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事儿传得沸沸扬扬,说的是特斯拉在美国悄悄搞了个新花样,推出了官方的短期租赁服务。
这事儿听起来可能不算新鲜,租车公司多的是,但特斯拉这次玩得可不一般。
根据传出来的消息,在美国加州的部分地区,你每天只要花上60美元,换算成咱们人民币大概是四百多块,就能直接开走一辆特斯拉,不管是热门的Model Y,还是更高端的Model S和Model X,都能选。
租期也很灵活,三到七天,随你安排。
这价格一出来,很多人就觉得挺划算。
可你要是知道这60美元里都包含了什么,你可能就不只是觉得划算了,而是会怀疑特斯拉是不是算错账了。
首先,租车期间不限制你开多少公里,想跑多远跑多远。
其次,也是最关键的一点,使用特斯拉自己的超级充电桩给车充电,完全免费。
这就等于说,你开车的能源成本直接降为零。
更让人惊讶的是,连特斯拉引以为傲、在美国单独购买需要1.2万美元的FSD,也就是全自动驾驶系统,也让你在租车期间免费体验。
这下子,大家就更想不通了。
一辆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车,租给你一天才收四百多块,不仅要承担车辆的日常磨损、保险费用,还得倒贴电费和昂贵的软件使用费。
这笔账怎么算,都像是一桩铁板钉钉的亏本买卖。
马斯克作为全球知名的精明商人,怎么会做这种“赔本赚吆喝”的事呢?
其实,如果我们把眼光放长远一点,就会发现这背后藏着一套非常高明的营销策略,这根本就不是为了赚租车的钱,而是在下一盘更大的棋。
这盘棋的核心,叫做“体验式营销”。
我们不妨设身处地想一想,一个对电动汽车感兴趣,但心里还有很多顾虑的潜在买家,他最担心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那几个老问题:续航里程到底够不够用?
充电是不是很麻烦?
那些听起来很神奇的自动驾驶功能,在实际生活中真的好用吗?
以往,想要解答这些疑问,要么就是去4S店进行一次短暂的试驾,时间通常只有半小时左右,刚把车开热乎就得还回去,根本体验不出个所以然。
要么就是咬咬牙,花大价钱把车买回家,自己慢慢摸索,但这试错成本就太高了。
特斯拉现在推出的这个短租服务,恰好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个痛点。
它提供了一个成本极低、时间却很充分的深度体验机会。
你可以花上几天时间,把这辆特斯拉当成自己的车来开。
你可以开着它上下班,感受在拥堵路段开启FSD辅助驾驶的轻松惬意;你可以开着它去超市购物,试试后备箱空间够不够大;你甚至可以计划一个短途旅行,真实地测试一下它的长途续航能力和沿途充电的便利性。
在这个过程中,你不再是听销售人员天花乱坠地介绍,而是用自己的身体和生活去感受这辆车的一切。
当先进的科技、平顺的驾驶感受和极低的用车成本,真真切切地融入了你的日常生活之后,那种吸引力是任何广告都无法比拟的。
这就好比让你先免费住几天豪华装修的样板间,等你习惯了里面的舒适和便利,再让你回到自己原来的老房子,心里自然会产生强烈的落差和购买冲动。
当然,光让用户“上瘾”还不够,还得有临门一脚,促使他们真正下单。
特斯拉的聪明之处就在于,它连这最后一步都设计好了。
根据规定,如果用户在租车体验结束后的7天之内,决定购买一辆全新的特斯拉汽车,官方会直接返还250美元的购车抵扣金。
我们来简单算一下,假如你租了4天车,总共花费是240美元。
结果你买车的时候,特斯拉不仅把你租车的钱全还给你了,还额外多给了你10美元。
这等于说,你不仅白白深度体验了好几天特斯拉,最后还小赚了一笔。
这种简单粗暴的优惠逻辑,对于一个已经被产品深深吸引的用户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大大降低了他们做出购买决策的心理门槛。
所以说,这60美元一天的租金,根本就不是收入,而是一种极其精准的营销投资,目标就是把那些还在犹豫的潜在客户,高效地转化为真正的车主。
那么,这个在美国看起来非常成功的模式,未来有没有可能来到咱们中国市场呢?
这是我们国内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
从好的方面来看,中国现在是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最大、也最重要的市场,上海超级工厂的产能和交付量都占据了其全球的半壁江山。
面对这样一个庞大且充满活力的市场,任何被证明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特斯拉都有理由引进过来。
而且,我们国内的消费者对于新科技、新模式的接受程度非常高,付费体验、先试后买的消费观念也越来越普及。
可以想象,如果这项服务真的在国内落地,可能会吸引大量的用户去尝试。
不过,这件事在中国实施起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同样不小。
首先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FSD功能。
在美国,特斯拉的FSD已经积累了大量的路测数据,功能也相对完善。
但在国内,受到数据安全、测绘法规等多方面因素的严格限制,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应用要谨慎得多。
目前国内特斯拉车辆上搭载的,主要是级别相对较低的辅助驾驶功能。
如果不能提供最具吸引力的FSD完整体验,这个短租服务的核心卖点就会大打折扣。
其次,中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美国完全不同。
在美国,特斯拉在智能电动车领域可以说是一家独大,没有太多实力相当的对手。
但在中国,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有蔚来、小鹏、理想、华为问界等一大批实力强劲的国产品牌。
这些品牌在智能化体验、用户服务等方面,不仅不输给特斯拉,甚至在很多方面做得更具本土化特色。
比如蔚来的换电服务和极致的用户关怀,小鹏在智能驾驶领域的奋力追赶,都给特斯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果特斯拉在中国推出短租体验,可以预见,这些国内新势力品牌很可能会迅速跟进,甚至会结合自身的优势,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方案。
到那时候,一场围绕用户体验的“内卷”大战在所难免。
对于特斯拉来说,如何在中国这个“神仙打架”的市场里,继续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将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