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蔚来ES8的发布,犹如平地惊雷,瞬间引爆了新能源汽车市场。订单量据称已远超今年4万辆的产能上限,甚至一度导致APP预订页面崩溃,这无疑是产品策略的巨大成功。然而,在订单狂潮的喧嚣之下,蔚来创始人李斌却抛出了一枚重磅炸弹:若用户无法在年内提车,公司将全额补贴明年新能源车购置税退坡的差额。这究竟是一份对消费者的慷慨“兜底”,还是一场考验企业商业诚信与用户信任的豪赌?
蔚来全新ES8,这款纯电大三排六座/七座SUV,以其29.88万元起的BaaS电池租赁方案,成功将高端纯电SUV的门槛大幅拉低了12万元,直接对标增程车型,精准切入了家庭用户市场。其长达5280mm的车身和3130mm的轴距,使其成为中国市场尺寸最大的纯电SUV之一,加之全域900V高压架构、双电机520kW峰值功率、零百加速3.97秒的强悍性能,以及未来支持5C充电的120kWh自研电池的规划,无疑都戳中了消费者的G点。市场反响之热烈,甚至让蔚来APP的预订页面一度崩溃,据接近蔚来高层人士透露,自9月20日晚锁单以来,全新ES8的大定数量已经超过了蔚来公布的今年4万辆产能上限。李斌本人也表示,近10天有15万人试驾,锁单情况远超预期。
然而,订单爆棚的喜悦背后,是蔚来严峻的产能压力。李斌坦言,今年剩下三个月,蔚来与合作伙伴协同的产能仅为4万辆,且进一步增加难度巨大。这意味着,大量新ES8订单将不可避免地延期至明年交付。在此背景下,蔚来的“兜底”承诺显得尤为关键。根据国家最新政策,2025年12月31日前购买的新能源车仍享受购置税全免,最高减免3万元;但从2026年起,购置税将减半征收,最高减免1.5万元。这意味着,每辆延期交付的ES8,蔚来可能需要承担高达1.5万元的购置税差额补贴。若订单延期规模庞大,这笔潜在的巨额支出,无疑将对蔚来本已承压的财务状况构成巨大挑战。
蔚来并非没有前车之鉴。其在2019年前后曾遭遇资金链危机,后得合肥政府相助才得以重生。尽管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190.1亿元,环比增长57.9%,净亏损环比收窄超30%,并预计第三季度交付量将达到8.7万至9.1万辆,力争第四季度实现盈利,但其产能爬坡和交付周期一直备受关注。李斌曾表示,蔚来预计乐道L90在10月份能爬产到1.5万辆,ES8到12月也能爬产到1.5万辆。但即便如此,面对远超预期的订单量,要在年底前完全消化所有ES8订单,仍是“蜀道难”。
企业过度承诺的风险在于,一旦无法兑现,将严重透支消费者信任,损害品牌长期积累的声誉。商业诚信的建立需要长期积累,而信任的崩塌往往只在一瞬间。蔚来在多品牌战略(蔚来、乐道、萤火虫)和技术研发(第五代换电站、长寿命电池战略)上持续投入,力求实现业绩拐点,此次的“兜底”承诺,既是其面对市场竞争的策略,也是对自身服务能力的一次极限挑战。平衡用户权益与企业可持续发展,是所有新能源车企在后补贴时代必须面对的课题。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和政策环境,企业需审慎评估承诺的可行性与潜在风险。蔚来的“兜底”承诺,无疑展现了其以用户为中心的理念,但最终能否转化为坚实的信任,将取决于其能否高效提升产能,并以透明、负责的态度应对可能出现的交付问题。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补贴时代迈向市场竞争的深水区,企业唯有将诚信融入血液,方能行稳致远,赢得未来。让市场检验承诺,让时间沉淀信任,是企业与消费者共同的期待。毕竟,在资本的寒冬和市场的内卷中,任何一次对用户信任的透支,都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