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

说实话,我一开始也想不通。

这事儿摆在桌面上,怎么看都有点奇怪。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你看啊,现在聊到车子智能,特别是自动开,你脑子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名字是啥?八成是华为。那套东西,确实猛,网上到处都是视频,看得人一愣一愣的。

可结果呢?德国那三家,奔驰、宝马、奥迪,就是我们常说的BBA,跟商量好了一样,集体扭头,找了一家叫“魔门塔”的公司。

魔门塔?

很多人估计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这谁啊?

放着一个名满天下的技术尖子生不要,去牵一个感觉有点陌生的“同学”的手。这帮德国巨头,是不是脑子没转过来?还是背后有我们不知道的大戏?

这事儿,其实不能当成去菜市场买白菜,今天这家便宜买这家,明天那家新鲜买那家。

这更像是在“招上门女婿”。

区别太大了。

华为的方案,用一个最火的比喻,就是“拎包入住”。给你一套装修得富丽堂皇的房子,家电、家具、网络全齐活了,而且都是顶配。你只要带着人住进去就行。爽不爽?太爽了。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但有个问题,房本不是你的。

你不能随便换沙发,不能砸墙,甚至连物业费怎么交,都得听人家的。你只是个住客,不是房主。

魔门塔给的是另一套玩法。它扮演一个顶尖的设计师,只给你出最核心的设计图纸,也就是那个“算法”。至于这房子怎么盖,用什么砖头,刷什么颜色的漆,买什么牌子的沙发和电视……全听你的。

房子,彻头彻尾是你自己的。

现在你再看BBA,这帮玩了一百多年汽车工业的老牌贵族,他们骨子里最看重的是什么?

是掌控。

他们习惯了自己是“链主”,从发动机到一颗螺丝钉,都得自己说了算。让他们把最核心的大脑——未来的智能系统——完全交给别人,只负责造个车壳子和四个轮子?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这就等于把“灵魂”交出去了。

车评人常说的“交出灵魂”,听着玄乎,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让他们给华为“打工”,这比杀了他们还难受。

所以,这不是技术好不好的问题,是“谁当家做主”的问题。

而且,这里面还有人情世故。

你想象一个场景,一个“德国工业圈”的饭局。

桌上坐着BBA的老总,旁边呢,是博世(Bosch)、大陆(Continental)这些公司的头头。这帮人可不是今天才认识,那都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老交情,祖辈就开始一起合作了。你家的变速箱,我家的传感器,他家的底盘,大家一起,才有了德国汽车的辉煌。

这是一个利益捆绑极深的“朋友圈”。

华为来了,能力很强,但他说:“各位老哥,你们都歇着吧,活儿我全包了。”

这一下,等于直接把博世这帮老伙计的饭碗给端了。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BBA要是选了华为,回头在饭局上怎么跟这些老兄弟交代?这不仅仅是商业背叛,更是对整个德国工业传统体系的冲击。大家以后还怎么玩?

魔门塔就聪明多了。

它说:“各位大佬,我只负责动脑子(软件),动手的事(硬件),还跟以前一样,该谁干谁干。”

你看,宝马可以继续用博世的控制器,奔驰也能继续采购大陆的雷达。大家都有饭吃,BBA还能用上最新的技术,又不破坏几十年的老关系。

这叫情商。

这种“我来攒局,大家一起发财”的模式,显然比“我来通吃,你们都靠边站”的模式,更适合BBA这种江湖地位的老大哥。

当然,面子是面子,里子更重要。

安全感。

这东西对BBA来说,是双重的。

第一重,是技术上的安全感。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我把华为和魔门塔的路线,比作一场“龟兔赛跑”。

华为是那只兔子,技术非常激进,追求一步到位,直接搞“无图城区自动驾驶”,效果炸裂。这就像一个天才少年,上来就想解开世界级的数学难题。很酷,但中间会不会出岔子,谁也说不准。

魔门塔呢?更像那只乌龟。

它从最基础的L2级辅助驾驶开始干起,跟上汽合作的智己汽车,已经跑了几千万甚至上亿公里的真实路况了。它用海量的、不起眼的数据,一点一点喂养它的算法,让它慢慢进化。

这条路,慢,但是稳。每一步都踩在坚实的地面上,都经过了市场的反复捶打。

对于BBA这种把“安全”刻在脑门上的品牌,你是愿意选那个一路狂奔、但前途未卜的天才,还是选这个步步为营、记录良好的三好学生?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答案很明显。他们宁愿要“稳稳的幸福”,也绝不敢赌“心跳的刺激”。根据一些行业研究,比如麦肯锡的报告就指出,传统豪华车企在引入颠覆性技术时,风险规避是首要考量因素。

第二重安全感,就更现实了。

华为,现在还在美国的“实体清单”上。

这是一个谁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BBA不是只在中国卖车,它们是全球企业,欧洲、北美是他们的大本营和重要粮仓。如果核心的智能系统用了华为的方案,万一哪天海外市场政策一变,说用了华为芯片或系统的车不许卖,那BBA怎么办?

这等于给自己装上了一个定时炸弹,遥控器还在别人手里。

这种地缘政治的风险,对于一个年销售几百万辆车的跨国巨头来说,是根本无法承受的。

所以,即便华为的技术再诱人,光凭这一点,BBA的董事会就不可能投票通过。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最后,还有一个最核心、也最未来的东西。

数据。

如果说以前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那现在和未来,汽车真正的“命根子”,是数据。

你的驾驶习惯,你常去的路线,你在什么情况下会急刹车……这些数据,是喂养人工智能、让自动驾驶越来越聪明的“粮食”。谁掌握了数据,谁就掌握了未来汽车工业的话语权。

这玩意儿,比石油还珍贵。

现在全球对数据安全管得有多严?欧洲有GDPR,咱们中国有《数据安全法》,条条框框都规定得死死的。数据存在哪,怎么用,能不能出境,都是极度敏感的问题。

魔门塔的模式,数据是存在BBA自己的服务器上的。数据归车企所有,怎么处理,怎么合规,BBA自己说了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而华为的全栈方案,数据怎么流转,存在哪里,对于车企来说,就像一个“黑盒子”。要把自己最宝贵的资产,放进一个自己看不透的盒子里,你觉得BBA能睡得着觉吗?

所以你看,把这些事儿一层层剥开,BBA的选择,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这根本不是一次简单的技术选型。

这是一场关乎控制权、朋友圈、安全感和未来命脉的战略宣告。

他们要的,是一个能并肩作战的“智能副驾”,而不是一个想抢方向盘的“新司机”。

BBA放弃华为转投魔门塔,高端智驾选谁背后,有何隐情-有驾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