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开几年后,车损险还值得买吗?一文说透,车主必看!

每年到了给车子续保险的时候,很多车主朋友们都会面临一个不大不小的纠结:看着保单上那一长串险种,特别是那个占了大头的“车辆损失险”,心里总会犯嘀咕。

新车买它,天经地义,可这车子一年一年变老,车价也一天不如一天,这车损险还有必要年年都买吗?

身边不少开了七八年车的老司机都说早就把这项给停了,省下的钱都够小保养好几次了。

车开几年后,车损险还值得买吗?一文说透,车主必看!-有驾

这背后到底是一笔怎样的账?

今天,我们就把这件事从头到尾说清楚,让大家心里都有个谱。

咱们得先明白,车损险保的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你的车子自己出了事故,不管是撞了墙、撞了树,还是自己开车不小心开进了沟里,只要是造成了你车辆本身的损失,保险公司就负责赔偿修理费。

对于一辆刚从4S店开出来的新车来说,这个保险可以说是安全感的最大来源。

新车价值高,任何一点磕碰都让人心疼不已。

更重要的是,新车的维修费用相当昂贵,尤其是在品牌授权的4S店。

可能就是一个小小的追尾,换个保险杠,再做个喷漆,费用清单拉出来就是四五千块,要是碰上的是豪华品牌,这个数字翻一两倍也是常事。

而一年的车损险保费可能也就是三四千块钱。

用一个确定的、相对较小的支出,去防范一个不确定的、可能很高的维修风险,这笔账在车辆还“年轻貌美”的时候,怎么算都是划算的。

所以,新车落地后的头三四年,绝大多数车主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购买车损险,这是一种非常理性的选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情况开始发生微妙但根本性的变化。

车开几年后,车损险还值得买吗?一文说透,车主必看!-有驾

当你的爱车陪伴你走过五六个年头,它在市场上的价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残值”,已经大幅度缩水了。

一辆当年花了25万买的车,开了六年后,在二手车市场可能也就值个10万块钱左右。

这时候,你再看保险公司发来的续保报价单,可能会发现一个让人不太舒服的现象:车价已经腰斩,但车损险的保费却没怎么降,可能只是从最初的三千多降到了两千八。

表面上看,保费是便宜了,但我们得算一笔更深层次的账,那就是保费和车辆价值的比例。

新车时,三千多的保费对应的是25万的车价,保费占车价的比例大约是1.2%。

而六年后,两千八的保费对应的却是10万的车价,这个比例一下子就跃升到了2.8%。

这意味着,为了保障这辆价值越来越低的旧车,你付出的成本占其本身价值的比重,实际上是越来越高了。

更关键的一点在于理赔的上限。

保险合同里写得清清楚楚,车辆发生全损,也就是撞到报废无法修复的程度,保险公司的最高赔付金额是按照车辆出险当时的实际价值来计算的,而不是你当年买车的价格。

也就是说,你这辆只值10万块的老车,就算撞成了废铁,保险公司最多也只会赔给你10万。

为了这10万元的最高保障,你每年都支付着接近其价值3%的保费,这个性价比就开始值得商榷了。

很多老司机正是算明白了这笔账,才开始考虑放弃车损险。

那么,究竟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大胆地和车损险说“再见”呢?

车开几年后,车损险还值得买吗?一文说透,车主必看!-有驾

这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答案,但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综合判断,帮自己做出最合适的决定。

首先,要评估一下自己车辆的价值和维修成本。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了解一下你的车现在在二手车市场大概值多少钱。

如果你的车残值依然比较高,比如说还在七八万元以上,或者你开的是一些保有量不大但维修特别昂贵的豪华品牌、进口车型,那么建议你还是继续购买车损险。

因为这类车型的配件价格非常惊人,可能换一个大灯总成就要一两万,修一下变速箱更是天文数字。

这种情况下,一次稍微严重一点的事故,维修费就可能远超你几年的保费总和,车损险依然是重要的“护身符”。

反之,如果你的车是一辆非常大众化的普通家用车,残值已经跌到了三五万块钱,并且它的零配件在市场上非常容易找到,维修成本相对低廉,那么放弃车损险的风险就小了很多。

其次,要诚实地评估自己的驾驶习惯和用车环境。

你是不是一个驾驶技术娴熟、心态平稳的老司机?

你的主要用车场景是在路况良好的市区通勤,还是经常需要长途奔波于路况复杂的高速公路?

如果你是新手司机,驾驶经验不足,或者每天都要面对高强度的驾驶环境,事故风险相对较高,那么保险提供的保障就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那些一年到头也跑不了几千公里,开车四平八稳,只在熟悉路段活动的“佛系”车主来说,发生严重单方事故的概率本身就很低。

车开几年后,车损险还值得买吗?一文说透,车主必看!-有驾

最后,也是最核心的一步,就是进行一次直观的成本效益分析。

一个简单实用的参考标准是:当你的车损险年度保费,超过了车辆当前残值的10%时,它的性价比就已经非常低了。

举个例子,你的车现在只值3万元,但保险公司给你的车损险报价还要三千多,这时候就真的要好好想一想了。

你可以把这笔本该交给保险公司的钱省下来,自己设立一个“修车专用小金库”。

一年三千,三年就是九千。

对于一辆价值不高的老车来说,平时的小剐小蹭,找一个技术靠谱的修理厂,花个三五百块钱就能处理得很好,这笔“小金库”的钱完全足够应付了。

而且,即便是出了小事故,如果选择报保险,来年的保费还会因此上涨,里外里一算,可能还不如自己处理来得划算。

事实上,保险公司对于车龄过大的老旧车辆,也并非那么“欢迎”。

从他们的风险控制角度出发,老车的机械性能下降,线路老化,发生故障甚至自燃的风险都在增加。

因此,很多保险公司会对车龄超过8年、10年的车辆提高承保门槛,或者在条款中加入“按比例赔付”等限制条件,甚至干脆就拒绝承保车损险。

这其实也是市场在用一种无形的手,引导车主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总而言之,车损险买与不买,并非一个简单的对错问题,而是一个动态的、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权衡的经济决策。

它体现了车主消费观念的成熟。

从新车时期的“全面保护”,到老车阶段的“抓大放小”,只保留一份高额的第三者责任险来应对最严重的人伤风险,而将车辆本身的磕碰损失风险自担,这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精明车主的共识。

毕竟,保险的本质是风险管理工具,当维护这个工具的成本逐渐超过了它能带来的实际保障价值时,适时地放手,将省下的钱用在更需要的地方,无疑是一种更智慧的理财方式。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