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

2025年车市都被说成是生死之年了,整个行业都跟打仗似的,刀光剑影。有些车企大佬去年还信心满满,今年就频频叹气,“活下去”成了最走红的口头禅。老百姓看热闹,业内人看门道,这么个局势里,谁能活下来、谁能过得滋润,那才是硬本事。偏偏在这么卷的市场,一个被贴着国家队标签的岚图,却在逆势中杀出重围,销量飙升,让人忍不住多看一眼。

这么大的市场、这么多企业,为什么偏偏是岚图?东风系的后生,怎么就突围了,这问题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难道只是因为有“国家队”光环?还是有别的一些门道?我倒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就是咱们平时忽略掉的一些“老实做事”的细节。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如果问,岚图到底靠的是啥?其实,“产品硬不硬”是所有行业的王道。没两把刷子,别说爆款,连活下去都难。但这“硬”,不是吹牛的那种,是真能拉出来溜溜的——CEO卢放就是一活生生的例子。

这年头高管营销各种造势,喊口号、玩段子、斗社交,全是为了博关注。但卢放什么路子?工程师出身,人家玩的是最傻、最直白、最实在的方式——自己测自己的车。什么空气净化、防毒面具、悬崖自动泊车、蒙眼体验……零距离拍板,用肉身给产品背书。这种硬核试验,看着就踏实。当用户质疑车的健康体验,他一头扎进烟雾里亲测空气净化;用户怕自动泊车不准,他把车开到绝壁上现场验证。哪怕是车里的人机交互,也直接蒙眼测试,不留情面。

一时间,全网觉得好玩、有料,也觉得靠谱。以前企业家都在台上站着吹,卢放倒好,直接下场当试验品,把自己当小白鼠。这是行家,是真给老百姓当真。工程师文化不就是这样的吗?你相信自己做的东西,敢给自己用,也让用户信得过,这就是“铁底子”。

这信任怎么来的?不是一句“线上线下”能办到。你得真金白银把所有技术都晒出来,让用户看到:“哦,原来你们这产品不是纸上谈兵,关键时刻都敢自己用命试。”岚图的底气其实不是国家队给的,是把“硬核产品力”用最直白方式摆上台面,让用户自己来验货。这才是真正的“营销”,不是嘴皮子,是“技术力变现”。

只是产品硬,够不够?现在不一样了,时代变了,人们的消费习惯也变了,企业早就活在用户的嘴里了。听劝,愿不愿意被用户指挥,也是很考验企业的事儿。比如岚图的“满配”哲学,和别家的“扣扣搜搜”不同。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今年八月,岚图上新了个大动作,岚海智混技术,全球首个800V高压混动,把续航、快充一块解决了。更狠的是,技术发布没糊弄,发布会刚下一周,新车岚图梦想家搭载这项技术就预售了,技术跟量产之间没“缓冲带”,直接兑现承诺。这就让用户有点觉得,买岚图不是买“未来”,而是在买“现在能用的东西”。

新款梦想家MPV,电池直接砸62.5度,续航拉到350公里,这个数据别说同类混动MPV了,几乎都翻了个倍。大电池、超混动,这都不是在实验室吹的,是车展上就能摸到的。所以说,最怕的是“发布会一时爽,量产全靠等”,而岚图这次硬怼:“你说了算,我就马上落地。”这就是“听劝”,不是被动的,是主动把用户请进开发流程里。

还有岚图知音,整车砸进去5亿研发资金,做了一千多项升级,搞得玩车的都不淡定。产品战略也硬气,“入门满配”,什么零重力座椅,冷暖箱,按摩通风加热……通通上车。其他牌子的套路是逼你升级包、选装加钱,岚图直接上“满汉全席”,买车不让你出选择题。“满配起步”,其实就是尊重用户的“我懒得选,你给我配好的”心理。用户不想研究规格表,不想被“拆分价格”绕进去,随便买一个版本都带炫酷配置,这才叫懂用户。

这些看起来是表面“阔气”,其实背后是技术团队跟用户共创。车圈最常见的是,用户提一堆建议,企业装听不见,产品经理离用户十万八千里。但岚图这套路不一样。我身边有朋友用岚图APP反馈露营模式电耗优化,不到一个月,OTA更新就推出来了。又比如车友群里玩机界面不顺,产品经理会匿名潜水收集,随后的新车直接改。不是大摇大摆说自己“听劝”,是真正把用户意见拽进工厂流程。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这样一来,用户都觉得自己不是“买车”,而是“参与造车”。大家提一嘴小建议,结果下个月新车里真见到了。岚图抓住了这种真实参与感,让用户觉得自己身上有点“主人翁”,不是花了钱就完事。这一套下来,品牌信任度自然而然拉高,用户自己就成了免费广告员,朋友圈里掏心窝子地推荐。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用大白话说,企业“听劝”没啥新鲜,但真正敢共创、敢让用户进来拍板,这是新时代的原动力。不是“把用户当上帝”,而是“跟用户做朋友”,有问题一起聊,有想法一起试,有小bug一起修。谁能把用户当兄弟,谁就有未来。

至于营销,说实话,岚图的风格也值得玩味。其实大家也烦那些“金句老板”,说一套做一套,跟群众隔着十八层滤镜。岚图的高管呢,有点儿“祛魅”,不装大,没架子,该下场就下场,微博评论区就直接回复。像邵明峰那样,车展结束发微博,直接报数、报进度,甚至邀网友坐摊喝咖啡。有事就说,有问就答,不装逼、不端架子。这样的企业文化吧,看着舒服,用户有问题就去找,感觉对面不是一块铁板,而是真有人在听你说话。这信任比啥天花乱坠的广告都管用。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你想想,这样一家没有架子的企业,高管都能当“网友”,用户能当“编外体验官”,品牌凝聚力能不强吗?大家玩车,玩成了组织,出了新车就帮忙宣传、出bug就组团反馈,这其实是一种很深的品牌社群。不是那种“花钱买服务”,是大家一块帮企业成长。这种关系,才叫“护城河”,也是别人学不来的。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到了最后你会发现,岚图的逆袭,是“硬核实力”加上“用户共情”的双重胜利。这不是只靠国家队标签,更不是吹牛,把产品做到底,用户说啥你真听,然后过程里还把所有事说得坦坦荡荡。市场再残酷,哪怕车市大洗牌,能做到这三点,谁怕谁?

而且这套体系不是不能学,但关键是“舍不舍得”。很多企业习惯了高高在上,把用户当数据,把反馈当背锅,最终丢掉了最宝贵的东西——用户的信任。岚图的故事,归根结底,是尊重常识、耐心做事,不急不躁、肯下笨功夫,把用户当朋友,一起搞事情。

大行情变幻,那些只追短期爆发的,一波过去啥都没了。只有把用户和产品都揉进灵魂里的公司,才有穿越周期的底气。到了最后你会发现,中国车企的最大创新不是技术领先一分一秒,而是企业肯不肯、敢不敢让用户参与、让用户监督、让用户做老板。这才是长期主义的真理。

岚图今天卖爆了,是巧合吗?是运气吗?我看不是,还是那句话:“脚踏实地、真心对待用户”,才是唯一的出路。那些嘴上说“客户至上”,其实也都该去看看岚图这些日常——这才是打得通天的真招。至于以后别家能不能跟上,市场才是唯一的判官。但只要岚图还这路子,谁说后面的故事不会更精彩?

岚图逆势销量涨,高管真测新车,用户建议被及时采纳-有驾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