把中间的位置给腾出来了,顺便再给你加个车载小冰箱,夏天能喝冰镇饮料,这种贴心的小设计谁不爱?
音响效果一般?
直接给你升级成名牌的丹拿音响。
最关键的续航短板,也给补上了。
新款DM-i车型直接推出了纯电能跑二百公里的版本,亏电油耗还更低了。
这意味着大部分人充一次电,跑一个星期的通勤基本没问题,彻底解决了续航焦虑。
除此之外,比亚迪还把服务也升级了,推出了免费上门取送车保养、全国主要机场高铁站免费停车这些福利。
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让车主省心省钱的好处,让人感觉买的不仅仅是一台车,更是一整套贵宾服务。
这一套降价、增配、提服务的“组合拳”打下来,效果立竿见影,比亚迪汉的销量很快就触底反弹,重新回到了热销榜的前列。
从比亚迪汉这次销量的大起大落和绝地反击中,我们能看到,如今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那个单靠一两项技术就能“一招鲜,吃遍天”的时代了。
消费者越来越懂车,也越来越挑剔,他们不仅看重你的技术有多牛,更在乎日常使用的感受是不是舒服、是不是方便、是不是物有所值。
比亚迪这次的调整,也恰恰说明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从一个过去有点“技术宅”倾向的品牌,开始转变为一个更愿意倾听用户声音,更注重综合体验的品牌。
这种激烈的市场竞争,对车企来说是巨大的压力,但对我们普通消费者而言,却是一件大好事。
因为只有在这样的竞争下,我们才能用更少的钱,买到越来越好、越来越贴心的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