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6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下称“吉利汽车”)宣布拟实施一项最高金额达23亿港元的股份回购计划。
根据公告,本次回购将通过自动化机制分批进行,完成后所有股份将立即注销。这意味着公司总股本将减少,每股收益相应增加,每股净资产也会因股本减少而提高,从而优化公司的财务指标,提升公司的吸引力和估值。
吉利汽车董事会认为,实施计划符合公司及其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在目前市场不明朗的情况下进行股份回购,能展示公司对其业务展望及前景充满信心。
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的9月25日,奇瑞汽车(09973) 也在港交所开始正式挂牌交易。公司股价首日收入报31.92港元/股,市值1841亿港元。
从首日上市收盘市值上看,投资者将奇瑞汽车与吉利汽车“看齐”。两家公司市值最为接近,吉利汽车市值为1867亿港元,仅领先奇瑞汽车26亿港元。
但在毛利率和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等市值影响因素上,吉利相对奇瑞却呈现出明显的领先优势。
2024年吉利汽车毛利率为15.9%,且连续三年毛利率都超过了15%。
2024年奇瑞汽车毛利率为基准却为13.5%,近三年只有2023年的毛利率超过了15%。
并且,虽然过去三年,奇瑞营收和净利呈现“火箭式”增长,但核心驱动力仍是燃油车。 反映在数据上,2024年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同比增长92%,新能源车占比为41%。 而2024年奇瑞汽车新能源销量增长虽超过265%,但新能源车收入占比仅超过了20%。
没有对比,就没有高下。作为国内最后一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主流整车厂,奇瑞上市,标志着其与比亚迪、长城汽车、吉利汽车这四大中国头部自主品牌车企全部完成港股布局,中国主要自主品牌均已接入公开资本市场,围绕“自主一哥”的新角逐也将正式展开。
这或许也是吉利此番推23亿港元股份回购计划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公司股价长期处于低位,低于其内在价值时,回购并注销股票可以减少市场上股票的供应量,在需求不变或增加的情况下,推动股价回升,向市场传达公司股价被低估的信号,从而增强投资者对公司的信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