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看到一组全新本田皓影的图片,心里有点小震惊。其实早在去年年底,我和同事还偷偷聊过,难得本田敢在CR-V系列上动大手术,整出那么多花样。站在工厂的旁边,看着焊点和喷涂工序,我猜这车采用了新架构——Honda Architecture那种刚性更强、重量更轻的技术,做工细节感觉比以前扎实多了。
你知道我最奇怪的感觉是什么吗?开着那辆旧款的皓影,每次换挡都觉得有点硬,电子手刹也不算聪明。而新款这次换了旋钮式挡杆,手感跟之前那几个塑料扣差不多,但比刚才那几天试的某国产SUV,感觉好多了(样本少,不确定)。你们不觉得,内饰变化确实漂亮,那个全宽液晶屏真是砸了不少钱进去,看着科技感十足。曾经我有个疑问,这种大屏除了视觉冲击,实际操作是不是还那么便利呢?
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新车配的轮圈尺寸和轮胎比例:在购车前我估算过,215/60 R17的轮胎保养成本差不多每年1500-2000元(估算偏保守),心里暗想着,越大寸的轮圈,维修更贵啊。不知道我那猜测是不是太直白了?其实我挺喜欢那种运动感十足的黑色多幅轮圈,感觉比老款更有越野范儿。但看着车身黑色包围、硬朗线条,突然又想:这车在硬派越野上的表现,到底比之前的版本强几分?说到这我有个疑问,是不是因为新架构和新底盘,那个所谓的硬朗其实只是外壳更漂亮了?内部性能,可能还得等路试。
我刚才翻了下相册,看看那辆白色辆的尾部细节,觉得那个C字形尾灯设计真挺吸睛。配合黑色尾翼,确实增加了运动气息,但实际上能看到它是不是比普通尾灯耐看点?总感觉新设计像是借鉴了长安的风格:那种夸张的贯穿式尾灯,让车子看着更有气场。会不会是长安的设计师们合作过?我没细想过,这是个猜测,不确定。
对了,你会不会觉得,这次双外观设计挺有意思的?一方面是运动感强烈的风格,另一种偏低调一些,只是静静的新能源范儿。这给人一种你要啥我都有的感觉,同时也说明本田试图冲击不同审美群体。
说到供应链,当然有趣。能觉得车厂轮番调调整料源,就像我们选饭馆,菜单换得快但质量不一定稳定。一方面用软材料铺陈内饰,增加豪华感;另一方面,很多部件还是标准件堆砌。其实我觉得,本田用的那些‘新架构’更像是给面包多加点奶油,美观是好看,但到底腾不腾得起实打实的硬核性能?这段先按下不表。
问个问题:你们觉得,未来这些看似伪硬派的外观设计,是不是只为了吸引注意力?又或者,真实的越野性能能做到真正的越级?我自己考虑不到答案。汽车从开发到上市,很多时候就像抹糖的过程:你越看越喜欢,但心里的那点硬货总觉得还差点。
有一瞬间,心里真的在琢磨:如果我花个20万左右,买这辆配四驱,有可能在城市用着方便,又可以偶尔去野外窜窜吗?算算油耗,估计百公里12到14升(样本有限),那燃油成本其实也就每个月200多块,算上保养啥的,整体持平一点也不算贵。
对了,有个销售说过,跟我打趣:皓影的动力其实不差,但真正让我喜欢的,是它的内饰变得高级了。这让我想起,不知道是不是我当年在那家工厂里看那些反光镀铬件的反光效果,都是用特殊工艺喷涂出来的?毕竟,硬件的提升不一定代表性能的增强,特别是,现在很多车厂更喜欢视觉冲击。
说到这我知道,不能只看外观漂亮就一棒子打死,否则就成了只看外表的花瓶。其实我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真成全方位的硬货——动力、四驱、越野能力都不错,还能在城市里安静点。毕竟外观硬朗的车不少,但真用起来揪不揪心?这个问题,倒是挺值得思考的。
这一切让我想到一个问题:你们会不会觉得,这车的真正魅力,是不是来源于那点你看着挺帅,但实际用着还行的体验? 还是,未来的SUV,除了外形还能不能再多点真材实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