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驾驶长安CS75Plus,看国产车品质真相,如今有话要说

开了3年长安CS75plus,才明白国产车质量啥样,如今想说点真心话

三年驾驶长安CS75Plus,看国产车品质真相,如今有话要说-有驾

三年前,我站在4S店的展厅里,手指在手机计算器上犹豫地敲打着预算。一边是“开不坏”的丰田传说,另一边是配置堆到眼花缭乱的国产新秀。最终,我咬了咬牙,把钥匙交给了那辆红色的长安CS75 PLUS。为啥?说白了,图的就是一个“值”字!16万不到的价格,给到了双联屏、全景天窗、L2级驾驶辅助,这要是放在合资阵营里,怕是连个中配都够不上吧?当时心里还嘀咕:国产车真有那么神?不会是“样子货”,开两年就各种小毛病缠身吧?毕竟坊间流传着“修车排队修大众,买菜首选买丰田”的段子。如今,这辆车陪我跑了快十万公里,从城市通勤到跨省自驾,经历了寒冬酷暑,它用实实在在的表现,让我对国产车的质量有了全新的认识。今天,就来掏心窝子聊聊这三年的真实体验。

三年驾驶长安CS75Plus,看国产车品质真相,如今有话要说-有驾

先说说外观和内饰,这绝对是CS75 PLUS的“门面担当”。三年过去了,每次从地下车库走向它,那张大尺寸的格栅配上犀利的大灯,依旧能让我多看两眼。有人说它像“凶悍的野兽”,也有人说设计太“浮夸”,但不可否认,它的辨识度极高,在路上回头率确实不低。朋友开玩笑说:“开这车出门,感觉比BBA还有面子!”进了车厢,最抓眼球的莫过于那两块并排的大屏,科技感瞬间拉满。红黑撞色的座椅不仅运动,长时间驾驶包裹性也很不错。用料方面,你能摸到的地方基本都是软质材料,这在同价位合资车上可是少见的厚道。不过,时间久了也发现些小问题,比如副驾前方的饰板偶尔会发出轻微的异响,需要自己动手处理一下。但想想,谁家新车能保证三年一点声音没有呢?瑕不掩瑜,这套内饰的设计和用料,在这个级别里依然是第一梯队的水平

三年驾驶长安CS75Plus,看国产车品质真相,如今有话要说-有驾

再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底盘。我这台是2.0T版本,匹配爱信8AT变速箱。坦白讲,刚提车那会儿,怠速时方向盘确实能感觉到一丝震动,尤其空调开启后更明显,这也是那位吐槽车主提到的痛点。但开了段时间后,我渐渐习惯了,或者说,被它充沛的动力表现“收买了”。一脚油门下去,那种随叫随到的推背感,是很多自吸车型给不了的。特别是跑高速超车,信心十足。至于那位奇骏车主说的起步轻盈,我觉得更多是调校风格差异。CS75 PLUS的油门初段不算贼灵敏,但它胜在后劲足,动力输出线性且持续。说到底盘,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有人觉得过减速带“蹦跶几下”,像是要散架;而我却认为它的调校很有韧性。相比奇骏那种一味追求舒适的“棉花糖”悬挂,CS75 PLUS在过滤颠簸的同时,保留了足够的路感和支撑性。快速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当,给人很强的驾驶信心。可以说,它的底盘是偏运动兼顾舒适,而不是一味求软。当然,如果你追求的是日产那种“沙发”般的乘坐感,那它可能不是你的菜。

三年驾驶长安CS75Plus,看国产车品质真相,如今有话要说-有驾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质量和可靠性。三年下来,除了正常的保养,这车没进过一次修理厂。电子系统?那位车主说的车机卡顿,我的倒是还好,可能是2.0T旗舰版的硬件更强一些。但倒车影像清晰度一般,晚上确实费劲,这点我认同。高配带来的丰富功能,比如自动泊车、全景影像,用起来确实方便,但也意味着潜在的故障点多。不过,就像家里电器用久了也可能出问题,不能因为个别案例就否定整体。国产车进步最大的,恰恰是曾经最薄弱的“三大件”稳定性。长安的蓝鲸发动机和爱信变速箱的组合,经过市场检验,口碑相当不错。维修保养费用低,配件也便宜,这是实实在在的优势。保值率?确实不如丰田本田,但想想你省下的购车差价和配置享受,这笔账怎么算都不亏。

三年驾驶长安CS75Plus,看国产车品质真相,如今有话要说-有驾

三年时光,CS75 PLUS早已从一个“试验品”变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它让我明白,今天的国产车,早已不是“廉价”和“低质”的代名词。它们在设计、配置、动力上的突破有目共睹,而在核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上,也正在迅速追赶甚至超越部分合资品牌。我们不必盲目追捧,也不该戴着有色眼镜去审视。那么,当一辆国产车用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证明了自己,我们是否还应该固守“买国产就是赌运气”的老观念呢?

三年驾驶长安CS75Plus,看国产车品质真相,如今有话要说-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