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圈炸开了锅。 中国浙江的民企吉利,竟然要花整整18亿美元,买下福特手里快破产的豪华品牌沃尔沃! 那时候,吉利自家辛辛苦苦干一年,满打满算利润也就12亿人民币左右。
而这个来自瑞典的“北欧公主”沃尔沃呢? 一年就能亏掉近15亿美元,比吉利挣的那点钱多太多了!
外媒们全在等着看李书福的笑话。 有人说这就是活脱脱的“蛇吞象”,肯定消化不良。
更夸张的是,当时真有传言说,福特为了赶紧甩掉这个大包袱,恨不得只要1美元就肯脱手! 这哪是买公司,在很多人眼里吉利简直是花钱买“烫手山芋”。
但李书福,这个精明的浙江商人,到底图啥? 沃尔沃那些工厂设备吗? 值不了这个钱。
他盯上的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但价值连城的宝贝:沃尔沃几十年攒下的看家技术,特别是成千上万项跟汽车安全相关的核心专利!
福特养了沃尔沃快十年,自己都泥菩萨过江,还是咬着牙往里砸了上百亿美元搞研发。
结果呢? 这些砸下去的真金白银积累的技术老底,被李书福用区区18亿美金就打包买走了!
这笔买卖,表面看是买了个品牌,实际上是把几十年的技术研发成果“捡漏”了回来。
技术才是汽车工业的命根子,这笔账,李书福算得门儿清!
买过来是第一步,怎么让这个病秧子起死回生才是真本事。 李书福非常果断,甩出了一句至今都被人津津乐道的话:“吉利是吉利,沃尔沃是沃尔沃! ”
他没像其他买家似的,急着把沃尔沃改姓“吉利”,然后指手画脚。
他把大权放给了瑞典人自己原来的管理团队,研发、设计、品牌调性,统统保留“北欧味”。
李书福就专心做了两件大事:第一,给足钱! 吉利成了沃尔沃坚实的后盾,该投的研发一分不少。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打开世界最大汽车市场的大门:中国! 吉利在国内深耕多年,对市场门儿清,渠道资源丰富,全力为沃尔沃铺路。
这招效果真是立竿见影! 中国市场对北欧豪华车的热情远超想象。
收购前,沃尔沃在中国只能算是小众品牌,销量平平。 吉利接手后,短短几年功夫,中国就成了沃尔沃头顶“全球第一大市场”的金字招牌。
销量“噌噌噌”猛涨,在中国市场的带动下,沃尔沃全球销量也从低谷时的30多万辆一路攀升到了70万辆以上!
销量大涨,亏钱的帽子很快就摘掉了,沃尔沃开始“哗哗”地给吉利赚钱。
这还不算完,真正的化学反应才刚刚开始:技术反哺开始了!
吉利憋着劲要提升自己品牌的档次和技术含量,沃尔沃也需要分摊开发新车的巨大成本。
两边一拍即合,共同掏钱、出工程师,联手搞出来一个叫CMA的汽车底盘平台。
这个平台厉害了,就像一锅“底盘母汤”,能煮出不同口味的“好菜”。
用CMA平台,沃尔沃造出了它家的明星车XC40 SUV。
同样在这个平台上,吉利旗下的年轻潮牌领克的01、02、03等主力车型也呱呱坠地。
领克能那么快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打开销路,很大程度上就是靠打出了“与沃尔沃同平台同技术”这张王牌,欧洲消费者认沃尔沃的招牌。
这哪是“蛇吞象”啊,简直就是互相成就,互相成全!
算算经济账那就更清楚了。 当年砸下去的18亿美金本钱,光是从沃尔沃身上“薅”到的利润羊毛,就早把这个本钱赚回来,而且不是一遍两遍!
有行业人士保守估算,仅仅沃尔沃自身这十多年稳定的盈利,总额就超过了100亿美元,18亿美金本钱早回来了七八遍不止!
更大的彩头在2021年。 沃尔沃自己跑到瑞典斯德哥尔摩上市了(IPO)!
上市当天,沃尔沃的市值就冲上了180亿美元,接着更是一路冲到过220亿美元的巅峰!
作为大股东,吉利控股手里攥着沃尔沃将近80%的股票。
就算按IPO当天最低的180亿美元市值算,吉利手里这堆股票就值差不多144亿美元(180亿 80%)。
跟当年花的18亿美金比,单靠股票就翻了8倍! 要是按220亿最高点算,那账面价值更是逼近176亿美元,这增值速度简直像坐火箭!
当然啦,这两年电动汽车竞争白热化,大家都在疯狂烧钱转型。
沃尔沃也在向全面电动化冲刺(目标是2030年彻底告别燃油车),投入巨大,股价也跟着市场波动,从最高点滑落了一些。
截止2025年中期,沃尔沃的市值大概在150到180亿美元之间晃悠。
即便按这个比较稳的估值算(比如160亿),吉利手里的股份还值128亿美元左右(160亿 80%)。
这可比当年的18亿美金收购价高太多了,单论股票价值仍然暴赚6倍以上!
这还不算这些年沃尔沃分红给股东的钱(其中最大头就是给吉利)。 所以只看股权价值+已赚利润这两大块,吉利早就赚得盆满钵满了。
但要说这场收购真正赚到的“硬货”,钱恐怕只能算个零头。
最值钱的,是那几十年积淀、花钱也难短时间买到手的顶尖造车技术! 从引以为傲的安全系统专利,到整车平台设计能力(CMA、SPA这些),再到成熟的全球研发体系,吉利用最小成本完成了技术大跨越。 这一步,靠自己摸索,少说也得搭上十年、多砸百亿美金!
另一个无形巨款是品牌提升! 收购前,吉利在很多消费者眼里主要还是造平价车的。
手里握着一个响当当的国际豪华品牌沃尔沃,吉利的形象立刻拔高N个档次,变成了“掌握国际大牌核心技术的大集团”。
这金字招牌对吉利自己卖高端车、新品牌(比如主打性能电动的极星Polestar、中国市场的极氪Zeekr)加持效果巨大!
全球化的大饼怎么啃? 靠沃尔沃这张成熟的门票!
沃尔沃在全球经营多年,经销商网络覆盖完善,品牌认知度相当高。
吉利系的其他品牌(特别是领克)想打进国际市场,直接“蹭”沃尔沃的渠道、售后网点和服务经验,事半功倍。
李书福没买沃尔沃前,想全球布局那是步履维艰;有了沃尔沃,等于直接拿到一张宝贵的全球通行证!
回头看看15年前那些等着看吉利消化不了沃尔沃、最后破产出洋相的“预言家”们。
现实的数据、实打实的技术提升、摆在眼前的全球布局——这一记响亮的耳光,隔着太平洋都能听见清脆!
吉利这场18亿美金的“豪赌”,早已证明它赌对了未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