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为人生最大的困惑,是活着的意义,后来才明白,更困惑的是:为什么明明4S店在拐角,拖车却像在玩绕口令,死活要拉你绕地球一圈,最后再送到门口?对不起,灵魂和车辆一样,都不能抄近道。高速追尾的事故现场,人生第一场“4S店绕行跑”,终于让我花1560元补上了高价生活常识这一课。全程下来,自尊心自燃,钱包自焚,只有规则不可战胜地傲立于车祸废墟之上,让人怀疑,是不是只有等天塌下来,才允许我们不绕个停车场?
说来尴尬,原本那天也没想挑战什么规则,更没想着一次性体验制度的坚硬。就是平凡一下午,路堵得像考验耐性的极限节目,老公慢慢悠悠地顶着方向盘,我在副驾出神发呆。突然间,前方“咚”的一声,没见红灯亮起,只见老公反应比驾驶证照片还僵硬。踩刹车那一下就跟自己命运说了再见,结果,我们的车头温柔地吻上了不讲武德的前车。
下车检查,前车后保险杠竟然优雅如初,让我怀疑是不是我们撞了一台货真价实的空气。可天有不测水箱漏,自己的引擎盖下,水珠悄无声息地流下,和我的眼泪一起,贡奉给高速的神秘规则。老公开门一脸丧气,叹息声飘在风中:“水箱挂了,废了,开不走了。”我心疼车,更心疼自己接下来的麻烦。热腾腾的交警判决很快出锅:跟车距离太近,是你们全责,连怨一句“前车不打刹车灯”都不能。真不愧是全民追责新时代,应有尽有,人人不漏;更不愧是事故流程新生活,处处是坑,坑坑有价。
你问我能不能直接拖去4S店?对不起,流程显然比你的智商更高贵。现场,高速救援的小哥像复制粘贴一样重复标准流程:事故车先到指定停车场,不得抄近道。这话说得斩钉截铁,比婚礼誓词还坚定。这会儿4S店就近在咫尺,我指着导航,试图用“群众利益”打动师傅。他斜瞥一眼,说:“美女,这不是我能决定的。事故车一律拖停车场,没这权限。”他不是师傅,是规则的代言人,把人性和灵活留在了停车场门口。
一场拖车,从挂了水箱的90°仰拍到停车场的黑夜全景,总计花了将近五小时。堵车现场等了近四十分钟,救援车姗姗来迟,犹如王者登场。师傅带着职业表情,掀开发动机盖,淡定说:“必须拖到事故定点停车场。”至于为什么不能直接拖4S店,理由像银行对借钱人解释利息一样丰富。一张1280元的拖车账单扎扎实实拍在我面前,师傅乐于科普:基价280,十公里打底,超一公里15元,你们这点距离加上杂七杂八刚好1280,不贵不贵,便宜得像高速公路的空气。
等你以为到此为止时,惊喜又来了。要将车从停车场再拖到4S店,只200米而已,竟然又要280元。相比这笔钱,我突然理解了出租车司机见到大客户笑颜如花的快乐,毕竟这个行业只论“起步价”,不看个人肥瘦。这哪里是拖车,这分明是钱包里的“轻型减肥手术”。师傅指着墙上的收费标准板,挠挠耳朵:“高速段归高速救援,出了门就不是我的事儿了,地头规矩不能坏,不然以后天价救援又该上新闻了。”
这时候你可能会有一种冲动——是不是师傅和4S店联合打劫?并没有。事实比想象复杂又无趣,根本就是三张红头文件写出来的剧本。文件规定,事故车必须先到交警指定停车场,不许抄近道。为啥?方便清查责任、固化证据,消灭责任黑洞。反正你的方便属于个人小利,证据和责任才是王道,警服印字比你的救援呼声大多了。再想想,大街上那么多“不讲理的人”,没有这些铁规矩,那这社会不得天天变成金刚狼一样的报废厂?
4S店也想多赚一百块,但它连上高速的资质都没有。道路救援这碗饭可不随便谁端,高速作业要拿许可证,作业要专业队。4S店救援车一旦擅自上高速,就跟外卖小哥强势进驻ICU一样,有胆没命,也没执照。你买的保险、上的高速、进的停车场,每一步全都嵌入规矩和证明,让你明白:事在人为其实是神话,事在人托底才是现实。
更反讽的是,流程的复杂,并不是坏事。责任边界分得不能再清。这一波操作下来,不管车怎么受伤,责任对口,扯皮能少一半。高速救援负责A到B,地方拖车负责B到C,万一路上又有谁磕着碰着,开会研讨个三天三夜也能定责。你要是把车直接拖去4S店,后来发现少个轮胎,大家都能推卸得干干净净。现在好了,出了停车场,互不相干。世界上最铁的分界线,不是国境线,是停车场门口救援单。
说到钱,1560元不是师傅的独家秘方,而是湖南省统一出品。基价280,后面每公里加价,短短一小时的拖车养肥一周的心情。全程合规,官方定价,谁都别说肉包子打狗了。哪怕只有200米,也是堂堂280元,逻辑和出租车起步价如出一辙。无论你路程有多近,都得为这行业贡献一个基准态度,把路权变成报价单,把距离变成数字上的诗词大会。
你是不是想问怎么省下这冤枉280元?生活总给你答案,哪怕是斤斤计较的答案。从4S店老油条那了解了秘诀:一早在报保险和报警的电话里明确告诉客服“要拖车直接拖到4S店”,让保险公司和救援公司玩个配合默契。只要愿意公关点流程,很多保险有资源搞定出高速直接送到4S店,一箭双雕,时间和金钱都节约。不过,这只是城市传说,落实到现实,还得看你后台硬不硬,保险杠韧不韧。
当然,这世界最荒诞的不是流程本身,而是你以为自己能灵活变通,结果发现规则比你还会变通。你刚以为高中数学难搞,现在知道了人生“难题”才刚开局。你盘算着一步到位,制度却喜欢多走两步。你想省事省钱,流程偏要让你钱包消肿,让你顺便补上一堂规则经济学。别说4S店了,后悔药都得按照程序排队。
这轮事故流程跑完,我终于体会到,“规则”这东西和空气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却能让你喘不过气。每个成年人都在现实里反复困惑:“怎么就不能通融一下?”可问题的现实答案就是,若每个人都能灵活,最后灵活的不是人,是事故现场。下次遭遇高速追尾,别忙着质问“为何不便捷”,多问句“流程允许吗”,说不定钱包还能剩下一杯奶茶钱。
最后我明白了,人间的许多“冤枉路”,其实是别人受过更大冤枉后铺出来的防火带。你现在多花的,是流程的“走投无路”,你绕的远路,是他人曾经掉进的深坑。每一次被规则绊一跤,都是一次长记性;每一次自嘲麻木,都离通透近一点。你花的不是拖车费,是人生智商税——强制缴纳,拒不退款。
明天要是再撞车,估计我得先把规则精讲一遍,把交警、保险、救援、停车场和4S店凑一桌斗地主。到最后,规则始终赢。至于钱包,不用自我介绍,它已经是规则的眼中钉。你要问下次能不能直接拖进4S店?按我的经验:“能不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愿意再交学费,参加一次现实生活的答辩赛。毕竟,规则的胜利,从来不靠你心情好坏,只看钱包厚薄与流程结实。
生活的真面目,大概就藏在停车场的拐角里,等你绕了够多的冤枉路,才能慢慢看明白。下回见你堵在停车场门口,也许我们还能一起合个影,背景就是高速救援价目表,微笑里全是1560元神圣的皱纹。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