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车库,那台落地28万的GL8旁边停了辆9万9的五菱,车主盯着看了半分钟,回家翻出了三年前的购车发票

地下车库,那台落地28万的GL8旁边停了辆9万9的五菱,车主盯着看了半分钟,回家翻出了三年前的购车发票

上个月在小区地库,碰见隔壁栋那个开GL8的张哥,正站在我车旁边研究。他车位跟我就隔一个,那天我刚把星光S停好,他从GL8下来,看见侧滑门“哗”一声自己开了,脸色有点不对劲。走过来绕着我车转了一圈,蹲下看悬架,又拉开第二排坐进去体验,最后憋出一句:“你这车多少钱落地的?”我说11万出头,他沉默了会儿:“我那台当年28万,也是侧滑门……”

地下车库,那台落地28万的GL8旁边停了辆9万9的五菱,车主盯着看了半分钟,回家翻出了三年前的购车发票-有驾

侧滑门这配置,以前基本就在20万往上的MPV才能见到。地库停车那个场景,两边车都贴着你停,留给开门的空间可能就四五十厘米,传统车门压根甩不开。我媳妇之前开CRV,每次接孩子放学都得提前去占宽敞车位,要不然后排门一开就怼到旁边车上。星光S这门开口700mm宽、1米2高,50厘米缝隙照样能开,脚往车底一伸,门自己就滑开了。楼下李姐上周提的车,她说现在随便找个位置停,孩子自己就能上下车,解放了。

动力这块儿玩得比较实在。插混版那套1.5L发动机配130kW电机的组合,市区开基本就是电机在干活,我同事跑了两个月,电驱占比能到八成多。他住天河上班珠江新城,每天来回40公里,一个月电费账单47块钱。周末带家人去增城摘荔枝,来回200多公里也不慌,综合续航1100公里够折腾。馈电跑高速油耗4.9L,这数据放MPV里边算省的。不过你要是指望高速超车那种一脚油门窜出去的快感,可能会慢半拍,单挡DHT的底子摆在那儿。

地下车库,那台落地28万的GL8旁边停了辆9万9的五菱,车主盯着看了半分钟,回家翻出了三年前的购车发票-有驾

空间利用算是五菱的老本行了。2+2+3布局,第二排独立座椅能前后挪动20厘米,靠背角度也能调。我175斤的身材坐上去,腿前面还能空出一拳多。第三排不是那种应付差事的小板凳,坐垫离地38厘米,我爸174的个头坐进去说腿不憋屈,比他预想的强多了。有次把第二排调到最后位置,第三排腿部空间还有72厘米,短途两三小时没问题。

后备厢那个设计挺巧妙。平时420升够用,第三排座椅往前一扳,容积直接变1700升,地板还平整。上周帮表弟搬宿舍,塞了五个纸箱、一台落地扇、两个行李箱,空间还绰绰有余。纯电版那个3.3千瓦外放电,上个月五一去从化露营,接了个电磁炉煮火锅,还能给投影仪供电,比那些只能给手机充电的外放电功能实用太多。

地下车库,那台落地28万的GL8旁边停了辆9万9的五菱,车主盯着看了半分钟,回家翻出了三年前的购车发票-有驾

开起来跟以前五菱那种面包车感觉完全不同。前后独立悬架,过减速带车身不会弹得人难受,第三排乘客也不会被颠成表情包。方向盘转起来轻松但不虚位,市区里穿街走巷挺灵活。跑高速的话,100以上车身侧倾会稍微明显点,高车身重心摆在那儿没办法,但隔音控制得可以,120码的时候车里噪音62分贝左右,正常聊天不用提高音量。

中控那块15.6寸屏幕搭8155芯片,滑起来比那些还在用老芯片的竞品顺畅不少。语音识别在后排小孩吵闹的时候,喊一嗓子“关闭天窗”还能准确响应,识别率能到九成多。我儿子在后座看动画片声音开挺大,我说“导航去琶洲”,屏幕照样能识别出来。就是车机生态封闭了点,不支持CarPlay,我媳妇用iPhone有点不习惯。

养车成本算下来挺划算。插混版保险一年4500左右,保养周期一万公里一次,小保300大保600,一年下来不到1000块。纯电通勤按我们这边6毛一度电算,一公里6分钱;馈电状态油价8块,一公里差不多4毛。我那同事一年跑1万5,比他之前开的传祺M6省了4000多块油费。电池质保8年或16万公里,电机电控终身质保,这个承诺在10万级别算给足了底气。

地下车库,那台落地28万的GL8旁边停了辆9万9的五菱,车主盯着看了半分钟,回家翻出了三年前的购车发票-有驾

同价位那些竞品看了一圈,要么侧滑门是手动的,要么第三排空间小得像儿童座椅,要么配置缩水到让人怀疑是不是少装了什么东西。星光S把电动侧滑门、独立悬架、L2辅助驾驶、能坐人的第三排全塞进10万出头的价格,这操作多少有点降维打击的意思。

车机应用生态偏弱,快充桩兼容性偶尔出点小状况,第三排头枕不能单独调节,这些毛病也有。但10万块价位能做到这个份上,那些小问题似乎也能接受了。

地下车库,那台落地28万的GL8旁边停了辆9万9的五菱,车主盯着看了半分钟,回家翻出了三年前的购车发票-有驾

张哥后来找我聊过一次,说他那台GL8当年落地28万,现在二手车商估价12万都没人要。看着隔壁车位那台10万出头的五菱,侧滑门、空间、配置样样不输,他说有点理解不了这个市场了。我没接话,只是想起了那句老话:不是GL8不行了,而是时代变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