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超越两个大众总销量
要说国内的汽车大佬,那非比亚迪莫属。比亚迪的销量成绩太惊人了,让不少车企都望尘莫及。今年第一季度,比亚迪总共卖出了138.09万辆车,这比两个大众加起来的销量(61万辆)还要多得多。而且就在上个月,比亚迪单月销量达到了38.01万辆。在海外市场,比亚迪也表现亮眼,四月份出口了79086辆车,直接超过了特斯拉。这样的比亚迪确实让人佩服。
吉利销量暴增能超越比亚迪坐上车圈头把交椅吗?
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有江湖的地方就少不了新老大崛起。比亚迪虽然很强,但现在好像有一家车企要赶超它了,说不定能当上车圈的新老大,这家车企就是同样创造民企传奇的吉利汽车。
要是说吉利能超过比亚迪,很多人可能都不信。毕竟比亚迪现在经常上新闻,一直处在热点话题里,而吉利看起来没啥存在感。那咱们就来看看吉利现在的销量到底怎么样?有没有这个实力?
最近吉利发公告说,今年4月份卖了23.41万辆车,比去年同月增长了大约53%。前四个月总共卖了93.79万辆,同比增加了49%。吉利4月份销量达到23.41万辆,虽然跟比亚迪的38万辆还有差距,但吉利的增长速度很快,而比亚迪的销量看起来就没那么亮眼了。
吉利会超过比亚迪吗?
说到吉利能不能超过比亚迪,现在看销量好像还有距离,但未来吉利确实有这个可能。关键还是要看看两家公司的情况。
比亚迪虽然卖得很多,但它的低端车卖得特别多。比如在2024年,比亚迪12万元以下的低端车卖了将近70%。像海鸥、秦L、海豹06 DM-i这些车加起来卖了23.8万辆,占了它国内总销量34.2万辆的大头。这些便宜的车主要是靠低价吸引普通消费者,成了它的主要销量来源。
不过,比亚迪为了保持这么高的销量,这几年一直在降价。虽然这样能很快抢到市场,但也有隐患。一方面,降价会让利润变少,这不仅影响员工待遇,更可能影响技术研发的能力。
比亚迪低价策略 vs 吉利技术创新
比亚迪主打低价策略,但这种模式让企业面临成本压力,不得不在生产过程中对零部件质量和工艺做出一些妥协。市场上,比亚迪的低价车型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内饰异响、电子元件故障、漆面容易刮花、零部件生锈等。这些问题被网友广泛传播,逐渐损害了品牌的口碑,形成了“低价走量——品质下滑——口碑受损——销量下降”的恶性循环。如果这种情况一直持续,比亚迪销量下降是迟早的事。
相比之下,吉利汽车没有选择比亚迪那种简单的低价策略,而是依靠技术创新和多元化发展来发力。吉利已经打造出SEA浩瀚和GBRC水晶等世界级模块化平台。其中,SEA浩瀚平台花费了5年时间和200亿元研发,展现了它在智能电动车领域的顶级能力。基于GBRC水晶架构的睿蓝7和低风阻的银河E5,配备了自主研发的7nm车规级芯片龙鹰一号,其GPU算力达到900GFLops,CPU算力为90kDMIPS,还能支持六个屏幕。相比比亚迪部分车型使用的高通芯片,吉利的技术性能明显更胜一筹。
吉利的布局:从低端到高端的全面突围
吉利的产品布局和发展规划显得很有条理,也展现出了较强的韧性和灵活性。它打造了一个从低端到高端的完整产品矩阵。银河系列主打性价比,但并没有单纯靠低价吸引人,而是更注重产品质量。与此同时,吉利在高端市场也取得了突破。极氪和领克瞄准中高端领域,其中极氪品牌的平均成交价超过33万元,销量和口碑都在稳步上升。此外,吉利坚持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并行发展的策略,这给了它更多的竞争优势。
照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吉利很可能重新夺回国内自主品牌头把交椅的地位。比亚迪虽然是国内非常出色的自主品牌,为行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近两年为了保住龙头位置,采取了低价竞争的方式,这对整个行业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同时也让自身的产品质量饱受争议。企业要想长远发展,还是要依靠技术创新来提升产品实力。只有建立起自己的技术护城河,推动产品不断升级,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