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车厂加关税,美产奔驰返销欧洲添利润,资本市场热议

早上去楼下车库取车,遇上老刘正歪着头看他的那辆老款E级,点着烟说,“听说关税又涨价了,德国车要贵得多。”其实这两年,车主群聊这个越来越多:欧洲那边新协议签完,一群人都在说欧美汽车大变天。老王顺嘴带了句,“特朗普这个人,搞得全世界鸡飞狗跳,汽车老板们怕不是头顶上要插根天线。”

欧美车厂加关税,美产奔驰返销欧洲添利润,资本市场热议-有驾

前阵子美欧俩家打得猛,结果新规把欧产车的进口税顶上去了。记得我那表弟在汉堡做奔驰二手车,说他那边碰上不少客户打电话来问,美国这边加关税,奔驰GLE、宝马X5会不会白送似的掉价下来了。可实际呢,欧洲厂子这些年见惯风浪——说低关税?不算啥,2.5%涨到15%,消费者还能咬着牙掏腰包。听一位本地销售讲,真下狠手要涨到50%,那就得玩命了,但15%吧,日子还能凑合。厂里头老外技术主管咕哝着,“没到翻桌子的地步。”

不过微信群里一哥们吵起来,说别只盯着关税,这两年最大的麻烦其实是跟中国品牌打擂台。理想ONE的爸爸们这会儿在欧洲咄咄逼人,还在拿新能源政策丢炸弹。欧洲车厂一边投巨资搞纯电,另一边又要头疼美国制约。舆论说德国人好像在下赌注,新旧动力一肩挑,有时真像修车厂里那句,“活没干完,喝啥庆功酒?”

欧美车厂加关税,美产奔驰返销欧洲添利润,资本市场热议-有驾

去年我那辆老帕萨特正好换隔音胶条,配件师傅林叔说了句:“这些年欧洲厂子亏怕了,没啥见不得人的。”他还提过个冷门事儿,像宝马和奔驰,现在都在美国有工厂生产,习惯性留点“水表”应对税率波动。就连奥迪也有琢磨往美国搬车型产线的风声。他们这么干就是“布局”,万一哪天本土卖不动,还能逆向出口回欧洲,“绕点路总比开倒车强。”

其实,俄罗斯车友近年一直希望德国、法国车能回归。MSG群里打哈哈,总有人说:“咱这一代开的二手奔驰都快成传家宝了。”但现实是啥?欧洲品牌宁愿目前拖着不进俄罗斯,也不肯担啥风险。反正他们的算盘拨得贼响,顶多把美产奔驰、宝马往欧盟绕点关税贴补,补贴完了还是不进俄罗斯市场。邻居阿芬嘬着饭碗说,“老外花头太多,咱就看看热闹。”

欧美车厂加关税,美产奔驰返销欧洲添利润,资本市场热议-有驾

冷知识插一句,有辆宝马X3在这两年风波里反倒变成“美国货”。某些配置还能见到美规胎压监测和自带空调PM2.5过滤,这事技术群师傅笑着嘲讽“美帝标签贴全车。”倒是最近国产新势力有些高阶配置慢慢在欧洲车流行,比如自修复车漆什么的,欧洲那边其实大厂还没普及。老莫在车友圈内调侃:“欧洲老大哥都还没咱们新锐懂行。”

说到底,欧洲车厂表面稳,其实私底下都劲小儿八怪。新关税出来那天,奔驰股票居然还涨了。彭博社的分析师算账给出个数字,宝马、奔驰加起来,利润多出来40亿欧元。听着像玩笑,实际上老外们在资本市场这套玩得比造发动机还顺。

欧美车厂加关税,美产奔驰返销欧洲添利润,资本市场热议-有驾

但俄罗斯那边,买车的不太乐观。国产轿车没啥技术迭代,车友私底下直喊驾控生硬。偶尔还有修车迷信,什么“只要换上德国火花塞,马力蹭升十匹”的谣言反复传。讲起来,从前路边摊都贴“原装德国滤清器”,现在德国货一稀缺,倒更香了,都是供需效应。

翻回头说,那些还冒着“重返俄罗斯”念头的行业专家,几乎没人真下场。毕竟风声浪大容易翻船。倒是隔壁老朱曾经做汽车零件生意,去年接到“美国进口刹车片”大单,最后正被莫名其妙扣住转口权,不了了之。

最后一句,师傅开口挂在嘴边:“汽车这玩意儿,涨跌全凭明天的风顺不顺。”别看咱私下都吐槽国产没进步,真要是美国车大举来袭,怕是要“先喝几杯压压惊”——话音刚落,铃声响起,车友群又开始新一轮热议,有人晒刚修好的科尔维特Z06照片,说全城罕见,维修都得预约半个月。欧洲车、日本货、中国新锐,美国肌肉,都流转在这片路上,巨头们折腾归折腾,车主还得合计下周加油钱要不要囤点,至于哪国回哪国,那事谁说得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