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子公司一天内增资200亿元,李斌站在悬崖边押注未来,这场豪赌只许胜不许败。
7月10日,蔚来同时干了两件大事:一边是乐道L90以19.39万元的震撼价杀入市场,另一边是两家核心子公司合计获得200亿元注册资本增资。
销售服务公司注册资本从110亿跃升至230亿,科技公司从180亿增至260亿,一天之内,蔚来的账面多出200亿弹药。
对一家一季度净亏损67.5亿元、累计亏损超千亿的新势力来说,这笔钱堪称救命血包——账上即时动用现金仅剩81亿,按此亏损速度,蔚来的钱袋子撑不过两个季度。
01 生死时速:千亿亏损下的闪电输血
工商变更信息刷新的那一刻,资本市场立即给出反应:蔚来港股单日暴涨7.79%,创下三个月新高。这200亿不是债转股的数字游戏,而是母公司蔚来控股的真金白银现金注入。
背后的推手不言而喻——合肥国资。这已是安徽方面4个月内第二次加码蔚来,累计注资规模突破200亿。
自2020年首次注资70亿以来,合肥对蔚来的支持累计超百亿,带动当地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000亿。
“注册资本变更直接反映股东对企业的信心,”一位汽车行业分析师指出,“在当前资本环境下,如此规模的增资相当于救命弹药”。
资金用途直指蔚来命门:支撑F1/F2自营工厂建设,加速自研芯片量产,构建更高效的直营销售网络。7月初,蔚来正式注销与江淮合资的“江来制造”,彻底告别代工模式。
02 手术自救:李斌的刮骨疗毒
千亿亏损的重压下,李斌开始对自己一手创建的企业动刀。2025年初,他在内部推行CBU经营机制,每个业务单元必须证明自己的投资回报率。
一场残酷的筛选开始了:年初提交的500多个项目中,一半被直接砍掉。在乐道品牌,一线人员缩减40%,销量却反增40%,成本控制立竿见影。
技术降本成为关键突破口。蔚来自研的5纳米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已量产装车,推动单车成本直降1万元。新车型通过零件通用化再砍10%成本,为毛利率回升打开空间。
李斌设定了明确的财务目标:第四季度销售管理费用率压到10% 以内,研发费用率降至7%以下,毛利率重回17%-18%区间。这些数字背后,是蔚来能否活过2025年的关键指标。
03 换电突围:从烧钱黑洞到盈利引擎
7月9日,G5011芜合高速福山服务区换电站启用,标志着蔚来高速换电站总数突破1000座,建成覆盖全国的“9纵11横16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
四代换电站最快换电时间仅需2分24秒,单站日服务能力达480次,效率比超充提升10倍。“换电自由是电动车的终极体验,”蔚来能源副总裁沈斐如此定义这一体系。
更重要的转变是商业模式升级。随着多家“国家队”入局联合建设,换电业务正从烧钱黑洞向盈利引擎过渡。这个曾被质疑为“移动充电宝批发站”的业务,如今成为蔚来差异化竞争的核心筹码。
04 乐道L90:19.39万的背水一战
7月10日晚,李斌站在乐道L90旁讲了160多分钟,创下他个人发布会时长纪录。这款车承载着蔚来下半年全部希望。
作为车长5.145米、轴距3.11米的“家庭大三排纯电SUV”,L90的电池租用版定价19.39万元,比同级理想L9、问界M9便宜一半以上。
李斌的顺口溜“座座都是VIP,六人十箱无压力,前后都能装行李”,精准戳中家庭用户痛点。舍弃激光雷达等炫技配置,全系采用纯视觉方案,L90展现出蔚来少有的实用主义。
乐道品牌正在“脱蔚来化”——不再刻意强调高端科技,而是用家庭语言重新对话市场。这种转变直接反映在销量上:6月乐道单品牌交付冲到6400台,创今年新高。
05 三线作战:蔚来的生死赌局
蔚来正以三线并进的策略进行最后一搏:
技术卡位方面,5纳米芯片神玑NX9031量产,自研操作系统SkyOS落地,构建长期竞争力;
品牌布局上,蔚来主攻高端,乐道抢占家用市场,萤火虫覆盖入门用户,形成完整价格带覆盖;
成本控制端,CBU机制迫使每个业务单元精打细算,零件通用化和自研芯片持续降低单车成本。
“蔚来的钱都亏在明处,亏损千亿的底色是600亿研发,”李斌在合肥工厂直播中强调。2024年,这家企业仍计划投入130亿研发资金,押注智能驾驶芯片等核心技术。
然而窗外强敌环伺:特斯拉降价狂卷,小米YU7虎视眈眈,比亚迪步步蚕食市场份额。市场留给蔚来的时间窗口,或许只剩一个季度。
200亿不是终点,而是李斌背水一战的筹码。当乐道L90用19.39万的定价击穿市场心理防线,当换电站突破3400座覆盖全国,当自研芯片实现量产装车,蔚来已亮出所有底牌。
新能源汽车的牌桌上,李斌将千亿亏损换来的筹码全部推向了赌桌中央。这场赌局只有两个结局:赌赢了,中国新能源牌桌必有蔚来一席;赌输了,千亿亏损的墓碑上将刻满教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