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修理厂的大灯把新款问界M7的车身镀上一层朦胧的光泽。地面还有没擦净的泥点,一只断掉的羽毛静静斜躺在车头,空气里带着淡淡的皮革气味和新电子设备的余温。副驾驶座椅上,一个试驾过的人还留下一包口香糖;车内三块屏幕亮着,占据视线的中央——科技展的感觉胜于汽车。
许多人走进车里都会忍不住摸一摸那套号称“棉花糖”的座椅,再来句“现在的车真高级”,然后顺手拍照发朋友圈,好像晒一晒就能分享固定收益。独立三屏和四座按摩座椅这些新配置,听着就像是办公室的部门福利,或者哪个赌场老板新定制的沙发。本以为车只是个代步工具,如今像个流动的头等舱——如果你愿意,你可以在车里看连续剧、打游戏,连路上堵车都不再是难以忍受的煎熬,反正屁股下按摩,眼前大屏幕,一脚电门,城市的烦恼仿佛跟着车门自动吸合的那一下,全被甩在了外面。
表面上,这是技术堆料的直接展现,无论是韶华杏、琥珀棕还是新出的赤茶橘配色,都在竭力证明这个行业的“用心”。内饰每一寸都变得软糯,配以木纹和隐形空调出风口,把“细节即豪华”这句话践行到了极致。但作为旁观者,我总忍不住琢磨,是谁最需要这些笼统到极致的舒适感?
你坐进这样的车里,大概率会被屏幕吸引过去:10.25英寸全液晶仪表盘把行车信息推到眼前,15.6英寸中控大屏把车内控制和娱乐都堆到一起,甚至后排还单独安排了专属娱乐屏。制造商设想了一种理想:中国家庭能在旅途中像客厅一样各享其乐,父母不争吵,孩子不吵闹,人人都有自己的娱乐空间,屏幕用得多了,情商是不是也能跟着升级?光靠沙发和大屏,这题好像不太好解。
再多说一点,座椅的10层叠层设计和超过100毫米的发泡厚度,乍听像是什么床垫行业跨界——但这世界只要打上“科技”“首发”等字样,再离不开“全车通风加热+按摩”噱头,就总能卖出新奇体验。四座皆有按摩,最多9档,理论上甚至堵在立交上都能按一遍全身。只不过,以往警察和法医关心的是座椅留下的指纹与纤维,现在怕是要多研究下座椅的马达还有是否残留按摩模式日志。电动调节十二向、后排座椅可在117°到127°调整——这精确度让人有种测量犯罪现场角度的既视感。但真到现场,大多数人的后排都用来堆着快餐袋和工作包,有几个真的把座椅调到独一无二的最佳角度?技术存在,但总是低头服从现实。
可别忘了,“全包门设计、带防夹电动踏板、四门电吸”这些配置,也是铁证如山地提醒着现代用车焦虑——怕磕、怕碰、怕被夹、怕忘关门。以前的座驾坏在路边,最多是骂声“破车”;现在花了几十万,哪怕只是一点小剐蹭,也足以让车主怀疑人生。这种高配的安全感,像是高级住宅里24小时值班的保安——并非真有多少危险,而是安抚焦虑的代价越来越贵。
至于动力与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升级,又是车圈常规剧本。早年间大家热衷于聊发动机参数,今天则进入了“你家L2,我家L3”的比拼。智能化潮水下,一台中型SUV被装饰成流动智能终端,不开车仿佛亏了科技股的升值空间。但智能再智能,真遇上路面复杂、系统误判,驾驶变成了人和机器一起头铁的较量。有多少死磕AI驾驶的工程师,转头买车还不是把注意力锁死在油门和刹车上?职业病而已,我们都是半信半疑的拥趸。
其实,市场卷到今天,问界M7这套全能装备,不是豪华的终点,更像是中产焦虑的下一步。荟萃所有能堆的配置,不放过每一个可以加价、可以展示和可以社交的平台。坐在后排享受八气囊按摩时,可能你想不到当年被推销“电动按摩垫”的中年人,是不是才是真正洞悉未来趋势的行家。毕竟,科技配置和豪华舒适,变成争夺家庭幸福的消费神话时,人和车之间的关系真的会越来越近,还是越来越远?
说白了,车评再专业,也掩盖不了问界M7做的就是:用多屏和按摩把车主按得服服帖帖,堵车时能按摩,吵架时能看剧,生活无缝衔接到交通工具。一边是移动的舒适堡垒,一边却是人和人隔着屏幕越来越熟练的冷淡。你会为这些“升级”买单吗?或者说,你相信智能和舒适真的能解决焦虑,还是只是让焦虑有了更多种形式?
有时候,技术进步像按摩椅,上手新奇,久了也麻木。三屏也好,九档按摩也罢,其实都是体验堆料的产物。但问题是,这世界真能靠多一块屏幕,便解决每个人路上的问题吗?还是说,到头来,所谓的“升级”,只是让大家在新的舒适区里,多了一层疏离的外壳?至于答案,怕是和那包剩下的口香糖一样,留下等待下一个有心人细细咀嚼。
你会花钱买这些“幸福感”吗?还是觉得该回到一辆只让你安静开车的“基本款”?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