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6元拍下“玛莎拉蒂”?广东男子误购高仿“老头乐”,实付近2.2万元险些成交[封面新闻]。一场看似捡漏的线上拍卖,最终演变成消费陷阱的典型样本——这不是段子,而是发生在2025年9月的真实事件。冯先生本以为166元起拍的“玛莎拉蒂新能源车”是天降馅饼,缴纳3500元保证金后一路加价,最终以19966元落槌,加上平台佣金需支付21563元,结果提车时才发现,所谓的“玛莎拉蒂”竟是一辆外观高度仿冒、车标神似但实为“玛莎款”代步车的低速电动车。该车在拍卖页面仅标注“商用车、纯电”,无品牌、无VIN码、无技术参数,仅有几张模糊照片,却因车头三叉戟标识与玛莎拉蒂经典Logo极为相似,极易引发误判。消费者一念之差,几乎为一场视觉误导买单。
这起事件暴露出当前线上拍卖平台在车辆信息透明化、品牌合规性审查上的严重漏洞。据中国消费者协会2024年发布的《网络拍卖消费投诉分析报告》显示,涉及“模糊描述”“视觉误导”类投诉同比增长47%,其中以汽车及代步工具类目最为集中[中消协数据]。问题核心在于“玛莎款”这一措辞的法律灰色地带——它既非正式品牌,也非行业通用术语,却刻意利用公众对豪华品牌的认知惯性制造混淆。从汽车设计角度看,三叉戟车标是玛莎拉蒂自1914年创立以来的核心视觉资产,受全球商标法保护。而此次拍卖车辆虽未直接使用“Maserati”字样,但其车标比例、镀铬工艺、盾形底座与原厂高度一致,已构成实质性近似,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六条关于“擅自使用与他人有一定影响的商品名称、包装、装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标识”的规定。更值得警惕的是,该车被标注为“商用车、纯电”,这一分类在工信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中通常指向合规的新能源物流车或专用车,而非低速四轮代步车。然而现实中,大量“老头乐”通过挂靠“场地用车”“园区巡逻车”等名义规避监管,游走在法律边缘[工信部公告]。
从技术参数看,这类高仿“老头乐”与真正的玛莎拉蒂Grecale Folgore等新能源车型存在天壤之别。以玛莎拉蒂首款纯电SUV Grecale Folgore为例,其搭载105kWh电池组,CLTC续航里程达450公里,最大功率560马力,百公里加速仅3.8秒,配备800V高压平台与空气悬架,整车整备质量超过2.4吨[玛莎拉蒂官网]。而涉事“玛莎款”代步车,根据同类车型市场数据推断,其电机功率普遍低于10kW(约13.6马力),电池容量多为5-8kWh,最高时速不超过40km/h,续航里程约80-100公里,车身多采用玻璃钢或低强度钢材,无碰撞吸能结构,安全性能几乎为零[中汽研低速电动车测评报告]。两者在电驱系统、电池管理、车身刚度、电子架构等核心维度上完全不在同一量级。消费者若误将其视为“廉价版豪华电车”,实则是将自身置于巨大安全与法律风险之中——此类车辆无法上牌、不得上路行驶,一旦发生事故,保险拒赔,驾驶者将承担全部责任。
此次拍卖平台的运营逻辑也值得深剖。起拍价166元极具煽动性,远低于3500元保证金,这种“低价引流+高门槛参与”的模式,本质是利用消费者“沉没成本心理”促使其持续加价。数据显示,在类似拍卖中,78%的竞拍者在缴纳保证金后会因不愿损失已投入成本而继续出价,即使发现标的物不符预期[艾瑞咨询《在线拍卖用户行为研究》]。平台方在事件初期要求扣除900元违约金及200元服务费,进一步印证其将风险转嫁给消费者的倾向。尽管最终全额退还保证金并下架信息,但这一处理方式更像是危机公关,而非系统性整改。对比主流二手车平台如瓜子、人人车等,其对车辆品牌、车源资质、历史记录均有严格审核机制,并引入第三方检测报告,确保信息对称[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而部分小众拍卖平台为追求流量与佣金,放任“擦边球”商品上架,形成监管套利空间。
从消费者权益角度看,冯先生的遭遇并非孤例。近年来,“保时捷款老年代步车”“劳斯莱斯同款电动观光车”等产品在短视频平台屡见不鲜,其共同特征是模仿豪车外观、规避品牌文字、主打“便宜实用”话术,目标群体多为中老年或价格敏感型用户。这类产品在设计上刻意强化品牌联想,却在法律文本中规避责任,形成“视觉侵权+文字免责”的双重策略。据北京互联网法院2023年审理的类似案件显示,当消费者以“误导性宣传”起诉时,平台常以“页面已注明非原厂”“用户应自行判断”为由抗辩,而法院判决往往取决于“是否足以导致一般公众误认”这一主观标准,维权难度较大[北京互联网法院判例库]。因此,仅靠事后追责难以根治问题,必须从源头加强平台审核义务。建议市场监管部门将“高仿车标”纳入重点监测范围,要求拍卖平台对疑似侵权商品实施强制下架,并建立品牌数据库进行自动比对。
对于普通消费者,此次事件提供了三条实用警示:其一,警惕“超低价豪车”陷阱,正规渠道的豪华品牌新能源车起售价均在40万元以上,19966元连一辆合规五菱宏光MINIEV的三分之一都不到[中汽协数据];其二,参与线上拍卖前务必核实车辆VIN码、合格证、品牌授权书等核心文件,缺失则坚决放弃;其三,对“XX款”“同款”等模糊表述保持高度敏感,此类词汇往往是规避法律责任的信号。真正值得信赖的代步工具,应选择列入工信部《公告》目录的合规车型,如雷丁芒果、朋克美美等通过3C认证的低速电动车,虽不具备高速性能,但至少在安全与售后上有基本保障。
值得欣慰的是,事件最终以平台致歉、全额退款收场,反映出舆论监督对市场乱象的纠偏作用。但更深层的变革仍需制度推动。目前,国家标准《四轮低速电动车技术条件》已进入修订阶段,拟对车辆尺寸、速度、电池、安全配置等设定统一门槛,并要求明确标注“非机动车”属性,禁止模仿机动车外观[国标委征求意见稿]。若该标准落地,将从根本上遏制“老头乐高仿豪车”现象。在此之前,消费者需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豪车的光环不应成为骗局的遮羞布,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车标有多像,而在于技术有多硬、安全有多牢。当一辆车连基本的身份都模糊不清时,再低的价格也不值得出手。
全部评论 (0)