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8和19日,一连两天,北京一家路虎4S店都是开门不久,客流量便明显增多起来,特别是19日又逢周六,销售员感慨很久没有这么忙了,临下班店内售价超过90万元的车被客户一扫而空,一改7月中下旬的冷清景象。不过,这股突如其来的热闹劲儿只维持了两天。自7月20日以后,该店前来咨询购车的客户锐减,虽然厂家有补贴,但成交基本又恢复如前。
据悉,7月17日,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自2025年7月20日起超豪华小汽车征收范围由零售价格(不含增值税)130万元/辆调整为90万元/辆。同时将各种动力类型汽车(含纯电动、燃料电池等动力类型)的乘用车和中轻型商用客车纳入征收范围。考虑到二手超豪华小汽车在初次购入时已缴纳过零售环节消费税,公告明确,对销售二手超豪华小汽车,不征收消费税,以避免重复征税。
市场表现冷热不均

针对税收调整,部分厂家反应迅速。7月20日,捷豹路虎中国宣布,自7月20日新政开始执行起至7月31日期间,消费者在捷豹路虎授权经销商购买指定车型并开具零售发票,其新增的裸车相关消费税将由捷豹路虎全额承担。
但记者在采访上述路虎4S店总经理时,他表示,虽然厂家为客户提供了消费税补贴,但从长期看,90万元以上价位车型的销量肯定会受到影响。
不过,记者了解到,二手车市场对《公告》的反应则不尽相同。浙江台州博豪名车董事长程杨富坦言,豪车消费税调整政策从发布到实施,其二手豪华车展厅的客流量相比上月和同期并未出现明显波动,咨询相关问题的客户也不多。他认为,调整超豪华车消费税对二手车行业是利好政策,但由于现在具备消费能力的消费者,对于大额非刚需消费表现得越来越谨慎,消费税调整对豪华二手车销量拉动作用比较有限。
二手车百强经销商澳康达名车董事长陈祥达告诉记者,消费税调整消息的发布,对近期门店客户到店量和成交量的影响不太明显。经营豪华二手车的老板亢岳也表示,店里客流没有明显增长。北京优适德名车负责人王晨同样感觉政策窗口期这几天的客流量与平时没有太大区别。
不过,青岛卡泰驰恒程致远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振元则表示,政策发布后几天门店客流量成倍增长,销量也明显增长。政策调整后,一些客户可能会选择观望,因此能否真正带动超豪华二手车销量增长,还有待观察。从终端销售价格看,超豪华二手车价格可能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因为价格调整主要还是由市场行情决定的。
北京市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也做出了类似的判断。他认为,准新的超豪华车因免征零售环节消费税,性价比可能会提升,但现在新车价格倒挂很普遍,消费税调整拉动销量的情况较难出现。而且由于超豪华车用户对车况、配置、售后服务要求极高,准新车必须满足“近乎新车”标准才能吸引买家。
不过,在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看来,由于销售二手超豪华小汽车不征收消费税,所以准新车的性价比将凸显。目前,市场上已有车商开始抬高收购/销售价格,若市场需求集中转向二手车市场,短期内极可能出现准新车价格等于甚至高于新车终端价(含消费税)的情况。
鹿客岛科技创始人卢克林表示,只要开票日期在政策实施前,就能规避10%的消费税,这将导致需求被迅速放大。但车商如惜售抬价,会吃掉一部分价差,极端情况下会出现准新车与新车价格倒挂的现象。不过,这种现象不会持续多久,库存一旦卖完,价格就会回归正常。
引导资源配置和产业转型

对于调整豪车税政策出台的原因,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罗磊直言,本次豪车税调整体现了三重用意。一是引导理性消费,限制高消费。征税门槛降低对于高端进口车和国产车都会产生影响,将提高消费者购车成本,但影响有限。真正起到拉动车市作用的是“两新”政策。二是《公告》明确对纯电动、燃料电池等没有气缸容量(排气量)的超豪华小汽车仅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也就是说这两类产品在生产、进口端无需征收消费税。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此类新能源产品的生产成本,体现了国家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导向。三是在二手车交易环节不再重复征收消费税,意在活跃二手车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针对超豪华车的消费税征税范围调整,是随着市场促销价格大幅变化的对应调整。这有利于引导合理消费,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是正常合理的调整。目前,超豪华车占车市销量不足千分之二,对大多数消费者没有任何影响。
根据崔东树计算,以往针对不含增值税130万元的车辆征收消费税,目前车辆给出30%的促销幅度,降价39万元,即当年130万元的车现在降价到90万元,对应的含税价格仍然是145万元,基本上与2016年制定税收政策时的基数是一致的。因此,超豪华小汽车调整到90万元基数是很合理的,体现了车市变化与税收调整的合理关联对应,确保税基相对稳定,实际并没有加大征税范围。
王鹏表示,本次政策调整的初衷,是要引导消费升级与产业绿色转型。核心目标是通过税收杠杆优化消费结构,抑制超豪华车过度消费,同时推动汽车产业向低碳化转型。一方面,扩大征税范围可引导高收入群体减少非理性奢侈消费,促进资源合理分配;另一方面,对新能源汽车仅在零售环节征税,体现对绿色技术的支持,鼓励车企加大新能源研发投入,加速产业升级。
政策明确新能源车仅在零售环节征收消费税,生产环节免征,旨在降低制造成本,而非取消税收。传统燃油车在生产(进口)和零售环节均需缴税,而新能源汽车通过生产环节免税,形成差异化调控,既支持新能源发展,又能避免传统燃油车因税负过重而失去市场竞争力。
新智派新质生产力会客厅联合创始人袁帅也认为,对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进行调整,可以避免过多的资源投入到高端豪华汽车的过度生产和消费中,促使汽车企业将更多的精力、资金和人才投入到技术研发、新能源领域探索以及家用消费级汽车的品质提升中。
调税符合市场现状


回顾历史,我国开始对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消费税始于2016年。
2016年11月30日,财政部联合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对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消费税有关事项的通知》(财税〔2016〕129号)(以下简称《通知》)。当时,有业内人士算了一笔账,若进口一辆排量为4.1L、零售价为200万元的超豪华汽车,《通知》实施前,消费者需要缴纳的消费税为200万元除以1.17再乘以40%,即约68万元。然而,《通知》实施后,同样一辆汽车所需缴纳的税款将增加,不仅要缴纳原先的消费税,还要额外缴纳豪华税。也就是说,消费者需在原先消费税的基础上,再缴纳200万元除以1.17再乘以10%的豪华税,这意味着该车的购车成本增加了17万元。
在超百万元级别的车型中,进口车依然占据绝大部分,如奔驰G级、宝马X7、路虎揽胜和卫士等,以及宾利、劳斯莱斯、法拉利、兰博基尼等品牌的主力车型。
海关数据显示,随着中国自主品牌的崛起,进口车需求呈现连年下降的趋势。在2014年进口车达到143万辆峰值后下行,2016~2017年进口增速稍有企稳改善,2018年以来至今持续下滑。2023年,汽车进口规模锐减,全年进口车仅有80万辆,同比下降10%。到了2024年,汽车进口规模进一步萎缩至70万辆,同比下降12%。今年1~5月,进口汽车仅为18万辆,同比下降33%,进口车持续萎缩压力较大。
与此同时,自2019年以来国内汽车市场促销幅度不断增大。2025年6月,豪华车的促销逐步达到26.8%的高位,较上月增加1.1个点,较同期增加3.6个百分点。虽然消费升级推动高端需求较强,但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分流,2024年4~7月,豪华车促销力度持续增大到25.1%。2025年以来,豪华燃油车综合促销幅度一直保持在25%以上,6月更是达到26.8%,为近5年来最高点。
罗磊表示,现在打折之后终端零售价格在90万元的车,3年前售价很可能在130万元左右。看似征税起征点降低了,其实折合到具体车型上,没有太大变化。
缓冲期仅3天体现调控即时性

记者注意到,以往涉及到汽车消费的政策从发布到执行,一般会预留较长一段缓冲时间,但这次豪车税调整则不同,《公告》发布3天后便开始实施。
对此,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解释,这主要是为了迅速响应市场需求和变化,确保政策有效实施。尽管时间紧迫,但考虑到相关政策影响范围明确,且业内对于消费税的调整早有预期,因此快速执行有助于减少市场的不确定性,维护政策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柏文喜告诉记者,因为该政策并非增加全新税种,仅是调整起征点和征税范围,技术层面无需长周期准备,同时为避免经销商或消费者抢在政策落地前突击囤车、购车,造成市场异常波动,所以政策发布与实施间隔时间非常短。这也与2016年首次开征超豪华汽车消费税时“文件发布即执行”的做法保持一致,体现了调控的即时性。
卢克林直言,3天窗口期是典型“快刀”打法,目的是防止车企突击报关、突击开票避税,也避免市场提前囤货炒作。奢侈消费调控历来强调“短平快”,缓冲周期越长越容易滋生投机行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通知》第三条中提出的零售环节销售额,是指纳税人向购买方收取的与购车行为相关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包括以精品、配饰和服务等名义收取的价款。而传统超豪华车一般都会有一些精品和配饰的改变,这些容易通过多张发票等形式漏税。
崔东树表示,本次《公告》再次强调了上述条款,目的是强化税收的权威性。广大汽车经销商应规范合法运营,千万不要心存侥幸。
既要堵漏洞,又要添便利

柏文喜指出,2016年发布的《通知》对所有超豪华小汽车均在“生产或进口环节按既有税率征收消费税”基础上,再于零售环节加征10%消费税。今年发布的《公告》则指出,对没有排气量的纯电动、燃料电池超豪华车,只在零售环节按10%征收,生产/进口环节不再叠加征收额外的超豪华消费税。因此,这部分车取消了原“生产/进口环节的超豪华加征税”,理论上裸车价可以下调,但价格能否直接降至90万元(不含增值税)以内,还要看车企定价策略、品牌溢价和利润诉求。

青岛市二手车行业协会副会长陶文星表示,豪车税起征点降到90万元,让更多高消费群体被纳入征税范围,可以补充财政收入。而且征税门槛刚好锁定超高净值人群,不会影响普通消费者,既调节了高消费,又不给大众添负担。
他认为,豪车税的调整可能会起到“堵漏洞”和“添便利”的双重作用。一方面,因为强调了汽车精品、服务费会纳入计税价格,所以以往想靠拆分价格避税行不通了。另一方面,二手超豪华车交易免征消费税,买二手车更划算。二手豪华车免税有助于直接刺激流通,比如原价120万元的保时捷卡宴,购买二手车能省12万元的税,预计路虎揽胜等主流车型的二手车价格会上涨5%~8%。
另外,零售端消费税的调整也在迫使车企加速电动化。以前,新能源汽车完全免征消费税,这次虽然纳入征税范围,但“只在零售端缴税”的设计,还是给予了新能源汽车“特殊照顾”。
在一定程度上,政策调整还会起到“扶国产、抑进口”的作用。因为消费税调整对保时捷、奔驰G级等进口超豪华车的影响最大,而国产新能源品牌如蔚来ET9、比亚迪仰望因为生产端免税,再加上购置税减免,综合成本优势能够达到40%。《公告》相当于为“国产高端替代”铺路,说不定在超豪华车这一小众市场,不久后就能看到更多“中国造”的身影。
释放绿色发展明确信号

王鹏指出,《公告》的发布释放了两大信号:一是税制公平化,将新能源汽车纳入征税范围,消除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在税收上的差异,体现“技术中性”原则。二是产业绿色化,通过生产环节免税支持新能源车发展,引导车企加大新能源技术研发,加快对超豪华燃油车市场的替代。
而且政策调整与国家税制改革“优化税制结构、促进绿色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一方面,强化消费税的调节功能,通过差异化税率引导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完善绿色税制体系,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等形成协同,推动低碳经济转型。同时,统一传统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的税收规则,减少技术路线差异导致的税负不公,符合“税负公平”的改革方向。
余丰慧表示,《公告》还向汽车行业释放了加强环保、推进绿色发展的明确信号,这与国家税制改革的方向和目标紧密相连。即通过税收杠杆,引导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清洁能源和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同时,此举也是国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步骤。
柏文喜指出,党的二十大以来,消费税改革方向是“扩大征税范围、后移征收环节、稳步下划地方”。本次调整扩大了税基(90万元门槛和全动力类型);在零售环节加征并细化销售额口径,为将来消费税由中央税改为共享税、部分收入下划地方做制度铺垫。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付一夫认为,豪车税调整契合产业发展趋势,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发展下,大量高端新能源汽车定价在原免税线以下,将其纳入征税范围,既保障政策公平,又促使车企控制成本、创新技术,实现产业与税收协同升级。消费税是调节消费与分配的重要税种,扩大超豪华车征税范围,有助于拓宽税基、优化税收体系结构,实现财富公平分配。
袁帅告诉记者,消费税作为国家重要的税收工具之一,具有调节收入分配和引导消费行为的作用。对超豪华小汽车加征或调整消费税,能够体现出税收的公平性原则,让高收入群体在享受高端消费的同时,承担相应的税收义务,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同时,也通过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促进社会公平。同时,这也是国家运用税收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体现,有助于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文:陈萌 编辑:焦玥 版式:李沛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